盡關愛之心 以扛鼎之力 確保離休干部“兩費”落實
時間:2022-02-21 04:46:00
導語:盡關愛之心 以扛鼎之力 確保離休干部“兩費”落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離休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關心老干部、愛護老干部是全社會都應盡的義務,更是我們財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離休干部“兩費”解決得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干部的晚年生活,關系到老干部的思想穩定。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離休干部“兩費”落實問題,建立和完善“三個機制”是有效辦法和措施。而財政支持機制是最后的底線,最后的確保,也是最實的確保。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建立離休干部“兩費”保障機制的文件精神,本著對老干部“高看一眼,厚愛一份”的原則,在資金籌措、預算安排、經費保障等方面,盡關愛之心,向老干部傾斜,以扛鼎之力,保“兩費”落實,為全市“三個機制”的建立和實施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
從優照顧,確保老有所養
離休費是離休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我們認為:離休干部是一個特殊群體,對他們應該給予特別的照顧。為保證離休干部的離休費按時足額發放,不出現拖欠現象,我們建立了起“三統”、“兩優先”為主要特點的離休費保障機制。“三統”就是:對全額撥款行政事業單位離休干部的離休費(包括交通費、護理費和各種政策性補貼),按各單位離休干部實有人數和現行工資標準,并考慮當年的增資因素,年初列入財政預算,由財政部門“統發”;對轉移支付的鄉鎮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離休干部的離休費,年初在財政撥款中按金額優先提取予以保障,由各主管部門“統管”;關停企業(如下冶磺礦、市二輕供銷公司等)離休干部的離休費,收歸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統保”。“兩優先”:一是在每年的預算安排上優先。對有關部門報送的離休干部年度用款計劃,經過認真審核之后,足額列入年度預算,不留缺口,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確實需要追加的各項離休干部經費,比如:護理費、撫恤金、春節、中秋慰問經費,經過有關科室和人員核實之后,及時辦理追加手續。采取一切措施,及時撥付資金,保證離休干部各項經費的按時足額到位。二是在離休費發放上優先。我們堅持做到再難不難老干部,再窮不窮老同志。無論資金再緊張,也要按照先老干部,再教師,再工作人員的順序,優先保證老干部離休費的發放。近年來,我市先后投巨資興建王屋山供水工程、籃球城、新一中等一批大項目,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各項事業快速發展,財政資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財力極度緊張,現金調度十分困難。在此情況下,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壓縮其它開支,先后兩次扣在職人員各半個月工資,但老同志的離休費仍照發不誤,一分不少。2003年,我們對離休干部工資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由市財政直接劃撥到個人賬戶,進一步從根本上保證了離休干部離休費的及時發放。
重點支持實現老有所醫
按政策落實好離休干部的醫藥費是老干部工作的難點問題,在確保一個前提(即確保既不降低離休干部原有醫療待遇水平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堅持一個原則(即堅持“單位盡責、財政支持、社會統籌、加強管理的原則)的基礎上,我們對離休干部醫藥費保障機制給予了重點支持。一是收歸財政。凡破產企業離休干部的醫療統籌金收歸市財政開支。我們先后將化肥廠、家具總廠、水泥廠、鐵路公司等9個破產企業17名離休干部的醫療統籌金全部收歸財政開支。二是提高標準。2000年,根據離休干部藥費的實際支出,我們研究決定把離休干部醫療費標準確定為年人均6000元。隨著離休干部年齡增長,身體條件越來越差,醫療費越來越高,為了確保離休干部醫療費能夠正常報銷,我們逐步調整了醫藥費統籌標準,2002年提高到每人每年7000元,2003年提高到7200元。三是“減一補一”。將無生產經營、無租賃收入、無支配資金、無健全領導班子的特困企事業單位離休干部醫療統籌金,經申報、審核和研究同意,根據上年度財政供給人員的自然減員數,逐步納入市財政開支。我們先后對市社、商業等下屬10個特困企事業單位20名離休干部醫療統籌金予以免繳,對克井供銷社、軹城供銷社、百貨公司、糖煙酒公司4個困難企業7名離休干部醫療統籌金實行了減半征繳,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四是持續供給。本著減員不減經費的原則,以2001年全市財政對離休干部醫藥費的實際支出數為基數,減員不減經費,每年如數劃撥,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有所增加。另外,市財政在老干部醫藥費正常預算的基礎上,每年還另撥30萬元用于困難企事業單位離休干部的醫藥費補助。五是財政兜底。視離休干部醫藥費的實際發生額,經年底組織審計,節余部分轉入下年度使用,缺口部分全部由財政負擔,從最根本上確保離休干部醫藥費按規定實報實銷。2001年,全年累計支出醫藥費309.7萬元,缺口27萬元,由市財政全部兜底。2002年,全年累計支出醫藥費299.2萬元,缺口32萬元,由市財政全部解決。2003年,全年累計支出346.38萬元,缺口86.69萬元,仍是由市財政如數撥付。
積極配合給予鼎力協助
凡是有利于離休干部“兩費”落實的,不管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還是老干部部門提出的意見,我們都給予最大限度的擁護和支持。如在“三個機制”建立完善過程中,市里先后提出了“減一補一”,“收歸財政”,“財政補貼”,“財政兜底”等一系列政策,我們都不講任何價錢,不折不扣地堅決執行。實際工作中,對統籌、醫保等相關部門給予鼎力相扶。當“兩費”統籌遇到突出問題需要市財政給予支持時,我們積極到會,并通過財政監督、資金監管等手段落實到位。從2003年起,我們還就醫療統籌金的征繳采取了一些措施,對那些有能力上繳而拒不上繳的單位,在財政局預算內、外有帳戶的,由市財政部門直接扣除匯入經辦機構統籌基金專用帳戶,從而較好地保證了醫療統籌金最大限度的征繳。與此同時,作為財政部門,我們不僅要足額安排離休干部各項經費,確保經費撥付到位,而且還要監督檢查經費使用情況,確保經費專款專用。每半年,我們都要會同老干部局、衛生局、勞動局、審計局到經辦機構檢查醫療費使用情況,檢查是否有挪用、胡支亂花現象,到定點醫院檢查醫院處方及用藥情況,并走訪部分老干部對醫療費管理、報銷滿意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去年,共審核出各種不合理收費60000多元,都及時得到了糾正。這樣,充分保證了醫療統籌金的專款專用和合理使用。此外,我們還與醫保、老干部部門結合,在離休干部就醫及健康檢查定點醫院的確定上,引入了競爭機制,實行市場化運作。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由老干部評議,采取競標的形式,擇優選定,較好地促進了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豫老[2004]7號文件下發后,為了進一步完善“三個機制”,我們積極協同老干部局組成三個調研小組,深入到工業局、商務局、糧食局等部門,在對全市改制、破產企業老干部待遇落實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我市的財力,初步擬定出了改制、破產企業離休干部管理服務的方案。其主要內容就是對改制為非公有制或破產后的企業離休干部的醫療統籌金、特需經費、公用經費,全部收歸財政,由市財政統一支付。具體就是每年將醫療統籌金劃撥給市醫保中心,特需經費劃撥給市委老干部局,公用經費按行政機關執行標準劃撥給離休干部的管理部門。我們想通過此辦法,徹底解決好改制企業離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務問題。
實踐告訴我們,財政支持機制的建立,為離休干部“兩費”保障機制的正常運轉提供了較為堅實的物質保證和強有力的支撐。但老干部“兩費”保障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老干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我們仍需認真總結經驗,冷靜迎接新的挑戰,以最有力的支持,把老干部“兩費”保障這件難事、實事、好事做細、做實、做好,真正使老干部健康長壽、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