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四大”工程加強社區建設
時間:2022-02-25 04:19:00
導語:實施“四大”工程加強社區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桃源縣堅持以民主為目標,以服務為主題,以創新為動力,實施“四大工程”,積極探索社區建設的新途徑,社區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
一、實施“民心工程”。近年來,桃源縣著眼于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圍繞安居樂業,在服務居民,增強社區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擴大服務項目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了縣、街、社三級社區服務網絡。積極培育再就業服務等全方位、多形式的便民服務體系,形成“難有所幫、殘有所助、弱有所持、老有所養”的社區服務新格局。二是進一步暢通了社情民意“綠色通道”。在社區架設居民與黨和政府溝通的橋梁,對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和信息分類進行處理,緊急的事情及時做、棘手的事情勇于做、熱點的事情重點做、扶貧幫困的事情經常做、發生矛盾的事情協調做,真正讓群眾滿意。
二、實施“幫扶工程”。充分發揮社區組織貼近群眾的優勢,對困難群體深入調查,摸清底數,提供零距離、親情化的服務,確保符合低保條件的社區居民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實現了應保盡保。為了提高社區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幫助他們早日實現再就業,與勞動部門協商,定期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再就業免費培訓。到到目前為止,全縣共開辦免費電腦操作、電焊、電動縫紉平車等再就業免費培訓班18期,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735名,培訓后再就業率達65%。與此同時,社區與勞動部門密切配合,在縣城13個社區成立了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澄清了社區內下崗失業人員底子,并根據不同的職業需求,有針對性的就業信息,幫助更多的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
三、實施“平安工程”。社區穩定是整個城市社會穩定的前提,為此,桃源縣把加強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為居民營造一個安定的居住環境,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一是建立了社區安全防范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居民小組、樓層中心戶、社區調委會的作用,專門加強了社區調解委員會建設,在每個社區配備了專門的社區調解員,及時化解、疏導各類群眾矛盾和糾紛。同時,以社區干部和黨員為中堅力量,在社區內組織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的法制教育、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活動,并對社區內幫教對象進行了登記造冊,加強對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和流動人口的管理,落實了一對一的幫教措施,積極消除不穩定因素。二是完善了綜合治理工作網絡。建立了以公安派出所為骨干,以治安巡邏隊、專職保安隊為基礎,專業隊伍與群眾相結合,人防、物防、技防并舉的群防群治體制。各社區明確了外來人員協管員,按照一月一摸底、一季一排查的要求,建立了外來人口管理臺帳,為公安機關治安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據。同時,還針對涉軍人員、企事業下崗職工等群體,在落實維穩防控包干責任的同時,積極開展轉化、幫困工作,幫助其渡過難關,實現再就業和自主創業,從根本上化解不穩定因素。三是抓整合后的社區警務建設。公安部門逐步增加社區警力,向社區派駐了社區民警,在各社區設立警務室,并合理調整民警責任區;各社區居委會也相繼組建了治安聯防隊,在社區民警的指導下開展治安值班巡邏,減少社區內違法犯罪活動的空間,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感,為“平安桃源”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四、實施“保障工程”。一是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近年來,我們以著力培養和建設一支新型的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為目標,通過原居委會干部留任、街道下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渠道,多形式選聘優秀人才,充實社區居委會領導班子,使一批素質好、能力強的同志進入社區工作崗位。二是抓好了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我們以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作為城市改造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城市的規劃建設協調起來,做到建設有位置,計劃有項目,長期不落后。通過麗人街、花源、龍八、家家福、延溪等項目的建設,有力地推動了舊城區的改造工程,社區依托的宏觀環境得到大幅改善。同時通過政府投資、社會籌資、居民集資的方式啟動了社區內小街小巷硬化工程,通過動遷換建,擴大綠地面積,建設街心花園,增添休閑廣場,美化了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