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機制建設 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
時間:2022-02-25 04:36:00
導語:注重機制建設 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共桃源縣委組織部
“一把手”處于權力的核心,權力過大、過于集中,使“一把手”犯錯誤的概率和機會大大增加。因此,對“一把手”的權力運行進行監督刻不容緩。如何進行有效監督,我們認為關鍵是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一是要建立社會公示機制。針對“一把手”權力監督的各個環節,特別是人、財、物的配置與管理,出臺規范審批程序和規范職責權限,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對單位進行公開,將“一把手”權力置于有效監督之中。通過政務公開,將社會關注的重要事項公布于眾,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容易滋生腐敗的行為,實行全程公開;完善行政審批程序,建立承諾制、聽證制、公告制;對擬提拔任用的領導干部實行任前公示,對基建項目、重大投入項目要征求單位干部職工的意見,然后公開招標,集中采購,明確相關人員管理,要增加黨務政務活動的透明度,重大情況讓群眾知道。選拔骨干要公開、平等和民主,讓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一身正氣、德才兼備的人走上領導崗位。
二是要建立輪崗交流機制。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干部交流制度,對直接管理人、財、物的重要部門的“一把手”,其同一職位的任職時限不得超過5年,嚴肅干部交流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使監督工作覆蓋“一把手”權力運行的全過程。
三是要建立職權分解機制。對“一把手”身兼數職,權力過于集中的,應對權力進行適當分解。可采取黨委書記和行政“一把手”分別擔任,以利監督和制約,防止權力的獨攬和濫用;對涉及人、財、物的重要崗位,要明確不同的領導分管,“一把手”負責把關與協調;同時,定期對“一把手”進行檢查考核。專門制定考核標準、考核辦法,利用“一把手”任期述職、民主評議、民意測驗等考核手段進行監督。對檢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改正,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是要建立失察追究機制。上級部門要把好任免關,不得口頭推薦,不得私下打招呼。實施用人失察追究制度和“首提責任制”,實行誰推薦誰負責,誰出問題追誰責,特別是要把好提名推薦關,發現被推薦者在推薦時就已出現問題的,要追究首先提名推薦者的責任。在干部提拔任用上,引進競爭機制,嚴格差額選舉。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選人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辦法,強化“一把手”選人用人權力的責任追究。
五是要建立財務監督機制。要對“一把手”在任時的工作情況、財務情況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尤其是對即將離任、外調、離職的“一把手”要進行超前的全面審計,對金額大,資金去向不明,其他班子成員不知道的,要一查到底,不要留有審計余地。要明確財務支出標準,規定“一把手”支出權限,超過一定金額的發票要集體審核,各級審計部門對不合規定的發票一定要嚴查根源。對錢物要實行分開管理,管錢不管物,管物不管錢,即對管錢單位,經辦人員不得直接購物,而購物單位不得直接管錢,形成相互監督制約機制。同時,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和票據管理,嚴禁私設“小金庫”和帳外帳,徹底鏟除“一把手”滋生腐敗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