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模式 拓展范圍 全力推進就業援助
時間:2022-03-07 05:26:00
導語:創新模式 拓展范圍 全力推進就業援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為加快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步伐,馬鞍山市強化了人本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四級就業服務機構的積極性,多角度為困難對象著想,創新三種就業援助模式,拓展五類就業援助群體,實現了對城鄉各類困難群體就業幫扶的全覆蓋。
一、創新三種就業援助模式
一是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勞動保障部門的領導干部分別與就業困難對象結成幫扶對子,街道社區與零就業家庭簽訂就業幫扶雙向承諾書,通過政策扶持、推薦就業、托底安置等措施實施就業援助。二是成立“就業援助隊”。在城市,與安徽工業大學合作,組織200名在校大學生成立“大學生就業服務志愿隊”,開展零就業家庭幫扶活動;在農村,與團市委、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合作成立“建設新農村就業服務志愿團”,深入農戶,重點幫扶“零轉移農戶”家庭成員就業。三是開展“1+1”就業援助服務。職業指導員根據就業困難對象個人條件和就業意愿,“一對一”地提供從職業介紹到合同簽訂、接續保險的“一站式”服務。通過三種援助模式,全市共幫扶12302名就業困難對象實現了就業再就業。
二、拓展五類就業援助群體
一是開展特困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依托街道社區平臺,詳細掌握他們的就業和失業狀態,建立臺賬,實行動態管理。每年7-9月份,開展專項就業援助活動,舉辦招聘會,實行“一對一”就業指導,對有創業愿望的,及時提供創業指導、項目推介、小額貸款擔保等服務。三年來,共幫扶136名特困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實現就業。二是開展被征地農民就業援助工作。全市共有被征地農民5.1萬人,普遍沒有城市生活經驗和就業能力。針對這一情況,就業服務部門主動聯系用工單位,搜集適合他們的就業崗位,通過專場招聘會的形式,實施就業幫扶。同時,在全省率先開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三是開展零就業家庭和“零轉移農戶”就業援助工作。除了積極開發穩定的崗位幫助這類家庭成員就業外,馬鞍山市還針對部分農村“零轉移農戶”勞動力希望在農閑時短期務工的要求,在小時工、季節工等靈活用工上下功夫,幫助他們就近轉移就業。目前,全市已成功幫扶1149個零就業家庭中的1214人實現了就業,并正在開展創建消除“零轉移農戶”鄉鎮和行政村的試點工作。四是開展福利院失業孤兒就業援助工作。福利院成長的孤兒,在市場競爭就業中處于弱勢地位。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指定了專人定期與福利院聯系,建立就業年齡內失業孤兒基本情況檔案和跟蹤服務卡,基本能夠做到出現一人、幫扶一人、就業一人。目前已成功幫扶33名失業孤兒實現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