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時間:2022-07-01 11:19:00

導語: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1.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參加所在支部、小組的組織生活問題

黨員領導干部,無論職位多高,在黨內都是普通一員,應該和其他普通黨員一樣,編入一個支部和小組的活動。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組織生活,不接受黨組織和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領導干部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組織生活,有利于傾聽黨員的意見要求,接受黨員的批評幫助和監督,了解黨員的思想情況,加強自身思想的革命化。黨員領導干部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黨支部或黨小組活動時,也應向黨支部和黨小組請假。

2.黨員領導干部單獨召開民主生活會問題

黨員領導干部單獨召開民主生活會是因為這些同志長期在一塊工作,接觸比較多,互相比較了解,而且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些不同意見,又不便在支部或小組會上談,支部或小組也難以幫助解決。因此,需要黨委(黨組)單獨召開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就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在政治上和中央保持一致的情況等一些重要問題,以及相互間在思想、作風和工作上的問題交換意見,溝通思想,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結經驗教訓,統一思想認識。這樣做,有利于提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有利于提高覺悟,增強團結,加強集體領導,不斷改進領導工作,提高領導水平。

3.離退休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問題

組織離退休黨員過組織生活,要以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這些同志參加為原則。

⑴凡就地安置仍歸原單位管理的離退休人員中的黨員,原單位的黨組織應將他們編入相應的支部,定期過黨的組織生活。有條件的,可以單獨成立離退休人員黨支部。黨的關系已轉至街道或鄉鎮黨組織的,街道或鄉鎮黨組織應將他們編入相應的支部,并組織他們過黨的組織生活。

⑵居住地離原單位較遠的離退休黨員,黨組織可根據情況,將他們另編小組或支部,由黨委指派專人負責聯系;也可與居住地的街道黨委聯系,平時在街道參加活動,定期回原單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⑶對于年老多病、行動不便的離退休黨員,不要勉強要求他們參加組織生活,黨組織可指定黨員負責與他們聯系,向他們傳達黨內文件精神,并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

⑷退職干部黨員和退休工人黨員,由街道(或農村)黨組織負責組織他們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⑸組織離退休黨員過組織生活,要根據老同志的特點安排活動。活動要照顧他們的身體情況,不宜過多。

4.長期病休的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問題

對于因病長期休養的黨員,黨組織要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關心他們,對于他們的組織生活,應視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

⑴對于那些身體狀況較差,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有困難的黨員,黨組織不要勉強要求他們參加組織生活,可指定專人負責與他們聯系,向他們傳達黨內文件精神和黨內重要活動的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要求。

⑵對于那些身體條件許可,本人堅持要求參加組織生活的同志,在安排他們參加組織生活時,次數不宜太多,時間不要太長。

⑶對于休養地點距離單位較遠,休養時間較長的黨員,黨組織可開具黨員證明信,把他們介紹給所在療養單位或有關地方的黨組織,由這些單位的黨組織酌情安排他們過組織生活。

5.患精神病的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問題

對患有精神病的黨員,在其患病期間應保留其黨籍。但由于這些黨員不能履行黨員的義務和行使黨員的權利,可以暫時停止其黨的組織生活和黨內其他政治活動。當其病愈后,是正式黨員的,應即恢復組織生活;是預備黨員的,應經一定時間的考察,按預備黨員轉正的有關規定討論其轉正問題。

6.黨員在“停薪留職”期間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問題

⑴外出有固定單位,時間在6個月以上,不能回原單位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原單位的黨組織可將他們的黨組織關系轉到外出所在單位的黨組織,參加當地黨的組織生活。3個月以上6個月以內的,可出具黨員證明信,參加所在單位的組織生活。

黨員經單位批準“停薪留職”后,他們無論外出做工或經營,黨組織仍要予以關心。要根據他們外出所承擔任務的情況,采取多種方法,使他們在“停薪留職”期間能夠參加黨的生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

⑵外出無固定地點的黨員,時間在3個月以上者,應主動與原單位黨組織保持經常性聯系,匯報外出情況,并按時交納黨費。返回后應向黨組織匯報外出期間工作、學習等情況。黨組織要組織他們過組織生活,傳達黨內有關文件。

⑶就近做工的黨員,黨小組長要提前通知本單位黨的組織活動的時間和地點,使他們能按時參加黨的活動。

7.長期外出的黨員過組織生活問題

黨員長期外出,時間超過半年的,應將組織關系轉到外出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時間在半年以內的,可帶黨員證明信,由所到單位的黨組織,把他們編入支部和小組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閱讀黨內文件,聽有關報告。如果不能在一個地方固定工作,不能按時參加黨組織生活,黨支部可根據具體情況,規定他們定期向黨組織匯報。一起外出的黨員在三人以上的,可成立臨時支部或黨小組,定期過組織生活。長期外出未轉正式組織關系的黨員,在他們回家期間,黨組織應單獨組織他們學習,過組織生活和傳達黨內有關文件。

8.易地安置的退(離)休黨員過組織生活問題

易地安置的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其黨的組織關系應轉到接收地區,由接收安置地區的黨組織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負責安排和組織他們過黨的組織生活。

9.持臨時黨員關系介紹信的黨員過組織生活問題

持臨時黨員關系介紹信的黨員,可同所去單位的黨員一樣,參加那里的黨組織生活,但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所去單位建立臨時性黨組織的,他們在這些臨時黨組織內,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10.黨員調動到新的單位,在黨的組織關系未轉去之前,參加組織生活問題

黨員調動工作必須在辦理調動手續的同時辦理轉移組織關系的手續,并由自己帶到新的單位。在組織關系未轉去之前,不能參加新單位的組織生活。

11.經支部大會通過接收為預備黨員的人,在上級黨委批準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問題

在上級黨委沒有批準入黨申請人入黨之前,不能以黨員身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12.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過組織生活問題

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其他權利和義務都同原來一樣,仍然要過組織生活。

13.支部大會決定開除黨籍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人,在上級黨委批準之前,參加組織生活問題

一般情況下,支部大會決定開除黨籍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人,在上能黨委批準之前,仍可參加組織生活。因為支部大會通過的決議,必須經過上級黨委批準之后,才能生效。如其問題屬于敵我矛盾,應當停止其組織生活,等上級黨委批示后,再按批示執行。

14.黨員干部停職反省期間過組織生活問題

黨員干部經組織批準停職反省是為了把他的問題查清,黨員干部應當認真反省檢查自己的問題。停職反省期間應照常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15.正確對待黨內不同意見

黨內在思想認識上有不同意見和爭論是正常的。黨員對黨的方針、政策、決議有不同意見,對黨的任何一級組織和領導人有意見,都可以在黨的會議上提出,都可以聲明保留意見,并向上級黨委直至中央提出。這是黨章賦予黨員的基本權利,應當切實保障。黨組織對于黨員的不同意見應當持冷靜的態度正確對待,堅持“三不主義”,即: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正確對待不同意見,一方面,需要對不同意見作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對其中正確、合理的部分,應當積極采納和接受;對錯誤的意見如屬非原則問題,可以給予解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屬原則問題,則要實事求是地提出批評,但不允許任意夸大,無限上綱。另一方面,對待思想認識上的是非,不能采取壓服的辦法。有些思想理論上的不同認識一時解決不了,除了具有重大政治性和迫切性的問題外,一般不要匆忙下結論,可以留待以后進一步研究和經過實踐來解決。

16.保留意見與堅持錯誤的區別

允許黨員保留意見與黨員堅持錯誤,是有原則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允許黨員對黨的決議、政策和黨的工作在黨的會議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是黨章賦予黨員的民主權利,是正常的,聲明保留自己的意見是允許的,符合黨的組織原則。但是,保留必須以無條件執行黨組織的決議為前提。如果實踐證明自己的意見是不對的,就應該放棄,不能借口保留意見,明知不對還固執己見,甚至堅持錯誤意見。堅持錯誤,是指黨員在思想認識上有錯誤或違反了黨的紀律經黨組織和同志們的批評、教育、幫助,仍不承認和不改正錯誤甚至繼續犯錯誤的行為。這是黨的紀律所不允許的。黨組織對于犯了錯誤而堅持不改的黨員,要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要給予黨的紀律處分。

17.對因故未參加黨員大會的黨員不同意見的處理

召開黨員大會討論決定問題,特別是討論發展新黨員和決定給予違紀黨員紀律處分等重大問題,全體黨員都應參加會議。黨員因故不能參加會議應事先請假。支部委員會可就所要討論決定的問題,個別聽取這些同志的意見,并把他們的意見轉達給黨員大會。會后,還應向他們傳達會議的決議。如果他們對會議的決議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支部委員會如果認為其意見是正確的或基本正確的,可以提請下次黨員大會再議,或者向上級黨組織報告;如認為他們的意見是不正確或不可取的,應當向其說明。在未改變支部黨員大會決議之前,有不同意見的同志必須執行支部黨員大會通過的決議,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但本人可以向上一級黨組織陳述自己的不同意見。

18.正確對待犯錯誤的同志

我們黨對犯錯誤的同志歷來采取“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對于犯一般錯誤的同志,主要采取批評教育的方法,幫助其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對于錯誤性質較嚴重,必須給予處分的,要按照黨的紀律和有關程序,該給什么處分給什么處分。但是,不論進行批評教育還是紀律處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教育和挽救同志,而不是要一棍子把人打死。黨內不搞懲辦主義,反對殘酷迫害,無情打擊。黨的歷史經驗證明,如果在黨內濫用組織手段壓制、打擊、懲辦同志,不但不能正確地維護黨的紀律,反而會傷害同志,使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所以,對犯錯誤的同志,應當堅持教育為主,預防為主,懲戒為輔。要給犯錯誤的同志以改正錯誤的機會,使沒有犯錯誤的同志引以為鑒。只要犯錯誤的同志愿意改正錯誤,就要滿腔熱情地幫助其改正,絕不能采取歧視和排斥態度。這樣,既能夠達到挽救犯錯誤的黨員本人,又能達到教育其他黨員和群眾的目的。

19.黨章第八條中提到的“其他特定組織”的問題

所謂“其他特定組織”是指在特殊情況下指定或臨時組建的黨組織。比如黨員在外執行任務、幫助工作、度假、養病或出國援外、留學、考察等等,不能在原來支部、小組參加活動,有的需要在指定的黨組織中參加組織生活,有的需要在臨時組建的黨組織中參加組織生活。這些都屬于“其他特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