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提升村組干部工資待遇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徑

時間:2022-07-27 04:14:00

導語:淺析提升村組干部工資待遇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提升村組干部工資待遇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徑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組干部工資偏低的矛盾日益凸現,逐步提升村組干部工資待遇已成為穩定基層干部隊伍,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點。

據統計,全市七個縣市區村級干部的平均工資在350元/月左右,村民小組長的平均工資在250元/月左右,而省上新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我市的肅州區、玉門市和敦煌市屬于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為430元/月,金塔縣、瓜州縣、肅北縣和阿克塞縣屬于二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為400元/月,村組干部的工資均遠遠低于這一水平。加之農村工作面廣、量大,水費的征收,鄰里糾紛調解,農田灌溉、產業結構調整、防蟲、科技培訓任務落實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村組干部配合完成,村組干部普遍反映,自己與鄉鎮干部相比,工作量與鄉鎮干部的工作量基本相當,但一個鄉鎮干部的年工資相當于一個村班子的年工資總額,自己的工資除去通訊費、摩托車燃修費等工作費用外,年底剩余的工資寥寥無幾,甚至出現虧空。付出的太多,工作量太大,工資又低,收入與付出不對等,使許多村組干部覺得工作不劃算,思想上有波動,一是造成了村組干部隊伍不穩定,村組干部流失嚴重;二是造成村組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利于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三是不能吸引能人當干部,不能有效地提高村組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度。

村組干部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執行者,村組干部隊伍穩定與否、素質高低、活力大小直接影響著黨在農村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直接影響著“三農”問題的徹底解決,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因此,提高村組干部待遇勢在必行。

目前,村組干部的工資由縣市區財政統一撥付,但是要增加村組干部的工資,單純靠財政解決也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只能采取逐年提升和多點解決的辦法,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增加轉移支付力度。各縣市區財政要根據公職人員工資和物價的漲幅情況,按上年財政收入的增長比例增加村組干部工資的轉移支付總額,用于增加村組干部的工資。二是加大合村并組的力度。要根據各縣市區的實際情況,加大村組合并的力度,并按照減人不減資的原則,保證村組合并后村組干部的工資得到增長。三是繼續減少村組干部職數。在合村并組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精簡村組干部職數,每個村的干部職數要嚴格控制在4人以內,并大力提倡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和村干部兼任組干部的形式,兼職干部的工資在拿原有職務工資的基礎上,增加兼職職務工資的50%,通過鼓勵村干部兼職增加村干部的工資。四是水電部門進行補助。村組干部每年的工作有相當一部分是協助水電部門進行水電費的收繳和水利、電力設施的改造建設等,要通過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讓村組干部通過參加這些工作獲取一定的報酬。五是通過集體經濟補充收入。村組干部的工資還可以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來增加,對當年完成集體經濟指標的村班子,按完成經濟總量的8%,增量的30%提取工資,作為村組干部工資的有效補充,增加村組干部的工資。六是建立村組干部獎勵機制。各縣市區財政和鄉鎮以及民政、農牧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成員單位也要通力合作,積極籌集資金,用于村組干部的培訓和獎勵,每年在每鄉鎮獎勵1名村干部,在每村獎勵1名組干部,或是獎勵一些單項工作成績突出的村組干部,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增加村組干部的收入。

在增加村組干部工資待遇的基礎上,各縣市區還應該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確保村組干部的各項權利得到保證。一是實行村組干部工資統發制度。為了保證村組干部工資足額、按時發放,應推行村組干部工資統發制度,將村組干部工資的70%作為基本工資由市農經站管理,在銀行為村組干部開設工資專戶,按月統一發放,剩余的30%作為績效工資,在年底考核后根據考核情況再進行發放。二是推行村組干部養老保險政策。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將村組干部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疇,采取財政補一點,鄉鎮出一點,村組干部自己負擔一點的辦法,將村組干部工齡較長的現任村組干部納入養老保險的范疇,解決村組干部的后顧之憂。三是建立退休村組干部優撫政策。每年慰問貧困黨員時,要安排對曾擔任過村組干部的老黨員進行走訪慰問,對已離職的村組干部生活特別困難的,可納入民政優撫救助對象,優先享受各項民政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