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進一步擴大開放為突破口促進支柱產業做大做強
時間:2022-08-01 04:58:00
導語:以進一步擴大開放為突破口促進支柱產業做大做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支柱產業是在較長時期內能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產業或產業群,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地區生產總值(GDP)的主要承擔者。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先導作用,通過本產業發展,推進自身的結構升級和高級化,進而帶動相關區域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十一五”是*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不僅是我省緊緊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基本實現工業化最緊迫的任務,更是*實現在中部地區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
一、充分認識培植支柱產業的重要性,增強做大做強支柱產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是帶動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
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地區支柱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也就是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高速增長期,沒有支柱產業就沒有經濟的骨架和脊梁,沒有支柱產業就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支柱產業就沒有發展后勁。從國際上看,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充分說明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是支撐經濟快速發展最有效的戰略途徑。例如,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第一大國,*年代以前汽車、建筑業、鋼鐵、能源等產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引領了美國經濟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從*年代起信息產業則擔當了美國經濟增長驅動器的角色,經濟增長中有27%歸功于高科技通信和信息產業,其產值占GDP的75%以上,是美國“新經濟”的主力軍;德國通過培育汽車、機械制造、化工、電氣等四大支柱產業,打下了跨入發達國家行列堅實的工業基礎,目前這四大支柱產業已占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日本戰后每10年制定一次產業發展規劃,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確定不同的支柱產業,60年代的鋼鐵、70年代的石化、*年代的汽車、*年代的家用電氣和信息產業,都在國際市場占據了相當份額,帶動了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從國內看,沿海發達地區通過培育一批產業集中度高、關聯度強、區域特色明顯的支柱產業群,支撐起了這些地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脊梁。廣東省自上世紀*年代以來,依靠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建筑材料、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等五大支柱產業開始經濟騰飛,迅速實現了由農業省向工業省轉變,進入到工業化中后期階段;浙江省紡織、服裝、化纖、機械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實現的利潤在全國名列前茅,形成了紹興紡織、海寧皮革、樂清電器、永康五金、嵊州領帶、諸暨襪子等產值超過10億元的特色產業區塊200多個,*年代以來又通過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加快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培植了杭州的計算機軟件和現代通信、寧波的新材料、臺州的醫藥、諸暨的環保設備等一批高新技術支柱產業群;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過程則主要就是機械、電子、石化、汽車四大支柱產業壯大的過程,這四大支柱產業已形成了一批競爭力大、市場覆蓋面廣的優勢產品,涌現出了一批實力、規模較強的企業集團,目前四大支柱產業中,機械產業的產值居全國第1位,電子和石化產業均居第2位,汽車產業居第4位。
2.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是*“十一五”經濟社會實現更快更好發展最緊迫的任務
新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尤其是工業,不僅呈現比重上升、活力增強、產業壯大的良好發展勢頭,而且已顯現出從工業化初期進入工業化中期的階段性特征。但應該看到,*仍然是欠發達省份,與發達地區相比經濟規模不大、產業實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的差距還沒有根本改變,工業企業規模小、布局相對分散、產業競爭力不強、聚集度低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支柱產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其技術上的先導性、產業上的關聯性,以及后續裂變擴張能力,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安徽與我們一樣,也是中部欠發達省份,但是現在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后勁很強,就是因為培植了鋼鐵、汽車、水泥等支柱產業,涌現了馬鋼、奇瑞、江淮汽車、海螺水泥等一批實力雄厚、成長性好的優勢骨干企業。因此,“十一五”時期要實現省委十一屆八次全議提出的“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省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的要求,最緊迫的任務、最現實的選擇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增加產業有效投入,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欠發達地區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最大的潛力在于擴大開放,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和招商引資,不僅是解決錢從哪里來的最有力手段,而且是引進先進技術、引進產品和市場、引進人才和管理、引進機制和體制最有效的辦法。*經濟的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基礎不牢,靠自身積累的過程太慢,靠自身積累的投入來培育新增長點的能力不強。因此,在“十一五”這一*崛起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要迅速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必須以進一步擴大開放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發展壯大一批骨干企業。
1.擴大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公司大企業,積極引進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能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的項目,是促進我省支柱產業裂變擴張最直接的手段。一是要瞄準重點招商對象,下功夫引進有產品、有技術、有市場、有擴張意向的實力型企業建設一批支柱產業重大項目。對我省汽車、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有色金屬、優質鋼材、醫藥、新材料等有競爭優勢的產業,要把握行業發展前沿和動態,注重引進產業層次高、技術水平先進的項目。例如,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要積極引進技術先進的產品;對我省的金、銀、銅、鎢、鈾、稀土、鉭鈮等優勢礦產資源,則要著力引進發展終端高附加值產品的項目,提高礦產資源的深度加工。二是要改進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水平。要注重增強招商引資的產業導向性和項目選擇性,圍繞產業集聚、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選擇重點地區,實行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要通過招商引資提高我省支柱產業的集聚度和關聯度,在支柱產業領域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
2.借助外力,促進重大項目的實施和省內企業的發展。要以大開放的思路,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加快實施重大項目,力爭在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形成一批有成長性和帶動力的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一是合資合作。我省一些具有一定實力的骨干企業要著力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大公司,特別是世界500強、國內200強的合資合作。例如汽車工業就要堅持走開放與合作的道路,江鈴、昌河要加強與跨國公司和國內汽車龍頭企業的合資、合作力度,靠大聯大,增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像新鋼400萬噸薄板、江銅10萬噸銅板帶這樣投資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尤其要采取這種方式加快建設。二是嫁接改造。一些有擴張意向但本身實力不夠的企業要注重借助外力,精心準備項目,舍得拿出優質資產,積極吸引國內外有實力、有信譽、有擴張意向的實業公司來進行嫁接改造,或是股份轉讓和特許經營。選擇合作對象一定要認真考察其背景,防止那些皮包公司、空殼公司鉆空子。三是兼并重組。一些經營狀況不善的企業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吸引實力型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在兼并重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規范操作和市場化運作的關系,妥善解決企業負債、職工分流等問題,做到既盤活企業,切實推進項目建設,又不產生社會隱患。四是上市融資。要高度重視上市直接融資這一解決企業和項目發展資金的有效手段,采取政府重點扶持和企業自我壯大雙向用力,鼓勵有一定實力且發展前景看好的企業,打破行業、地區和所有制界限,強強聯合,進行資產重組,創造條件上市,為重大項目建設籌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