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推進政協提案工作三化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8-08 04:21:00

導語:對推進政協提案工作三化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推進政協提案工作三化建設的思考

《全國政協關于加強和改進提案工作的意見》提出:“政協提案工作涉及面廣、程序性強、要求高、影響大,必須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本文在分析總結近幾年綏陽縣政協提案工作的基礎上,對推進提案工作“三化”建設進程進行一些探索思考。

一、近幾年提案工作的主要做法

1.堅持制度創新,加強提案工作“內三化”建設,修訂、制定一系列制度,規范工作程序,提高提案質量和提案服務質量

《提案工作條例》是開展提案工作的依據,為保持提案工作與時俱進,注重《提案工作條例》同新《政協章程》以及中央新頒發的重要文件精神相對接,兩次修訂《政協綏陽縣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為激發委員撰寫提案和承辦單位辦理提案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結合新政協章程和縣政協實際,制定了《優秀提案評選表彰辦法》、《提案承辦先進單位評選表彰辦法》;為進一步規范提案法制社會聯誼委員會的工作、明確職責,制定《專門委員會通則》和《提案法制社會聯誼委員會工作簡則》;為規范建議案的性質以及提出、審查、辦理的程序,制定《關于建議案的試行辦法》;為促進提案的落實,制定《關于促進提案落實的辦法》。通過以上制度的制定修訂,使提案工作在提案的征集、提出、立案審查、交辦、督辦、追蹤回訪等各個環節,從政協組織內部的層面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加快了提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進程,基本形成了提案工作的制度體系。我們把這些工作稱為提案工作的“內三化”建設,即政協組織內部的“三化”建設。

2.促進提案工作“外三化”建設,規范辦理程序,加大督辦力度,提高提案辦理質量

從提案的辦理來看,政協必須主動爭取黨委和政府制訂有關辦理提案的規范性文件,使辦理提案的有關規定對于黨政司法機關部門、事業單位都具有約束力,推動提案辦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這就是提案工作的“外三化”建設。

近幾年,綏陽縣政協就提案辦理工作積極主動同黨委、政府領導成員溝通協商,提出建議,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制訂了承辦提案的四個制度,即“承辦單位行政主要領導負責制”、“承辦時限申報制”、“承辦結果面復制”、“承辦單位責任追究制”,并將《縣人民政府關于推行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四制”的通知》,印發全縣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遵照執行。這樣,把提案辦理作為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一項日常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綜合考核。

*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全國政協辦公廳關于辦理政協提案的意見〉的通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及時制定印發了相應文件。根據中辦和省委辦文件精神,結合縣情實際,擬定《縣政協辦公室關于辦理政協提案的意見》,報經縣委同意,由縣委辦、政府辦進行了轉發。兩辦轉發的《意見》,對提案的交辦、督辦、落實、辦理工作總結等各個環節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為提高提案辦理質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大大加快了提案辦理工作的“外三化”進程。

3.規范強化常規工作,提高提案工作的“三個質量”

通過規范和強化提案的常規工作,不斷提高提案質量、提案辦理質量和提案服務質量。一是通過委員學習和“委員活動日”活動等方式,開展對委員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委員的綜合素質,為撰寫提案打下基礎;二是組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反映民情,擴大委員的知情面,拓寬提案的來源渠道;三是按照《提案工作條例》規定,認真做好提案的征集、審查立案、交辦、督辦、追蹤回訪等各個環節的工作,進一步提高提案的辦理質量和服務質量;四是組織提案委成員、提案工作人員到市政協和兄弟縣區市政協學習考察,借鑒成功經驗,取長補短;五是在全會上表彰上年度優秀提案和提案承辦先進單位,四年共表彰44件優秀提案、33個承辦先進單位;六是認真組織好提案工作座談會,不斷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

4.堅持工作創新,加大督辦力度,提案數量逐年增加,質量不斷提高,提案工作步入良性運行軌道

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督辦方式,有效促進提案的辦理落實。工作創新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全會前編印《提案參考選題》發給全體委員,讓委員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為撰寫提案提供素材;二是編印《提案與辦理答復選編》,在全會上發給委員、相關領導和承辦單位,以提高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四年共印發4冊計28萬余字;三是改革審查立案環節,嚴把提案入口關,在全體會議期間,只征集提案,不審查立案,會上只作提案征集情況的報告,會后再專門召開會議審查立案,以保證提案質量;四是在審查立案時,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提案作并案處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五是立案后及時編印《重點提案匯編》,送縣黨政領導成員,使其知情,加強督辦;六是加大主席會議和專委會督辦力度,擴大提案的督辦面;七是組織委員和提案人通過視察、調研、與承辦單位座談協商溝通等多種方式進行督辦,并開展了對往年提案的跟蹤回訪問效工作。

*—*七屆縣政協四年共收提案558件,是六屆縣政協五年所立提案總和344件的1.62倍,達到每位委員平均每年1.06件提案;委員的參與率分別為68.99%、70%、68.12%、87.68%,總體呈上升趨勢,提案工作步入良性運行軌道。

二、對提案工作“三化”建設思考

1.“三化”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化。所謂制度化,是指由人們共同制訂和遵守的,用于激勵和約束組織內部成員行為的規范、條例及程序等的實現程度。從制度化的定義可以看出,制度化本身就包含著規范化和程序化,也就是說沒有規范化的約束性條文、程序化的操作性步驟,就無所謂制度,更談不上制度化了。與此同時,規范化和程序化也離不開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規定只有制度化了,才能產生可持續效應。

2.制度化建設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工作中除了要抓好現有制度的落實,維護其嚴肅性、權威性和延續性外,還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認真總結并善于提煉概括。對平時工作中創造的新形式、新方法認真加以總結,把一些經過實踐證明了的好經驗好做法提煉出來,上升為制度和規范,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3.制度化建設中應注意克服兩種傾向。一種是只要求應該如何做。在許多規定、決議、辦法中,“要”、“必須”、“應該”之類的祈使句很多,卻很少有“不按這類要求做怎么辦”,“沒有人關心這些要求的落實怎么辦”,“這些要求的落實由誰來督促檢查”等內容,這都是制度化建設中有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另一種是只制訂出籠而統之的約束性條款。我們現在的一些制度落實不力,不是因為沒有處置不執行者的約束性條款,而是因為這些條款規定得過于抽象、模糊。由于規定過于籠統,實踐中無法執行,落實不了也就成了司空見慣。兩種傾向都是約束,缺乏激勵,克服兩種傾向的辦法,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勵,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4.提案工作“三化”建設必須“內外三化”同時并舉,重點難點在于“外三化”建設。提案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提案的辦理涉及到黨委、人大、政府、司法等各個機關部門。推進提案工作“三化”建設,必須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作,使“三化”建設納入黨政工作的范圍,在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系統間及政協系統內部,建成一個內外聯系、上下呼應、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的提案工作制度規范體系,不斷增強“三化”建設的整體性、協調性、配套性。要爭取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創造各界重視、支持提案工作的外部環境;要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創造規范參政、有序建言的內部環境。在提案工作“三化”建設中,只有“內外三化”同時并舉,才能真正做好提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