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7周年

時間:2022-08-10 06:00:00

導語:當代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7周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7周年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7周年華誕。87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能算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這87年卻是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87年,是實現巨大歷史進步的87年,是不斷奮斗取得輝煌業績的87年。中國共產黨87年的光輝歷程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奮斗的歷程。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擔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為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無數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繼續承擔好這個歷史使命。”在紀念建黨87周年之際,學習同志關于黨的歷史使命的論述,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而光榮的歷史使命,不斷堅定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的信心,對于凝聚黨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推進黨的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作為近現代史上擔負重大歷史使命的政黨組織的誕生,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發展和中國人民不懈斗爭的結果。

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火使中華民族飽受欺凌,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為實現兩大歷史任務,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艱苦求索,從林則徐、魏源到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從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到、辛亥革命,無不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尋求救國救民之路,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譜寫了中華民族反侵略、反封建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動人心魄的壯麗篇章。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使得他們的奮爭一次又一次失敗了,完成近現代中國兩大艱巨而崇高的歷史任務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肩上。在中國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澎湃運動中,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就以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作為自己的使命,并為之頑強奮斗。中國共產黨鄭重地向世人宣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黨的歷史任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于民。中國共產黨深深地認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根本無從談起;只有帶領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起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新中國,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造福于人民的偉大歷史任務。

在中國人民對實現民族獨立、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熱切期盼中,中國共產黨勇敢地擔負起了歷史責任,并以前赴后繼、不怕犧牲、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從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踏上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征程。在這個偉大的歷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變革實現了中國第一次歷史性的巨變,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在舊中國的廢墟上,黨領導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并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實現了第二次歷史性的巨變,這次歷史性的巨變既為新中國的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又極大地支持和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科學評價同志和思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吹響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號角,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闊步前進。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實現了中國第三次歷史性的巨變,這一巨變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受命于重大歷史關頭的以同志為核心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續把為人民謀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面前,依靠黨和人民,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開創全面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推向21世紀。十六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新篇章而繼續奮斗,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光明的美好前程。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繼續承擔著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圣而光榮的歷史使命。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勝利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們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但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中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的振興還需要做長期艱苦的努力。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通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到21世紀中葉,使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是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就已擔負起并不斷為之奮斗的歷史責任的繼續,是當前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使命,也是中華民族13億人口對中國共產黨殷切期望,還是當今時代潮流以及社會主義運動向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要實現自己的莊嚴使命就要在制定和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中體現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根本要求,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愿望和美好向往。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共產黨按照“三個體現”的要求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和基本經驗,不斷創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領導者,不愧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面向未來、銳意進取,進一步強調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規律,進一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完善了黨的基本綱領,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經濟的新發展,持續推進黨所肩負的偉大歷史任務的發展和完成。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完成既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也離不開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實現黨的領導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當前,廣大共產黨員要積極投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當中去,以自己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和帶領人民群眾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共產黨員要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過程中發揮骨干作用。黨的一切工作方針、政策都是通過廣大黨員實現的。共產黨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自覺性,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化為群眾的自覺行為;共產黨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準確性,要全面準確地把握黨的基本路線,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正確把握兩個基本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當前特別是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處理好各種關系,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共產黨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創造性,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努力找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方法和正確途徑,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開創新局面,要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體現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責任心。

共產黨員要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帶頭作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站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列,做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帶頭人,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以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影響和帶動群眾。

共產黨員要在立足本職工作、艱苦奮斗、在工作崗位上爭創一流業績中發揮表率作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落實。每個共產黨員都必須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本職工作中去,忠于職守,扎實工作,克服困難,勤儉節約。既要創造優異業績又要實實在在為群眾服務,以實際行動為群眾樹立榜樣。

總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而全面的復興,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推卸的神圣責任。每個共產黨員都努力肩負起歷史責任,同心同德,奮發拼搏,中國共產黨所擔當的莊嚴歷史使命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