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高更強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時間:2022-08-12 03:50:00
導語:更快更高更強推進學校內涵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優質教育資源
優質教育資源,特別是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教育的制高點,是培養高素質學生的必備條件。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務必要迎難而上,盡我其能,加大投入,跟上時代步伐,在創優質教育資源上有所為。對于像實驗設備、桌椅等常規性資源,要起點適當,滿足需求,保證正常教學。對于現代教育技術、圖書等前瞻性資源,要起點略高,及時淘汰,保持現代性。
——樹立良好辦學形象
學校要發展,就必須得到社會的支持,家長的關心,教職工的參與。要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樹立學校的形象,讓他們心里有你,腦里想你,有事幫你。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讓他們充分的了解學校。因此,學校要利用家長會、家訪和校園開放日、家校路路通等與家長溝通情況,增進感情;利用媒體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策略、辦學機制、辦學業績;擇機承辦各級別大型活動,讓社會人員、領導及同行深入學校,感受學校的進步與發展;申報級別較高的先進稱號,通過準備迎檢和檢查驗收過程,讓領導從深層次了解學校。與此同時,學校要抓好細節樹立形象,如師生儀表文明,言行禮貌;校園環境優美,干凈整潔;領導修養較高,和藹可親等等。
——彰顯校園文化氛圍
我們要通過學校有形的、看得到的物質展示學校核心精神、辦學宗旨、管理理念、行為規范等。讓人們一進校門就感受到這所學校有文化底蘊、蓬勃向上,感受到學校文化是為學生發展服務的,感受到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加深了解的基礎上,讓人們感受到學校的良好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同時,讓全體師生員工對學校文化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和積極的參與意識。使學校文化成為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載體和助推器。
——打造優秀教師群體
學校的發展要靠一支有特色、愿奉獻又具有個性魅力的教師隊伍,通過有特色的教師,去培養有特色的學生,才能使學校顯出特色。這支隊伍一靠培養、二靠激勵、三靠關心。培養,要在觀念上認識到為師者首先是教師,然后才是學科教師,在業務素質上提出要求,提供機會,提倡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又要在能力創新上卓越,并千方百計為其提供舞臺。激勵,一定的物質激勵是必要的,更要深入了解不同教師的個性、愛好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精神激勵。要關注每一個員工,并要關心到點,關心到位。通過科學的經營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效益,通過合理的操作使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財富,通過實事求是的宣傳,擴大學校知名度。
——發揮班子帶頭作用
班子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學校不僅有導向、示范作用,而且有驅動、凝聚作用,千萬不可小視。因此,班子這個集體必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時時想著學校的發展,想著師生的根本利益,想著自己的職責,用人格力量去激勵師生的學習和工作。班子成員要小到不遲到、不早退,大到廉潔奉公、創新工作,都做師生的表率,讓師生們感到:他們在做事,他們值得信任,跟著他們干值,跟著他們干沒錯。進而形成一個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集體。這是形成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礎。
——創新學校管理機制
規范化管理是剛性的,它強調的是管而必嚴,違者必糾。它通常是以規章要求等外在形式體現的,這是管理的重要基礎。我們還要建設“人性化”和“人文化”的、內隱的管理機制。所謂“人性化”就是盡量滿足師生正當的情感和理性要求。師生都有哪些正當情感和理性要求呢?據我了解,師生最大的理性要求是:我要發展、我要成功、我要體現自身價值。當然還有其它的理性要求,如學習要求、研究要求、展示自我的要求、愛的要求、獲得自身最大利益的要求等等。他們有這些理性要求是對的,因為有要求才會產生動機,有動機就會努力工作,努力工作事業就向前發展,這是與個人、集體、國家都有益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為其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想方設法滿足這些要求。所謂“人文化”就是努力構建團結、民主、和諧、友善的人際環境和勤學、善思、奮發、向上的心理環境。要剔除那些主觀臆斷,想當然的措施和機制,使教學、德育、評價等機制都能沿著正確的軌道和朝著奮斗的目標快速前進。
——探索學校辦學特色
“無特色無生存”說出了特色在學校生存中的重要地位。特色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和必然產物,特色是學校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要形成特色,需要多年的不懈努力。一要努力打造精品項目,使精品項目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帶動性;二要使學校辦學理念、辦學模式、辦學績效分別達到現代化、科學化、最優化;三要不斷整合學校內部各種資源,使其合理組合,為師生發展發揮最大作用,為學生不同學習需求提供最大方便。四要打造一批特色教師和特色學生,使其成為特色學校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