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是防治腐敗的關鍵

時間:2022-08-13 10:18:00

導語: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是防治腐敗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是防治腐敗的關鍵

權力不受監督制約,就容易導致腐敗。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是有效防治腐敗的關鍵。預防在先,關口前移,加強監督,及時發現領導干部的缺點和不足,才能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促使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謀好利。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必須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緊密結合實際,更新監督理念,豐富監督內容,創新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實效。

強化思想教育,增強領導干部的自我監督意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領導干部增強自我監督意識、提高接受監督覺悟、切實做到拒腐防變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自治區黨委堅持把思想教育作為干部監督的首要任務,結合干部的思想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先后在全區各級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了理想信念教育、黨紀國法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廉潔自律教育、警示教育、權力觀教育、榮辱觀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動,使各級領導干部主動接受監督的自覺性明顯增強。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和社會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領導干部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越來越多,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自我監督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尤為緊迫。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入研究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教育的規律和特點,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繼續學習貫徹黨章,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繼續深入開展黨紀國法教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八個方面良好風氣教育、廉潔自律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改進教育方法,善于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來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各級領導干部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堤防。

規范權力運行,形成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督制約機制。總書記指出,要認真執行黨內監督各項制度,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促使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用來為人民謀利益,也可能成為損害人民利益的工具。不受制約和監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只有加強監督,使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才能有效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這些年,我們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不斷完善領導體制和機制,制定了自治區黨委全委會工作規則和常委會工作規則,堅持對重大決策、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等進行集體討論決定,建立和完善班子內部工作分工、議事、決策規則和程序,明確全委會、常委會、書記辦公會的職能與分工,加強全委會對常委會的監督,堅持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工作制度,積極探索并努力解決好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人大、政府和政協的職能作用,同時,制定了包括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回復函詢、干部交流、離任審計等一系列干部監督制度,強化權力制約,規范權力運行,保證了依法用權、民主用權、科學用權。下一步,我們要在繼續堅持這些規范權力運行的好制度、好做法的基礎上,以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為核心,進一步加強對決策權、用人權和用錢權的監督,努力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有效防止濫用權力現象的發生。要突出對“一把手”的監督。加強對“一把手”的全面考核,建立黨政“一把手”年度報告制度,嚴格請示匯報制度,強化管理責任制,對“一把手”在權力上給予嚴格的監督和必要的制約,監督他們把好用權關、用人關、用錢關,努力做到“一把手”的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要突出對重大事項的監督。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執行黨委內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凡屬集體決策的重大事項都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行集體議事;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求意見,充分協商;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要組織專家論證,進行技術咨詢和決策評估。要突出對重點部門的監督。對管人管財管物的部門和執紀執法機關的領導干部,要重點進行監督管理,使他們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少犯或不犯錯誤,對重點崗位的干部要定期輪崗,特別是在干部的選拔任用中要充分發揚民主,積極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等制度,完善干部選拔任用監督體系,切實防止和克服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要突出對關鍵環節的監督。強化對領導干部在職務升遷、崗位變動、單位機構人事調整,重大工程項目審批或大額資金使用,家庭婚喪嫁娶及重大節日等腐敗行為易發期的監督,抑制“權力腐敗”在重要環節的發生。

做好巡視工作,充分發揮巡視監督的重要作用。巡視工作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內監督的措施之一。實踐證明,通過巡視工作可以促進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依法行政,有效解決一些突出問題,是上級黨委加強對下級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實行有效監督的一項重要措施。當前,要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創新巡視工作方式,加大巡視監督力度,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要突出巡視監督重點。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執行民主集中制,選拔任用干部等工作為重點,加強巡視監督。要增強巡視監督效果。準確真實地了解掌握情況,注意發現被巡視對象存在的問題,早打招呼、早提醒,防患于未然。對巡視中發現的重要問題和線索,要及時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對不適合擔任現職、需要調整或交流的領導干部,要及時向上級黨委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要改進巡視監督方式。堅持走群眾路線,廣泛聽取各方面的反映,注意從一些傾向性、苗頭性或者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尋找切入點,善于從重大案件、重大事件、群眾來信來訪中發現和分析問題,把巡視工作同案件檢查、干部考察以及監察、審計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巡視工作的內容更豐富、方式更靈活、效果更明顯。同時,要繼續加強和完善對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的管理,充分發揮派駐機構對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監督作用。

充分依靠群眾,拓寬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渠道。依靠群眾,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是加強監督的力量之源。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他們的眼睛最亮,對領導干部的優劣和是非功過看得最清楚,對干部是否廉潔最有發言權。群眾監督越充分,反腐敗斗爭就越有成效,群眾的根本利益就越能更好地實現。這些年,我們把以群眾監督為主的社會監督作為對領導干部監督的重要手段,不斷拓寬渠道,延伸觸角,廣開言路,聽民聲、察民意、知民情,深入開展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活動,積極開展“群眾評行風”活動,大力推行政務、廠務、村務、校務公開,利用新聞媒體把有關政策、辦事程序、辦事結果公布于眾等;同時,自治區黨委常委向社會公開承諾,在干部使用、工程招投標及遵紀守法等方面主動接受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實踐表明,僅有上級監督和組織監督,沒有群眾積極參與的監督是乏力的。要依靠群眾,加強群眾監督,讓群眾履行當家作主的權利,才能懲治腐敗,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大力推行辦事公開制度,不斷擴大公開范圍,通過公開決策過程、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公開評議領導干部、公開監督機構的活動范圍、公開監督活動所依據的方針和原則、公開實施監督所遵循的量化標準、公開監督結果,逐步擴大群眾在公務活動中的知情權。要充分調動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建立“一把手”信訪接待日制度、聘請兼職或專職群眾監督員、向居民發放監督卡等多種形式,使群眾需要反映的問題能及時反映上來。要依照《憲法》和《黨章》的規定,切實保護群眾的監督權利,認真受理、及時核查、積極解決群眾舉報反映的各種問題,對舉報有功的群眾要給予獎勵,對限制、刁難、壓制群眾舉報,打擊報復舉報人或誣告陷害他人的,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要在加強群眾監督的同時,綜合運用黨內監督、人大監督、國家專門機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多種形式,使各級領導干部明白,黨紀國法是高壓線碰不得,僥幸心理要不得,防范之心丟不得,始終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