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8-14 05:35:00

導語:淺談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勞動保障監察是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勞動保障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吉安市吉州區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國有企業民營化和個私經濟組織的不斷發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還面臨很多的問題,一些問題還相當突出,并帶有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發展。

一、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企業對勞動保障監察抵觸情緒較大。目前,大部分企業存在著企業領導只抓生產和效益,不重視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現象,對國家勞動保障法律、政策不聞不問。一部分非公有制企業主對勞動保障監察抵觸情緒非常大,以員工流動性大為由,不愿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有的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即便簽訂了,也大多流于形式,沒有嚴格履行,致使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行為時有發生。

二是勞動保障監察缺少強制措施。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和《*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簡稱為《條例》),《條例》雖然為勞動監察執法提供了有效的依據,但力度、強度還不能適應現在變化中的勞動環境。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中,對企業負責人不還工錢、不繳保險、轉移財產、逃避處罰等行為,在執行時企業已無力償還工資和繳納社會保險,勞動監察的處罰往往只能是一紙空文。

三是勞動者自我維權意識不強。面對目前就業難的形勢,大部分勞動者為了維持生活,對用人單位的不合理條件只能忍氣吞聲,認為找到工作不容易,放棄自己應有的權益,對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收取風險抵押金、延長工作時間、增大勞動強度等行為能忍則忍。在出現拖欠工資時也不知向老板索要欠據,甚至有的勞動者連業主的姓名都不知道,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是執法硬件設施及經費問題。《條例》的出臺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當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辦公經費緊張,辦公硬件設施投入不足問題較為突出,大量的調查取證、追討工資的辦案經費無從解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勞動違法行為的查處。這種狀況難以實現對勞動保障監察對象的全面覆蓋,也難以有效及時地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五是各部門協調配合缺乏力度。目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工商、公安、衛生、稅務、建設、安全、法院、工會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尚未完全形成,部門合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有的園區企業對勞動保障年審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強制性認識不夠,隨意性大,不依法參加勞動保障年審。對出現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的用人單位,處罰不能完全執行到位。

二、做好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主要措施

1、強化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工作,讓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深入人心。通過送法上門、培訓、現場咨詢、媒體宣傳等形式,大力宣傳《條例》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增強用人單位守法意識,促進其自覺履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各項責任,提高勞動者依法維權能力。深入社區、深入企業,通過張貼宣傳畫、開展現場咨詢等形式把條例送到勞動者手中,使他們懂得“我有哪些權益”,“權益受到侵害怎么辦”,增強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深入宣傳,提高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社會認知度,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良好氛圍。

2、建立健全勞動合同管理體系,全面規范勞動合同簽訂、登記、鑒證、履行、變更、解除、終止管理制度。今年省政府將勞動合同的簽訂納入“民生工程”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各類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強化措施,加大依法規范勞動關系工作的力度,切實抓好勞動合同的簽訂工作。同時,發揮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所(站)的作用,切實摸清轄區范圍內應簽訂勞動合同的底數,建立健全勞動合同管理臺帳,進一步規范勞動關系管理中的各項業務工作。

3、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力度,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不斷加強勞動執法隊伍效能建設,積極開展“微笑服務、便民服務、承諾服務”,做到執法與服務并舉,質量與效率并重。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努力提高監察人員綜合分析、組織協調和執法辦案能力。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管理制度,規范監察業務流程,制定統一的執法文書。開展以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社會保險費征繳、年度審查、清理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等為重點的專項勞動保障監察。

4、加強部門協調,促進監察工作開展。勞動監察工作涉及面廣,復雜多變,僅靠勞動監察部門的力量,不可能取得好效果,要取得相關執法部門的支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堅持多溝通、多聯系、多配合,充分發揮多職能部門的作用,共同推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