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農網工作思考

時間:2022-08-26 12:37:00

導語:興農網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興農網工作思考

本文簡要介紹**興農網工作的思路和下一步走聯合發展道路的打算,以開發、應用《中國農村產品網》共享平臺為基礎,提出我們的想法,拋磚引玉,盼望專題討論。希望通過討論,爭取共識,爭取更多支持,在上級部門的統一領導下,爭取更多共謀發展的合作伙伴,為項目發展創造條件。

需要說明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工作只是個初步的試驗。目前的網站也僅是概念站,在正式啟動上網工程之前,這項工作的效益還是微不足道。我們在此提出思路,主要是為下一步能夠正式運行本項目爭取條件。

1、背景與選擇

與兄弟興農網相比,**興農網的工作起步較晚,投入的經費和人力也比較少,自有IT技術比較薄弱。從外部環境講,**市政府農網(即《**農網》)已經于**年開通運行,落實了相應的機構、編制和基本預算。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政府支持,再以政府行為方式啟動興農網項目,難度就很大。

**是個沿海開放城市,其特點是以港立市,會展活躍,外引內聯重要,但農業產值占總產值不到4%。在這種情況下,**興農網的工作如果局限在**市的范圍內開展,或僅建設一般性的信息網站,發展機會就很小。面向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比較積極的態度,選擇了一種創新的、也是完全開放的工作思路,直接面向全局性的問題進行探索。當然,這樣工作,壓力很大,要求也會高一些,具體困難也會更多一些。

**市被譽為中國互聯網之城,IT企業眾多,域名注冊和虛擬主機服務全國第一(目前剛被其他城市超過),互聯網發展的思路也相對比較活躍。這種背景為我們吸取業內經驗、交流思想,建立自己的創新發展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環境。

**興農網的工作從**年底啟動,**年初開通了**興農網,工作重點是試驗電子店鋪及其作用。**年,在前期試驗的基礎上,關閉了《**興農網》,采用新的技術標準,新的概念,開發和運行《中國農村產品網》,目前這個平臺僅處于概念站階段,還未正式開始做推廣和積聚店鋪的工作。我們希望與兄弟單位的攜手合作中找到發展的機會。我們計劃通過更多交流,在獲得更大支持,聯合更多合作伙伴,積聚起更大的力量之后,(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角色)再正式運行本項目,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

2、項目主要包括兩大工程,現在已經具備正式啟動的條件

這個項目并不是建設和管理一個普通網站。概要地說,是實施兩大工程。第一個工程是建設一個適應百萬量級標準電子店鋪數、在高訪問量情況下保證較快訪問速度的自助管理平臺,即《中國農村產品網》共享平臺。第二個是農村產品上網工程,即采用有效手段,將目前我國農村的主要產品供貨信息按標準的產品分類法、以標準電子店鋪的方式到《中國農村產品網》共享平臺上,并提供方便的檢索方法。顯然,由這兩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這個項目,是個相當宏偉的系統工程。雖然在思路和技術上并不太復雜,但操作的細節,執行的能力,質量的保障,推動的時機和推進的速度都非常關鍵。

完成第一個工程,需要比較合理的設計、采用較好的技術標準和配置較好的硬件及通訊環境。介于我們的實際投入局限,目前的概念站,技術上采用LAMP方案(Linux+APACHE+MySQL+PHP),服務器放置在電信IDC機房。下一步該工程的建設內容主要是進行硬件升級,數據庫及軟件的完善。

實施第二個工程在技術上比較簡單,主要是有序地組織產品上網工程,為農村生產經營者開電子店鋪和管理店鋪。這個工程的組織和實施過程的細節要求比較高。比如,要保障供貨信息的全面、準確、及時更新和標準化,就需要爭取政府主導。要適應大多數農村產品經營主體的實際情況,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店鋪管理服務機制和嚴格的審核制度。

我們從許多涉農網站或垂直門戶網站的具體實踐中看到,僅依靠開放平臺和面上宣傳,要實現網站信息內容的充分性和保障信息的準確性等方面都會有很大問題,運行之后,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希望把《中國農村產品網》建設成為我國權威的農村產品供貨信息網站,實際工作中要把握好的細節問題就很多,實際執行中的情況要復雜得多。簡單地說,平臺是比較容易建設的,但要完整、準確地積聚店鋪,使網站的供貨信息做到權威,非常不容易。做到權威是我們的目標,也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興農網系統近年的迅速發展,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可以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會。最有價值的是,有些省份的信息站已經延伸到鄉、村一級,這使我們具備了做好這項全國性復雜工程的條件。農村產品上網工程就很容易在這些省份順利啟動,容易進一步帶動起全國性的農村產品上網工程。如果沒有興農網目前的工作基礎,要從頭開始做全國性的農村產品上網工程,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如果是我們氣象部門完成了全國的農村產品上網工程,對國家就是個不朽的貢獻,可以為我們的拓展戰略寫一個很圓滿的注解。

3、實施本項目是從另一個角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短期內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將涉農信息及時送到農民手中,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將農民生產的產品信息出去,促進銷售,也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以個人的觀點和實踐的經驗看,在同樣投入水平下,后者產生的作用更有效,更直接。以目前農村的情況看,農業生產已經遠離短缺階段,進入競爭時代,農業生產技術也普遍提高了,銷售、價格等已經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核心問題。現階段農村經濟的主要矛盾是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也就是說,面向市場的農村生產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

建設農村交易市場的經驗值得重視。改革開放以來,建設農村交易市場一直是各級政府比較重視的工作,也是真正的為農村辦實事的內容,也切實為增加農民收入作出很大貢獻。建設一個交易市場,讓生產經營者容易完成交易,這樣產生的實際作用,要比派出一個宣講團進村教農民種(養)什么和怎么種、怎么養,實際上更有效,作用也更持久。這是我們的基本觀點之一。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為銷售大戶增加一個客戶,有時候就能帶動一片地區的產品銷售,提高收購價格。舉個例子,**的龍眼銷售大戶黃國強先生,是個對當地龍眼收購價格有直接影響的人物,當他的收購量大時,市場價格立刻上升,如果停止收購,當地龍眼馬上滯銷,市場上可能就出現龍眼堆積如山的情況。去年在龍眼收獲季節到來之前,我們幫黃先生制作電子店鋪,使他新增了幾個客戶,新增了兩條銷售渠道,他在龍眼采收季節就增加了加工生產線和收購點,去年龍眼的總銷售量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僅龍眼肉就銷售了5000擔以上。當地的龍眼收購價格也因此而提高,果農普遍受益。這個事例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助銷售就能直接促效益,第二,同樣的信息服務工作,采用不同的切入點,選擇不同的服務對象,效果很不一樣。如果我們直接選擇為小生產戶建設大量的電子店鋪,可能效果反而不理想。這是在實際的為農服務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剛開始做興農網工作的時候,我們也試圖把一些涉農信息直接送到農民手中,但實踐過程中總覺得很難做到“貼切”。比較了不同工作的效果后覺得,從銷售角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容易做,有效益,更受歡迎。

以較高標準的共享平臺為基礎,組織農村產品上網工程,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發揮長期效益。通過充分農村的供貨信息,使供貨商和采購商都以這個平臺為媒介,增加廣泛溝通的機會,可以成為農村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生產發展的重要的促進因素,可以成為信息化技術帶動農村產品生產,經濟發展,整體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用這個明確的為農服務方式作為切入點,易于理解,是各級政府非常關心、重視的內容,爭取政府支持就相對比較容易。這種角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有相當堅實的社會基礎,可以先行。

4、討論幾個相關問題

4.1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增收?

農民增收一般比較困難,有不得已的因素,需要外部幫助解決。舉個簡單的例子,說個山區養蜂人的故事,說明為什么一些農村居民不能得到應有的收入。在南方的山區,養蜂是很容易的事,不需要多少成本,蜂群把自然界中的花蜜采回來放到蜂箱的蜂巢中,過一段時間,養蜂人把這些蜂蜜取出來就可以了。產量也很高,在天氣好,蜜源豐富的季節里,3到5天就可以采收一次,一個蜂箱一次可以采收10到20斤。在城市里,這種純正的天然蜂蜜價格應該是比較高的。如果養蜂戶的產品能夠順利地在城市市場上銷售,他就可以擺脫貧困。但實際的情況是,他可以生產很多蜂蜜,但賣不掉,他依然貧困。養蜂戶不能自己把蜂蜜運到城市銷售(成本和開支太高),也沒有人到他那里收購蜂蜜(也許不知道)。他只好養一點點自己吃,送一些給親朋好友,賣一點點給鄉親。難以通過養蜂擺脫貧困。

面向這個故事,如果我們想幫助他,我們幫助的方式就很容易界定:我們不要告訴他怎樣養好蜂采好蜜,這個他比我們懂,我們實際上也幫不了。我們需要做的是,要告訴他附近誰在收購蜂蜜,或者我們告訴蜂蜜采購者,某個鄉村某個人有多少數量質優價廉的蜂蜜待售。這樣,就把實際斷裂的產和銷連接起來,問題就可以解決。

通過這個事例提出一個觀點:只有了解了實際矛盾所在,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在為農服務的實際工作中,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在了解情況、分析問題上面。

4.2無工不富,幫助農村小企業成長對增加農民收入的貢獻更大

一個很小企業的經濟規模往往大于大片的果園,農村企業對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的貢獻要比農業大,所以時刻都不要忘記“無工不富”,“無商不富”的道理。要根本解決農村相對貧困問題,促進農村企業的成長壯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農村企業存在的困難比較多,在起步期,成長期,特別需要多方面的幫助,包括信息手段的幫助。為他們產品信息、吸引客商、爭取定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此,做涉農網站,一定不要局限在種、養業上,更應該重視的是農村企業。幫助農村企業發展是增加當地農民收入重要和可靠的手段。

4.3農村經濟的瓶頸是什么?

農村經濟最突出的問題是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往往存在產、供、銷體系不完善;經營規模偏小(不利于產品推廣);產業鏈不完整(增加了企業生產銷售成本)等等。產品進入市場的單位成本明顯偏高,生產者對市場信號的正確判斷也存有實際困難。可以說,這些都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而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造成明顯制約。可以說,是這些因素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比表面化的資金、技術、交通、人才等更值得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廣大的農村地區,即使加大引進外部資金和企業的力度,也難以根本解決問題;本土經濟體的自然發展也面臨重重的實際困難。

由于農村經濟發展存在上述問題,農村的低勞動力成本,吃苦耐勞的精神等等極為寶貴的因素,經常不能變成經濟的優勢。

另一突出的問題是,農村產品進入市場比較困難,即使進入市場了,往往因為經過了過多的中間環節(銷售渠道不良),農村居民實際失去了太多的經濟利益。

因此,成為農村經濟瓶頸制約的關鍵就是農村產業從原料到生產到市場的整個鏈條不完整或效率偏低。這個問題正好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解決,來提高效率。

4.4供求信息和電子店鋪的作用大不相同

4.5政府主導是順利實施上網工程的保證

5、關于由國家局來統一組織實施本項目的建議

我們目前僅貢獻一個初始平臺和概念。對于這個宏大的項目,任何一個省級單位都是難以獨立承擔的,需要國家局的統一領導、組織和實施,為了成為好的參與單位,我們先提出初步建議,供討論,這個初步建議可歸納為“一個戰略,兩大工程,分級立項,協同推進。”

5.1一個戰略

需要制定一個項目發展的實施戰略,這個戰略要圍繞建成全國權威農村產品供貨信息站目標,整合全國興農網系統現有資源,統一部署,示范推廣,協同推進,小步快走,采用邊實施邊立項,實施與立項互相支持、相互促進的發展思路。

5.2兩大工程

本項目主要包括兩大工程:《中國農村產品網》平臺建設工程和全國農村產品上網工程。

5.2.1《中國農村產品網》平臺建設工程

建設適應百萬量級電子店鋪、大流量訪問、安全的《中國農村產品網》平臺。采用標準化的店鋪設計,專業化的產品分類方法。分三步走,第一步,即目前完成的《中國農村產品網》概念站。第二步,由部門投入支持,適應先期試點需求的標準站。第三步,爭取國家立項支持,采用集群服務器,完成正規站建設。三步是可銜接的。

5.2.2農村產品上網工程

應用統一的《中國農村產品網》平臺,發動、組織各地的產品供貨者上網建設電子店鋪,產品信息。

農村產品上網工程爭取采用“各級政府主導,各級興農網承辦”的思路,以地方“農村產品上網工程”立項爭取同級政府的資金支持。在暫時難以立項的地方,應用現有條件,采用先組織部分上網(試點、取得案例)再爭取立項的思路。就推動全國上網工程來說,建議從信息站建設已經普及到鄉鎮一級的省份應用現有條件先啟動,使網站上的電子店鋪數初具規模,成為初步的供貨信息市場,再推動全國的普及。最終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

按這種思路,我們建設權威的農村產品貨源信息網站的目標就能夠實現。

5.2.3支持體系

建設支持全國上網工程的培訓、等支持體系。客戶服務體系。

5.3分級立項

分級立項是根據分工的不同而確立。主要原則是,國家立項支持平臺建設和保障體系建設;地方立項用于組織實施上網工程和開展客戶服務。

5.4協同推進

項目運行需要整合資源,統一部署,分工協作,協同推動,共謀發展。現在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點,第一,充分的開放態度,這里包括技術資源使用上的開放態度。第二,整合、協作與發揮各自優勢。第三,有條件的省份要先行一步。第四,加強溝通、合作與協調。第五,需要國家局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