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課余文化活動思考

時間:2022-09-15 04:36:00

導語:農村課余文化活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課余文化活動思考

中學生活最具有浪漫色彩,富有幻想,富有朝氣,最欣欣向榮,是人生的春天。那么,如何讓這些身在中學校園的中學生,懂得如何珍惜和渡過美好的中學時代,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這里,我主要談一下怎樣開展中學生課余文化娛樂活動。這些年,介紹如何學習的文章很多,而介紹如何活動的卻鳳毛麟角。筆者學生時代長期擔任班委、團干部、學生會干部,參加工作后有長達五年的共青團工作經歷,深知:中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娛樂活動,是啟迪心靈、陶冶情操、培養志趣、創造成才不可缺少的方面。

在學校,尤其是農村半寄宿初中,學生每天除去上課、就餐、睡覺的時間以外,其余時間主要由自己來安排。處于成長階段的初中生,已經開始接觸社會生活,受于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這與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的往往有一定的差異。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世界觀尚未成熟,對社會生活的種種現象尚不能很好地把握。倘若學校對學生的課余生活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對學生加強教育引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課余文化活動方式,使他們以學習為主,進行積極的、健康的人際交往,在文體娛樂活動中注意加強自身修養,克服各種不良傾向,則對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是難以產生積極作用的。

那么,如何搞好學生課余文化娛樂活動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首先,搞好文體活動。健康的校園文化,需要有活潑的文體活動作為豐滿的血肉。鑒于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教學,課余文體活動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愛好,堅持校內為主、生動活潑、持之以恒的原則。

文藝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是在重大的節慶日,由學校黨團組織、學生會、工會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各種文藝演出,如:“五四”、“五一”、“六一”、“七一”、“十一”、“元旦”等節慶日的文藝晚會或“合唱比賽”、“演講(朗誦)比賽”,都是許多學校學生活動所引用的主要活動方式。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個僅有三十余年建校歷史、在校學生一千二百余名的農村初級中學,團委就根據自己學校的文化氛圍,因地制宜組成合唱隊、舞蹈隊、業余器樂演奏等,參加鎮上的文藝演出,取得良好效果。

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也是校園文化活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除早操、課間操外,全天課程結束后或雙休日,均是體育活動的黃金時間,這一時間的體育活動可謂是多彩、豐富的,有球類、棋類、跳繩、撲克等。此外,學校可在課余時間組織群體性的體育活動:如傳統的春夏(秋冬)運動會,這是檢閱廣大同學平時鍛煉水平的重要機會,學校往往都利用這種機會表彰體育鍛煉的先進班級和個人,交流體育鍛煉的經驗。學生會也可組織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和傳統賽事,尤其深受廣大同學歡迎的球類活動。學校還可以在業余時間組織運動隊,如籃球隊、田徑隊,除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外,還可對學校群體活動起到指導和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在一些學校喊著大刀闊斧搞素質教育的口號,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地進行著應試教育那一套,什么文體活動,他們早就置之腦后了。

其次,搞好文化宿舍活動。宿舍文化活動主要以宿舍及其周圍場所為主要活動空間(規模較小的學校則只在宿舍區域),以校園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對生活有一半多時間是在宿舍度過的寄宿學生而言,宿舍的文化條件、文化活動開展得怎樣,是直接影響到他們身心健康和思想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可惜這一問題在過去較長時間內沒有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些學校的宿舍文化活動別說流于形式,根本就沒有。

近年來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形式下,多年從事學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教師就深有體會,只有真正重視學生宿舍的文化活動建設,正確認識其育人方面的功能,深入到學生中去,走到學生宿舍中去,才能在管理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宿舍使來自不同地域的同學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這個“家”是學生起居生活、休息娛樂乃至學習的場所。在這個群體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是宿舍文化活動的創造者和受益者。健康有益的宿舍文化活動離不開文娛活動、體育活動及其它有教育意義的集體活動,種類包羅萬象。筆者曾經經歷過這樣一件奇事,有一年中秋節,我所教班級男生宿舍的7名男生由于想家,竟在宿舍里哭了一上午,聞訊趕到的班主任和我面對此情此景,萬般感受堆積心頭。

另外,一個發生在宿舍的普遍現象:每晚熄燈以后,各間宿舍的“臥談會”就開始了,大家最基本的話題莫過于某某早戀啦以及一些小道消息、各類傳聞,某老師講課有沒有風度等等,對時事、社會品頭論足,任意指點,有的來自道聽途說,有的僅僅是捕風捉影。在學生宿舍里經常看到這樣一種廢寢忘食的現象:兩個人下棋,宿舍其他人分成兩個參謀集團,給雙方支招,輸的不服,贏的不讓,你來我往,不免日到中天。此外,亂接電源、打架斗毆、吸煙酗酒、賭博、偷盜等違紀違法事件也都有不少發生在宿舍里,所有這些都嚴重干擾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有的同學被稱為“賭圣”、“相棋博士”,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他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還有的學生,為了考試及格,只好找“捷徑”,結果,因考試作弊而受到紀律處分。因此,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抓住宿舍文化的影響力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已成趨勢。

第三,搞好雙休日活動。雙休日制度實行以后,學生自由安排的時間大量增加。但是,目前一些學校對這部分時間,或采取放任態度,或組織的活動內容單一,缺乏吸引力,造成很多學生雙休日沒有規劃,往往是周五晚上想一想,周六又是一覺睡到中午,長此以往,不僅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極為不利,而且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可以根據情況在雙休日搞一些文體活動。如:卡拉OK比賽、球類比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特長得以發揮,身心得到放松,還可有組織地開展旅游活動,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但在組織雙休日活動中要注意的問題,一是重在引導,二是休閑為主。畢竟,雙休日是學生的自由時間,組織者應站在服務學生的角度為他們提供發展自己的條件,在寬松的氛圍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風吹柳花滿園香”。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潛移默化作用,在觀念上、制度上,硬件、軟件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