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思考
時間:2022-09-15 04:46:00
導語: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并非每個學生都愛學,因為歷史知識,古今中外,包羅萬象,學起來確實有些枯燥,由此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怎樣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原動力,它能直接轉化成學習動機。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說的:“教育的藝術,就是要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只有學生感興趣才會有高度的熱情,積極主動去學習。在歷史教學中,可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藝術性的開頭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歷史課教學也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要象一部優秀的電影、小說那樣,一開頭就能把讀者吸引住。在介紹九·一八事變時,可通過播放“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首同學們熟悉的歌曲開頭,激發了學生了解本節歷史的興趣。也可采用講故事開頭,講到古埃及史,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尼羅河和金字塔,此時教師可以補充“尼羅河伯娶婦”的故事和關于金字塔由“天外人”建造的猜想。另外,也可引用古詩句開頭,例如,講到唐朝統治者奢侈淫靡的生活,使得唐逐漸衰敗的歷史,引用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來加以印證。
2、學習方法的誘導
教師的教學任務是要善于從“教會知識”轉移到“教會學習”。當代著名科學家丁肇中教授說:“不要教死的知識,要打開學生思路,教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歷史學習,主要就是要理清歷史線索;學會敘述歷史事件;還有一種是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歸納,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與學習其他基礎學科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不管歷史事件多么復雜,人物多么眾多,你只要抓住英文字母中的六個“W”即“who,when,where,what,How,why”(什么人,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怎樣做的,為什么),就能夠明白從哪些方面著手來學習歷史了。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的過程,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這樣就能更好地培養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比如在教學侵略與反抗《南京條約》與《馬關條約》歷史時,就要引導學生采用比較法來學習,同樣是條約簽訂,為什么《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學生通過對比學習,就能自己去分析。同時,也會以此類推,去分析其他的歷史事件。
3、教與學之間的情感交流與融洽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與情感是聯系在一起的,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一定情感誘發下產生的。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從感情誘發入手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注意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實現教與學之間的情感交流與融洽,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中,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總是以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作耐心解答,愛護、關心學生,使學生喜歡教師和所教的歷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4、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
歷史教學需要直觀教具,插圖、掛圖對直觀教學起主要作用,同時隨著電化教育條件的逐漸完備,教者可以與學生共同合作,制作多媒體課件,讓歷史事件、人物等再現在屏幕上,使學生有直觀印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5、第二課堂的開辟
歷史教學光靠課堂上學習是不夠的,俗話說,見多才能識廣,這就要求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學生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學生不僅在課外活動中獲得歡樂,而且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遺跡、組織班級興趣小組、開辦歷史專題講座、講歷史故事比賽等。鼓勵學生參與社會調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利用高科技的網絡技術,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知識等。
6、與其他學科銜接
歷史學科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與語文、地理、數學等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教師講授歷史知識時就要注意與它們的銜接,這樣學生不但能學好歷史,而且還會帶動學習其他學科的興趣。人們常說,文史不分家,由此可見語文和歷史的關系非同尋常。確實,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如果不了解相應歷史知識是很難吃透作者的寫作意圖的,同時,出現在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歷史典故,成語故事,要想很好地理解他們的意思,也必須具備豐富的歷史知識。要想寫好作文,也必須具備豐富的歷史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古論今。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知之,好之,樂之”的方法多種多樣,然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切實有效可行的方法,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提高教學效果。
- 上一篇:新課程背景下教學六環思考
- 下一篇:機關服務新農村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