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交流思考

時間:2022-09-21 04:34:00

導語:干部交流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交流思考

干部交流工作是干部人事干部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干部交流工作,是優化干部隊伍配置,增強班子整體效能,保證人適其事、事得其人、人崗相適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社會資源良性循環,提高干部素質,增長領導才能的重要措施,是促使干部增強黨性觀念,端正黨風的必要途徑。市委分別于**年、**年下發了干部交流工作的具體《意見》(常委發[**]22號、常委發[**]24號),對干部交流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3年來,我系統干部交流有重大突破,共調整使用中層以上干部66名,交流輪崗干部31名,占調整使用干部的46.96%,其中系統外交流3名;系統內交流28名(含局機關到基層、基層到機關、基層單位之間交流)。在執行過程中,我們結合交通工作實際做了一些思考,主要為以下幾點:

一、影響干部交流的主要因素

凡事皆有兩面性。在一個部門、一個工作崗位、一個環境里呆長了,往往會積累豐富的經驗,做這項工作便如魚得水、輕車熟路。其積極的一面不可否認。但同時又必然帶來消極的一面,即日久人必熟;因而難免受到熟人、老鄉、同學、朋友、老上級、老部下等各種人際關系的羈累。稍有不慎,感情的天平就會傾斜,對人對事的看法就難免失真,有些人常常會受制于“私情”與“公理”的矛盾困惑之中,由于過分照顧自己“小圈子”里的人而違背組織紀律,以致于對一些干部的腐敗行為,“關系內”的不去管,“關系外”的人不管,形

成吏制腐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本位主義嚴重,使應該交流的干部出不去、進不來。有的領導認為,提拔一個本單位的干部,可帶動一批人職務上臺階,交流來一個外單位的干部,將會影響一批人的職務晉升。因而對交流來的干部不歡迎、不支持、不重用。對素質較好、能力較強、工作又順手的干部不愿交流出去,認為一旦交流出去,會影響本單位工作的延續性。這種現象,表面上是為本單位、本部門的利益著想,實際上是一種放大了的個人主義、本位主義、腐敗現象。致使一部分干部從參加工作到現在,甚至到退休,始終固定在一個單位里工作,客觀上也為少數干部拉幫結派、穩定自己的關系網、大搞腐敗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有的干部不愿交流,“五怕”思想作怪,給干部交流帶來了負面影響。一些干部只所以不愿交流,主要有“五怕”思想在作怪。一怕平級交流背上犯錯誤嫌疑的黑鍋,認為交流是被懲罰,影響自己的聲譽。二怕艱苦,不愿到條件差的單位去任職,認為是被“流放”,影響自己的威信。三怕加重家庭負擔,離家遠了給家庭造成實際困難,影響家庭生活。四怕由內行變外行,發揮不了自己的特長,影響政績和晉升。五怕改變自己已經習慣了的工作環境,到新的單位人地兩生,打不開工作局面,影響自己的前途。

(三)有些單位的領導對干部交流求穩怕亂,決心不大,措施不力,不敢或不愿意進行干部交流。主要表現在:1、有的把干部交流作為領導班子解決矛盾的方法,對問題不去很好地解決,一交流了之。這不僅解決不了矛盾,而且使被交流的干部誤認為組織上不信任,背上思想包袱。2、有的對應該交流的干部,過于遷就、照顧不讓交流;對違反交流規定的干部也執紀不嚴,嚴重影響了干部交流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干部交流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目前,干部交流還沒有進入法制化軌道,致使干部交流工作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這不僅容易產生懲罰性交流、盲目性交流、排斥性交流、報復性交流等弊端,而且也給不正之風、腐敗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機。

二、實行干部交流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1、計劃性原則。即,干部的交流工作應列入計劃,由各級領導和上一級人事管理部門共同負責。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部的交流工作,使其形成制度。通過交流,達到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增強整體活力和效率,發揮個人所長的目的。

2、適度性原則。即,干部交流過程中,要保證行政和黨務工作的正常進行。交流必須以不影響行政和黨務工作的正常運行為前提。應適當控制交流的范圍和人數,不能搞運動式的大規模交流,確保各單位領導干部的相對穩定和工作的連續性。

3、匹配性原則。即,在考慮干部交流對象時,應考慮到人崗相適,盡量做到用干部之所長,抑其所短;同時,應考慮到交流干部與將交流到的單位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之間學歷、閱歷、年輕、氣質、性格等方面的相融性,以增強班子整體效能。

4、人性化原則。即,在制訂干部交流計劃時,應盡量照顧交流對象的實際困難。在安排交流人員時,應適當考慮交流人員的實際問題,否則會產生情緒,影響工作,產生消極后果。

5、制度化原則。即,實行干部交流,必須有相關制度作保證。凡是列入交流計劃的人員,必須堅決服從組織決定,如有不同意見,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上級反映,但不允許討價還價,拒不執行,情節十分惡劣的,應給予組織處理。

三、進一步深化干部交流工作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干部交流工作的認識。必須采取多種形式,對于干部交流的目的和意義進行廣泛的宣傳,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廣大干部提高對干部交流工作的認識,明確實行干部交流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培養擔當跨世紀重任的優秀年輕干部,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需要;是改善干部工作環境,增強班子團結,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從而自覺接受組織安排,以高昂的斗志和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工作考驗。

2、建立規范的、操作性強的制度。干部交流必須建立健全規范、科學和相對穩定的干部交流制度。干部交流制度應該對干部交流的目的、范圍、形式、時限、對象、條件、數量、時機、流向、程序及紀律等作出規定,減少隨意性,實現多層次(正副職之間、副職之間、同級單位之間)、多形式(縱向、橫向、輪崗、掛職)的交流。

3、突出重點,選好對象,確保干部交流的實效性。干部交流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斷改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年齡、知識和能力結構,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干部交流的過程中,必須突出重點,確保被交流干部在新的工作崗位能有所收獲,建功立業,同時也不影響其原單位的工作效能。首先在交流對象上,要重點抓好那些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干部及基層黨政一把手和一些管錢、管物、掌握政策調控權的,權力相對集中的崗位上的領導干部的交流。其次是在交流方向上,要重點抓好干部的橫向和縱向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使班子的知識結構趨于合理,氣質趨于相融,從而減少內部磨擦,增強班子團結,也可以使干部開闊視野、增長才干,同時,還有利于干部換位思考,形成大局、全局觀念和駕馭各種復雜局面的能力。最后是在交流屬性上,要重點抓好回避交流和崗位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使干部盡快擺脫各種復雜關系的干擾,放開手腳大膽工作,進一步拓寬知識面,得到更多的、比較全面的鍛煉。

4、要關心干部。交流人選確定后,要事先向被交流的干部打招呼,詳細介紹調往單位的性質、特點、工作成績及存在的問題,以便他們心中有數,提前做好準備。交流后,要加強跟蹤考察,隨時了解他們人工作情況,及時幫助指點提醒,以便通過交流切實得到鍛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