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組織實幫愛經驗
時間:2022-09-25 05:04:00
導語:電力組織實幫愛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黃石220千伏四棵變電站是**省第一座3/2接線方式運行及標準化管理的220千伏綜合自動化變電站,與**省500千伏磁湖變電站聯絡,擔負著黃石市西塞山電廠外送任務。**年作為“創建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員工”試點單位,通過組織與員工雙向互動這把“金鑰匙”,引導員工做最好的自己,創最有效的組織,使組織與員工一起成長。自**年投運以來,保持了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向黃石地區輸送優質電能15余億千瓦時,各項安全生產和經濟技術指標在黃石供電公司名列前茅,先后被**省電力公司授予“一流班組”,被黃石市總工會授予首屆“創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電力報》、《**電力職工》等媒體多次報道了他們的經驗。
一、愿景注重一個“實”字
四棵變電站有員工10人。試點之初,許多員工對于“創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員工”的概念模糊不清,當站里將“永爭第一,創建一流”的“愿景”寫在黑版上,有的職工說:這愿景的“愿”寫錯了吧,應是“遠”景吧?
在組織員工學習關于創建學習型組織書籍的基礎上,站里在網頁上開辟“創爭”園地,分別建立《理論導入》、《他山之石》、《心得薈萃》、《案例集錦》等八個欄目,每月召開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會、“經典案例大家談”。通過多次與員工促膝談心和心靈溝通,使員工們逐步明白了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內涵和緊迫性。將組織的需要與個人意愿有機地結合起來,提煉出了富有本站特色的共同愿景:爭取2至3年內成為省電力公司和國網公司“學習型班組”標桿站,3至5年內獲得全省“五一勞動獎狀”、爭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組織愿景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同,從而變成了每個人的行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大多數員工個人愿景提前實現,本站QC成果“變電站改擴建工程地下埋管工藝”獲黃石供電公司三等獎。
二、團隊突出一個“幫”字
四棵變電站是3/2接線方式運行,使操作程序和事項非常復雜,一般220千伏供電線路停電的接線方式只需要30至50項操作,而3/2變電站需要150至180項操作。站內10名職工只有5人出自傳統的220千伏變電站,80%是30歲以下、處于技術積累期的青工,這對于他們是嚴峻的挑戰。
如果按照傳統的技術積累模式,對于這套極為復雜的操作系統,一個本科生沒有兩年的磨練期是不能熟練掌握的。然而,時間不等人,安全生產不能有半點的差錯。只有結合實際,以知識共享、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等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全新方法,才能加速提升團隊綜合能力。
一是實行“自助”式的學習培訓。請來行家,從基礎理論到技術操作、保護事項和防事故環節等進行全面講解。當員工對本站設備技術操作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和掌握后,將200余道運行技術問題,先在骨干中說清楚,然后輪流給其他人上課。“自助”式學習培訓把全體員工推向鉆研、“會診”技術難題的前臺,使全體員工在學、趕、幫的知識共享中,對本站6個故障點的動作邏輯、動作原理等大部分難題在半年內做到了清楚明白。
二是推行“五?!惫芾眢w系。即思想常梳理:定期開展政治學習、愿景反思、讀書交流活動,使員工思想覺悟不斷提高。行為常規范:不定期對員工勞動紀律進行檢查,共同約束員工規范自己的行為。著裝常檢查:定期檢查員工著裝情況,保證員工當值期間著裝整齊規范。環境常整治:要求員工每8小時清理工作場所環境,使工作環境整潔美觀。清潔常打掃:提醒員工不定期對自己的設備專責區進行檢查清掃,始終保持設備干凈如新。
三是堅持“四個結合”。即不斷明晰“創爭”工作與創建“一流班組”相結合、“創爭”工作與推動班組管理相結合、“創爭”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創爭工作與提高能力相結合的“四結合”。投運伊始,首先明確員工的工作范圍和工作目標,對站里工會小組長、安全員、資料員、生活員、材料員、女工委員、消防員等都進行細化分工和職責量化。將每月每人根據自己的工作,在四棵變電站網頁相關欄目內鏈接,站長在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同時,對每人的工作和相關網頁內容進行督促。并結合日常工作分為承包指標、安全管理、生產管理、技術培訓、精神文明五大類考核。
通過“模范運行之星”評比活動的開展,使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有兩名員工在黃石供電公司2005年運行技術比武中取得第二和第五名的成績。通過全站職工的努力,四棵變電站各項工作已實現規范管理,綜合管理始終保持黃石供電公司領先水平。
三、培養員工講究一個“愛”字
作為“兵頭將尾”的四棵變電站站長在員工心目中,無處不體現站長的威信和魅力。這主要是得益于在強化制度硬性約束的同時,更注意人性化關懷。在創爭活動中不超越人的發展階段,不忽視人的需要,從發展人、提高人、服務人、造福人入手,最大限度地考慮員工各自的需求,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員工在家庭般溫馨中激活各自的潛能。
在加強業績考核的過程中,從傳統的“制度+控制”模式轉變為現代的“學習+激勵”柔性管理。復雜而陌生的接線方式、先進的保護配置、新穎的設備性能對安全生產帶來巨大壓力。僅靠三鐵反三違還遠遠不夠,每個人不可能每天24小時保持最佳狀態,是神仙也有打盹的時候。在加強對職工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同時,還注重在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上給予每個人最大的人性關懷和溫暖。通過凝聚大家的智慧,編制了巡視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和《壓板操作指南》,以列表一目了然的形式,將加壓板的操作流程、前后順序、各種事項等,張貼在進入操作的保護盤前,以提醒每個操作人員依次操作,使站里安全生產保險系數更大,避免了設備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有人撐上雨傘;在辭舊迎新之際,站長會主動頂替年三十的班次。細微之處的人性化溫暖,讓員工們在站里有了到“家”的感覺。個人有心事、有困難,會主動向站長傾訴,有快樂、有喜事,會主動與同事一道分享。
四棵變電站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實現了“做最好的自己,創最有效的組織”這個目標?!?/p>
- 上一篇:提高QC小組水平經驗交流
- 下一篇:民主生活會現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