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專業化創新思考
時間:2022-09-25 05:42:00
導語:農電專業化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動農電事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一強三優”發展目標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形勢下農電專業化管理勢在必行。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與制約,專業化管理的實施并不順利,在此,就一些具體問題進行探討。
一、堅持四個統一
1、專業化管理與改革、發展、穩定相統一
農電專業化管理要以確保農村電網安全和隊伍穩定為前提,以促進農電事業可持續發展。通過專業化管理的改革打破各種體制障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發展壯大農電企業。改革是專業化發展的動力,是實現長期穩定的基礎;發展是專業化可靠的保證,是解決企業問題的關鍵;穩定是專業化的前提條件和要求,沒有穩定什么事情也辦不成。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才能確保農電專業化管理深入、持續、有效地開展。
2、專業化管理與同業對標創一流相統一
同業對標創一流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而專業化管理也是科學的管理方法,將同業對標創一流與專業化管理有機結合起來,能達到科學嚴謹和高效管理的目的。農電開展專業化管理是圍繞創一流同業對標工作來開展,隨著供電所規范化管理工作的大力開展,農村供用電管理工作不斷強化、細化。傳統的農電工“抄、收、管”統包統管的模式已不適應企業的管理要求和農電事業發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常態工作機制,把工作重點放在完善業務流程和落實改進措施上,突出加強安全、質量、效益等關鍵指標的分析和控制,同時明確同業對標工作量、質、期要求,提高指標的管理水平,這樣才能保證指標的先進性。
3、專業化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相統一
專業化管理的實施,是精細化管理的延伸和體現。精細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改變以前農電管理的粗放模式,把各項工作細化,精益求精。精細化要按照專業化管理的內在要求,由流程導向代替職能導向。明確職責分工,優化業務流程,在簡化業務程序的基礎上,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將供電所各項職能管理與電費抄、核、收業務工作分離,目的就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優質服務水平。供電所的人員、班組必須緊密配合協調,完成各項工作,只有做到工作上的和諧,才能將工作更精細化,才能使我們的管理水平和優質服務水平在以前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4、專業化管理與以人為本相統一
專業化與以人為本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專業化必須體現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促進專業化的不斷深入。實施專業化管理需要全體員工的主動參與,需要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工作積極性,始終體現人性化。專業化管理為員工各展所長提供條件,通過科學的組織體系,優化人際間的合作關系,通過管理方式的不斷改進,促進員工的發展,推進專業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操作中要注意將那些責任心強、有工作能力、業務素質好的農電工整合在一起,負責具體的抄表、營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二、處理好四個關系
1、分工細致與人員增多、費用增加的關系
實行專業化管理,將現有的綜合性作業組織,調整為按生產、營銷、服務等專業分設的作業班組。相關人員按其專業技能重新進行組合,明確各專業、工種的職責,使農電員工集中精力從事性質相對一致的工作。分工細致可適當增加人、財、物,解決過去人員不足、服務不周、群眾有意見的問題。運用專業化管理,使工作由復雜變為簡單,減少工作中的環節,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管理成本,使農電管理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2、分工與協作的關系
專業化的分工,使各部門、各崗位的功能得到強化。但分工離不開了協作。分工合理,協作有序,相互理解,密切配合,才能達到分工越精細,工作越和諧的高度。
3、專業分工與優質服務的關系
專業化的分工,使工作責任明確。對有關人員重新整合和優化設立二級機構,將供電所的安全生產管理和營銷管理進行分離,各項任務落實到人。打破了原有農電工一人多崗,施工檢修、抄核收、故障搶修,什么都干,工作始終處在被動應付的狀態。專業化管理以后工作人員由組長統一調配,成立搶修服務組,專門負責低壓電力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流程,及時履行服務承諾。
4、機構調整與人員待遇的關系
實行專業化管理后,供電所的設置可以不按地域設置,合理地將供電所整合,整合后所長的人數以及農電工的人數必然會大幅下降。解決的辦法是供電所所長維持原有的待遇不變,但是在一定時間內不能達到工作標準的調整到其他的崗位,被淘汰的農電工給予一次性的經濟補償等。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鼓勵農電工通過自學、函授等途徑,接受高等學歷教育,努力提升文化層次。放開農電員工上升通道,優秀農電員工可提拔到農電管理崗位。
三、抓住四個環節
1、健全崗位體系2依據供電部門的特點,合理界定安全生產、營銷服務職責,做到職能不交叉、不重復。將供電所的安全管理、設備運行管理、電費抄、核、收以及計量管理等分別納入企業安全管理體系、生產管理體系和營銷管理體系,各職能部門要按專業分工加強對供電所的專業指導和監督,促進供電所不斷提高專業管理水平。按照部門、單位、崗位的工作職能,做到職責清晰、責權分明、相互銜接、相互制約,從而建立完善的、操作性強的崗位體系。
2、優化工作流程
根據農電企業的工作內容和信息化的內在規律,科學設計流程,把縱向的層級審批控制轉變為橫向的流程控制,使流程簡捷、順暢、高效,并以流程為導向,對整個業務進行系統梳理整合,簡化優化,形成環環相扣的工作流程,做到事前能預警、事中能控制、事后能監督。
3、完善配套措施
在實施專業化管理的同時,要完善相應的管理措施,如基礎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營銷管理。健全農電管理網絡,落實安全規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識,加強供電所安全管理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力度。規范營業檔案,開展專業分析,提高農電營銷管理水平。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全面推行預算管理,加強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嚴格執行電價政策,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嚴肅財經紀律,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能力。
4、建立績效考核
考核是檢驗專業化管理目標實現過程的重要手段??己吮仨毶钊氲椒椒矫婷妫|及到每個環節,要制訂安全、設備管理、線損、電費回收、優質服務、行風建設等方面的考核辦法。內容要具體、便于操作和考核。考核結果要與個人收入、能級評定、評先評優、職務升遷掛鉤,做到獎懲分明。供電所的工作要達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任、處處有監督,從粗放式、松散式管理向集約化、專業化管理方式轉變。
通過對農電進行專業化管理,可以推動農電經營業績、安全狀況、服務水平、人員素質的全面進步,更好地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
江西吉安供電公司萬偉周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