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詢價采購交流

時間:2022-10-06 04:21:00

導語:藥品詢價采購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品詢價采購交流

**地處鄂西南,人口21萬,是少數民族山區縣,也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雖然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但由于全縣衛生事業基礎差、底子薄,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不高、藥品價格虛高等原因,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仍比較突出。**年年底,我們抓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大好機遇,在縣監察局的指導下,縣招投標中心、藥監局、物價局等部門通力配合,配套啟動了藥品詢價采購。兩年來,全縣藥品的采購價均比市級招標采購價下降25%左右,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

一、藥品詢價采購產生的背景

**年以前,我縣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基本上是各自為政,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存在不少弊端。一是采購質量不能保證。據統計,**年以前給全縣醫療機構供貨的醫藥公司多達幾十家,由于經營規模、倉儲條件、管理方式、經營理念等不同,各醫藥公司藥品供貨質量存在很大差異,特別是一些個體藥販根本談不上對藥品質量的保證。有些醫療機構由于警惕性不高,從一些不具資質的個體藥販手中購進假藥、劣藥,給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二是藥品采購價格懸殊。同一種藥品在不同的醫療機構價格相差懸殊,有的藥品價格相差十多倍甚至數十倍。如抗菌素頭孢派酮針劑(1g)最低售價2元多,最高售價30多元。最常用的青霉素(160萬單位)最低售價0.8元,最高售價達1.6元。不合理的價格加重了人民群眾的負擔。三是為不正之風的滋生提供了溫床。無序的市場競爭,醫藥公司、醫藥代表或個體藥販為了能使自己的藥品銷售出去,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主管藥品購銷的人員進行公關,一些利欲熏心的管理人員被拉下水。前些年,我縣就有2人因此受到紀檢監察機關的查處。

**年底,我縣被確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德政工程,如果不對藥品采購進行改革,采取措施強力扭轉藥品市場的混亂局面,降低藥品價格,老百姓就得不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不能健康發展。

二、藥品詢價采購的基本做法

詢價采購是政府實行招標采購的一個重要形式,特點是操作簡單,適合以縣為單位組織實施,只要進行陽光操作,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就能取得滿意效果。

(一)健全機構,明確職責分工。首先成立了藥品詢價采購領導小組,下設采購組和監督組。采購組由縣招投標中心、縣衛生局組成,縣衛生局負責業務上的具體操作,縣招投標中心負責招投標的各個環節。監督組由縣監察局、縣藥監局、縣物價局組成。縣藥監局負責對投標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縣物價局對招標采購價進行審查確認,監察局負責領導協調和監督指導。

(二)規范程序,實行陽光采購。嚴格程序是確保藥品價格合理的關鍵,所有操作我們均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廣泛公示公告,盡量吸納更多的藥商參與競爭;嚴格資質審查,限制沒有實力不具備條件的公司參加;制定科學合理的競爭方案,保證現場操作公開透明。

詢價采購首先是確定中標單位。具體辦法是先確定藥品的標底價,該標底價是在省市藥品招標價的基礎上再下降20%,作為藥品招標的參考價。醫藥公司按招標藥品目錄逐一報價,詢價招標時由各醫藥公司現場提交不可更改的電子光盤和紙質報價資料。在領導小組和監督組的監督下,由詢價小組現場在各醫藥公司提供的價格目錄中選取100種藥品價格與事先設定的標底價進行比對,比值越低說明報價越合理。例如在招標過程中,安徽一家醫藥公司將冷門品種的價格報低,而將臨床上常用品種的價格報高,雖然總的綜合報價排名在前,但報價綜合比值排到最后,因而被淘汰出局。在投標公司中取藥品價格比值最低的前5名作為中標單位,第6、7名投標公司作為替補單位,如果前5名中標單位中因故退出或違規操作被淘汰的,則由替補單位依次替補。

確定中標公司后,然后是確定藥品供貨價格。統一供貨價的確定是每一種藥品都取5家中標公司中報價最合理的價格為統一供貨價,其他4家都必須執行這一價格。招標價格確定后報物價局審核,確定全縣統一的采購價和零售價并進行公示。如果前5家中標公司中有放棄中標結果的,價格確定時由替補進來的公司和其他中標公司的報價進行比對,選擇最合理的價格;若出現公司違規操作被淘汰的,替補進來的公司執行原確定的統一供貨價。

(三)強化管理,規范購銷秩序。為了強化管理,規范購銷秩序,縣衛生局采取了藥品“三統一”管理辦法。一是統一供貨渠道。各鄉村醫療機構都必須在5家中標公司采購藥品,不得在非中標公司購藥,否則取消合作醫療定點資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各藥品中標公司享有平等的供貨權利,各鄉鎮衛生院不得以行政手段指定所屬醫療機構只在一家或兩家供貨公司采購,各鄉鎮衛生院也不得從中收取任何費用。二是統一藥品價格。各醫療機構在5家供貨公司中的采購價均為招標確定的統一供貨價。零售價為采購價的基礎上順加15%。不論是在鄉鎮衛生院,還是在邊遠的村衛生室,同一品種藥品的零售價格全縣完全一樣。三是統一上墻公示。縣衛生局統一印制了藥品零售價格公示表,在全縣所有鄉村醫療機構和村委會上墻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為了規范購銷秩序,保證全縣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用上質優價廉的放心藥,我們還對藥品的配送、付款等作出了具體的管理規定。一是實行集中采購。每月初,各村衛生室編制藥品采購計劃報鄉鎮衛生院匯總后分送各醫藥公司,醫藥公司按照采購計劃直接將藥品配送到鄉鎮衛生院和各中心衛生室,盡量延伸到交通方便的其他村衛生室或醫務室,由各接貨單位負責藥品質量、價格和數量的驗收。二是規定配送要求。藥品中標公司的供貨率必須達到90%以上,供貨量必須達到100%,報送藥品采購計劃后5個工作日內必須到貨,特需用藥必須在24小時內到貨。醫藥公司必須按協議規定的要求配送,擅自抬高藥品供應價格的,付款時扣減漲價部分,并直接淘汰出局。凡是藥品成分相同但商品名稱不同的,在同一質量前提下嚴格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則進行采購。

三是規定付款辦法。藥品付款采取“送二結一”的辦法,即送第二次貨結第一次貨物的款項,壓款不得超過兩個月。村衛生室惡意拖欠藥品貨款的,取消該衛生室的合作醫療定點;鄉鎮衛生院惡意拖欠藥品貨款的,由衛生局從下撥的事業經費中扣減后支付醫藥公司。

三、藥品詢價采購收到的實效

推行藥品統一集中詢價采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使老百姓吃上了質優價廉的放心藥,也防范了藥品購銷領域中的不正之風,還保障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順利實施。

(一)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2006年,通過集中統一詢價采購,**縣藥品的采購價格在原來采購價的基礎上大幅下降,與宜昌市的藥品招標價相比下降了26.2%。2007年集中招標后,與湖北省藥品掛網招標價相比下降了24.1%。有些常用藥品價格下降達60%以上。2006年8月國家對99種抗生素價格作了調整,平均降價30%,在這次國家對99種抗生素大幅降價后,我們的招標價仍然遠遠低于這次降價后的價格,如80萬單位青霉素國家降價后零售價格為每支0.92元,而我們的招標零售價僅為0.43元;40mg*100片的慶大霉素片國家降價后零售價格為每瓶12.00元,招標零售價僅為4.80元。以全縣最低采購量測算,全年讓利于民360多萬元。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大大減輕了人民群眾的就醫負擔。

(二)規范藥品采購,藥品質量得到保證。通過統一集中詢價采購,采購渠道得到了統一和規范。藥品供貨公司由原來的二十多家縮減到五家,管理的面小了,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強,藥品采購渠道雜亂、藥品質量差、藥品價格混亂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確定的五家公司都是經過GSP認證的企業,也是本地信譽好、實力強的藥品經營企業,藥品質量有了保證,廣大農民吃上了放心藥。

(三)保障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順利實施。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水平還不高,資金總量還不大,抗風險能力還不強。藥品價格的下降,一方面可以讓參合農民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得到實惠,另一方面又可減少合作醫療基金的支出,降低合作醫療基金風險,提高合作醫療基金的使用效益。2006年,全縣僅鄉鎮衛生院藥品收入與**年相比同期減少120多萬元,減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60多萬元。

(四)遏制了藥品購銷領域中的不正之風。通過統一集中詢價采購,當場確定中標單位,按照規定的程序確定藥品價格,陽光操作,公開透明,規范了程序,限制了暗箱操作,砍掉了藥品的虛高價格,鏟除了滋生腐敗的土壤,凈化了藥品購銷的環境。一位藥品經營企業的負責人說:“現在我們給**供貨,雖然只有微薄的利潤,但程序簡單,操作規范,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開支”。

(五)醫療機構得到了健康發展。藥品集中詢價采購之初,不少醫療單位心存疑慮。藥價的下降,藥品利潤更薄,有些醫療單位擔心會影響業務收入。我們認為,衛生工作應該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做到利為民所謀,才會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我們相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不斷深入和人們健康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業務收入下降只是暫時的。2006年,我們對全縣庫存的藥品全部進行調價處理,調減金額達15萬多元,強力推進集中詢價采購。實施兩年來,全縣病人就診量大幅攀升,同期相比,今年全縣各醫療機構的業務總收入增加30%以上。醫療機構的收入結構日趨合理,藥品收入占業務總收入的比例明顯下降,“以藥養醫”的情況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