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辦復雜案件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13 05:09:00

導語:查辦復雜案件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查辦復雜案件經驗交流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結合近幾年的紀檢監察工作實踐,我認為影響當前查辦復雜案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多元化。從近幾年的辦案實踐看,一些違法違紀案件由個體向群體發展,窩案、串案、案中案明顯增多,且呈現多發性、交叉性和團伙性等特點。違紀人員有的熟知政策和法律,在政策和法律的邊緣找空子鉆;有的身居要害部門,在體制、管理漏洞上做文章;有的披著合法的外衣,卻干著腐敗的勾當,這些都給案件的調查、取證帶來了很大困難。

二、手段智能化。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腐敗分子的作案手段更加隱蔽化、智能化。他們利用信用卡、電腦、網絡等科技工具作案,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洞不鉆。現在即使是一些普通案件,其作案的手段也非常高明,更加狡猾和復雜,用老辦法查案將難以應付。

三、阻力人情化。現在,紀檢監察干部幾乎每查處一起案件,都有人說情干擾。有的是老同學、老朋友、老鄉講情;有的是自己的親屬為別人求情;有的是上級領導打招呼,這些紛至沓來的各種人際關系,往往會使查辦的案件“擱淺”或“流產”,影響了正常辦案。

四、專業辦案人員少。一方面,由于機構改革,紀檢監察機關整體辦案力量相對不足,不能保證辦案需要。另一方面,專業辦案人員不夠,現在有不少案件涉及金融證券、網絡、房地產、期貨市場、工程發包等領域,對這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真正懂行的辦案人員很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辦案工作的開展。

為此,我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加以解決:

一、講究策略,提高辦案成效

要成功地突破案件,必須加強領導,周密安排,講究策略。否則,因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案件查辦工作。因此,在案件查辦過程中,應重點抓好以下三個環節:一是組織實施上要突出全局性。對于大案要案,紀委書記要做到親自安排、調度和協調,副書記要親自帶隊組織辦案,形成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同時,要定領導、定人員、定時間、定任務,一包到底。二是方案制定上要體現周密性。在掌握了案件的線索之后,如何組織案件的具體查處工作,必須有一個清晰而周密的方案。要針對案件線索中涉及的問題,擬好調查提綱,把可能遇到的問題盡量考慮周全,做到有備無患,以適應突發情況的需要。配備辦案人員,應根據案件的類型、涉及的專業知識,以及復雜與簡單的程序來配備。要找準查辦案件的突破口,對需要查清哪些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可能遇到哪些問題都要制定一個詳細的預案,確保辦一個、成一個。三是方法運用上要講究策略性。一個案件能否最終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查辦工作的方法策略。只有方法策略對路,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在具體工作中應做到突出三個字。一是“快”。確定案件線索后,為避免違法違紀者串供、訂立攻守周盟、轉移贓款贓物,就必須加快辦案進度。二是“活”。在具體工作中,要因人因案而異,巧妙選擇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突破口,抓住關鍵人和關鍵問題,實施重點突破。在取得充分證據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突擊審問作案人,用確鑿的證據摧毀其僥幸心理,最終促使整個案件的有效查辦。三是“用”。要充分運用《行政監察法》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條例》等賦予的權限辦案。首先要嚴格用好“兩規”措施,提高成案率。對一些重要案件的涉案人員,一旦掌握確鑿證據,按規定程序報批后,要迅速采取“兩規”措施,防止串供、毀證。其次要用好封賬權。對一些比較復雜的案件,采取先封后查的措施,從財務賬目中尋找線索,既可以有效地防止財務人員作弊甚至毀賬等事情的發生,又為深入調查案件打下基礎。再次要用好建議停職檢查權。一些擔任領導職務和掌握實權的涉案人員,他們利用關系對抗查處的手段很多,致使調查工作難以進行。在掌握確鑿證據的基礎上,調查組應當即提出建議,以減少辦案阻力。

二、加強協調,形成辦案合力

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工作中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空間越來越廣,這就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組織協調的職能優勢,加大部門協同辦案的職能優勢,加大部門協同辦案力度,形成辦案合力。一方面,在紀檢監察機關內部,辦案人員在突破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案情需要,請審理人員提前介入,將審理行為前移到調查環節,這對于準確認定案件性質、快速審結案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處明顯觸犯刑律的案件時,要及時通報司法機關,并在案件基本查清時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司法機關要及時把查辦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及不夠追究刑事責任但已構成違紀的案件移交過來,追究其黨紀、政紀處分。在查辦一些重大案件時,紀委一定要搞好組織協調,將紀檢監察機關、經濟監督部門的人力、信息、職能、手段等資源組織起來,綜合運用,形成整體合力。這樣,不但有利于解決紀檢監察機關辦案力量不足的問題,克服在查案件中存在的“條塊分離”傾向,而且有利于一些復雜案件的快查快結。(周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