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干部隊伍現狀思考

時間:2022-10-13 05:21:00

導語:村級干部隊伍現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干部隊伍現狀思考

**鄉**年完成村組合并,由原來的8個村合并為現在5個行政村。合并以來,村干部人數減少了,村集體經濟負擔減輕了,但村干部隊伍仍存在一些問題。近日,通過對村干部和廣大農牧民群眾進行走訪調查,發現我鄉村隊干部現狀令人堪憂。

一、村級干部隊伍現狀

一是年齡結構老化,影響了農村工作的推進速度。我鄉5個行政村27名在職在冊的村干部,年齡40歲以下的只有11名,30歲以下的也僅有4名。可以看出,我鄉村級干部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工作精力不能保證,難以應對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維護穩定、經濟發展等復雜而繁重的農村工作。實踐表明,村級干部平均年齡越大的村,各項工作的推進也就越滯后。二是思想狀態有起伏,影響了干部隊伍的相對穩定。有相當一部分村干部對農村的發展缺乏信心,思想上悲觀壓頭,存在著等、靠、要的心理。特別是近幾年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但村集體經濟卻難增長,村財政包袱過重,各方面矛盾日益集中等新情況、新問題的凸現,部分村干部很難適應,認為農村工作沒有干頭,思遷不思變,想方設法顧自己。三是創新意識不強,影響了工作難點的有效突破。在走訪5個村共60名不同層次的調查對象中有32人認為現在仍有部分村干部思想觀念不能與時俱進,習慣于用計劃經濟眼光觀察問題,用狹隘封閉的思想思考問題,用傳統的經驗方法判斷問題,對新事物、新情況、新問題反映遲鈍,不善研究新情況,不愿學習新本領,不會開闊新思路,如在結構調整、招商引資、盤活資產、一事一議等方面,錯失了不少發展良機。四是團結協作不力,影響了班子合力的整體發揮。有個別村的村干部各自為政,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有的甚至“糾合”自己的一套人馬,鬧不團結,嚴重影響了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

二、對現狀的分析

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農村實際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缺乏村干部的經常性教育,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滯后。提高干部隊伍素質,重在教育管理。社會在變革,時代在進步,過去我們鄉過于注重經濟建設,對干部的教育管理強調多,落實少,制度多,執行少。盡管近幾年來,在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中開展了“四觀”教育、“三個代表”、“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學教活動,推出了“三級聯創”、“鞏乃斯先鋒工程”,創建“星級化鄉鎮、村隊”等主題活動,但由于少數村結合實際不夠,長期堅持不夠,效果并不是很好,打了不少折扣。二是干部待遇缺乏保障機制。村干部待遇不平衡,總的來說普遍偏低。農村稅費改革后,規范了農村經濟秩序,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同時也減少了鄉村兩級的經濟來源。特別是近幾年來,農村經濟發展機遇多但困難也多,農民的納稅意識薄弱,自主建設新農村的認識不足,村干部除了轉移支付的基本工資勉強到位外,其他政策性、激勵型的補助大多數難以實施、兌現,部分村干部不但領不到工資,還要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完成村級的建設任務,心中有了怨氣。三是人才培養缺乏激勵機制。當前,農村勞務輸出人員越來越多,廣大農村青年紛紛外出打工、經商,以我鄉為例,**年僅外出務工人員就達到了4000余人次,其中常年在外打工的青壯年就有1200余人,在家的大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一些考上大學的優秀青年大多畢業后不愿再回到農村,加上村級干部工作壓力大,待遇低,在家有能力的青年農民也不愿意當村干部,導致村級干部隊伍出現斷層,特別是一部分村“兩委”的班子換屆調整,換來調去,還是原班人馬,很難推出有發展潛力的“新人”。四是針對村干部的輿論環境存在不良傾向。農村基層工作難做,究其原因,除了少數群眾無理取鬧、拒不執行上級政策決定外,針對村干部特別的輿論環境對開展農村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段時間以來,輿論工具對鄉村干部形象的報道有失偏頗,對村干部負面報道多,正面報道少,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特別是稅費改革后,統籌提留沒有了,農業稅免除了,但很多群眾卻一下子跳到了村干部的對立面“民主決策,換屆才去;一事一議,分地才去”,集體意識蕩然無存。

三、方法對策

1、切實加強教育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經常性教育管理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對村干部,一是要定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法規教育,堅定理想信念,讓他們看到農村的發展前景,增強農村工作的信心。二是要定期進行技能培訓。對村干部,要加強政策法規、經營管理、企業生產、實用技術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建立學習型黨支部,形成“人人學習,事事學習”的工作格局。同時,對鄉村干部的工作要細化責任,硬化措施,實行績酬掛鉤,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心。

2、想方設法消赤減債。化解鄉村債務包袱是解決鄉村干部悲觀壓頭、精神不振的有效途徑。上級要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幫助鄉村兩級理清經濟關系,消除財政赤字。鄉村兩級自身也要開源節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經濟實力,用發展來消赤減債。

3、積極落實干部待遇。干部待遇是關系干部切身利益的問題。對于鄉鎮干部來說,除了要按時足額發放政策性補助外,還要為其積極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調動工作積極性。對村級干部來說,除工資落實到位外,還要建立待遇保障制度,上級按比例拿一部分資金,用于村干部的養老保險。另外,要在強調鄉村干部責任的同時,適當為他們提供便利,如在子女上學、參軍或應聘工作方面,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一定的優先條件。

4、拓寬干部選拔視野。農村基層干部要不斷吐故納新,特別要注重后備黨員干部的培養,選拔有文化、有能力、年富力強的青年進行培養,把他們培養成黨員,培養成鄉村干部。鄉鎮干部除了從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選國家公務員外,還應加大力度從有突出貢獻的村干部中選,既可以選出實用性的本土干部人才,又可以激勵更多的農村青年加入到鄉村干部隊伍中去,使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不斷充滿生機,戰斗力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