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效能投訴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14 09:45:00
導語:拓展效能投訴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縣開展“評干部作風、評機關效能、創滿意單位”(簡稱“兩評一創”)活動以來,始終堅持把行政效能投訴工作作為強化行政監察、促進依法行政、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措施來抓,按照“反應快速、程序規范、查處有力”的要求,在推進中完善,在發展中規范,使效能投訴工作不斷深化。
一、在投訴受理機制上,從一家獨撐向上下聯動拓展
該縣從三個方面入手,逐步在全縣范圍內構建起了縱橫交錯、上下聯動的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制。一是健全機構。專門成立了縣效能監察投訴中心,與縣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合署辦公,各鄉鎮也都建立了處理行政效能投訴投訴的專門機構,縣直各行政機關和單位都明確了承辦部門和人員。三是明確職責。該縣明確規定,各級和部門的效能投訴處理工作機構的職責為受理投訴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關行政效率、工作作風等情況的投訴;對屬于受理范圍的投訴進行處理;對下級投訴處理工作進行督查和指導。三是加強考核。嚴格對各單位投訴處理工作進行考核,并將效能投訴工作考核成績納入全縣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之中,與單位年度評先創優掛鉤。
二、在投訴工作運轉上,從疲于應付向規范有序拓展
該縣注意從建章立制入手,先后制定了六項制度,有序規范了投訴工作運轉。該縣對行政效能投訴的受理范圍、辦理程序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較好地規范了工作職責和辦事程序。今年制定了《**縣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目標管理考評辦法》,對各鄉鎮效能建設考核的范圍、考核的內容及分值劃分、考核工作的實施及考核結果的運用都作了明確規定。同時,印發了《**縣機關效能建設督查工作實施細則》,重點查處和曝光機關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效率不高等投訴案件,并對84個考評單位開展形象測評活動,有力地提升了各單位的整體形象。
三、在投訴受理方式上,從單一渠道向多條渠道拓展
該縣不斷創新投訴受理方式,實現了多渠道受理投訴。一是暗訪。該縣采取全程跟隨群眾辦理業務等方式,堅持不定期對窗口單位進行暗訪。二是電話征詢意見。該縣從各類企業中選出50家骨干企業,定期打電話征求意見,對他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督促有關部門解決。三是設立網上投訴信箱。該縣設立了網上投訴信箱,群眾有問題可以直接登錄信箱進行投訴。四是登門走訪。今年對全縣正在注冊過程中的企業、正在申辦或在建項目的企業進行了走訪,對他們反映的問題,及時督促有關部門進行了整改和辦理。
四、在投訴處理力度上,從注重“解決事”向“解決事”與“查處人”相結合拓展
該縣堅持統籌兼顧,把“解決事”與“查處人”結合起來。在“解決事”上,主要把握了兩個環節:一是快辦。對群眾的投訴,都本著先解決問題后追究責任的原則,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辦理。二是堵源。每一起案件,我們并不是一查了之,而是注意舉一反三,幫助有關單位總結教訓,深刻剖析原因,完善有關制度規定。
在“處理人”上,主要把握了三個環節:一是真查。特別對嚴重影響行政效能和危害發展環境的問題,我們都緊抓不放,一查到底。二是嚴處。對涉及的責任人員嚴格執紀,堅決依據《紀律處分條例》、《行政監察法》和《吉安市優化發展環境獎懲暫行辦法》等規定,給予嚴肅處理。三是曝光。對典型案例進行通報,或通過媒體曝光。20**年以來,該縣查處了林業局洋門林政稽查隊擅自上路執法導致與企業主打架和工商局寮塘分局擅自扣押企業財物事件,在全縣起到了明顯的教育和威懾效果,全縣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 上一篇:建立效能投訴受理交流
- 下一篇:便民服務中心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