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指導思想思考
時間:2022-10-17 11:31:00
導語:和諧社會指導思想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可以從以下四個層次來理解和把握:
第一個層次是根本的指導方針,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這“三個堅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根本的要求。
第二個層次是總體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六個方面緊密聯系、相互作用,體現了民主與法制的統一、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
第三個層次是工作重點,即“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從當前的實際來看,就是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
第四個層次是工作導向,即“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社會要和諧,根本地取決于兩條:一是要“把蛋糕做大”。這就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二是要“把蛋糕分好”。這就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堅持取締非法收入,促進共同富裕,才能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從根本上維護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