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國家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20 01:44:00

導語:創新型國家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型國家經驗交流

中國的經濟改革走到今天,正逼近一個拐點,接下來的10到20年,對于中國至關重要,創新型國家建設成功,中國就可以上一個臺階,前景也將豁然開朗,而滯留在現在的平臺,有可能陷于原有優勢消失殆盡而新的優勢無法確立的困境。時勢造英雄,民族前行的意志把“鳥巢一代”推上了歷史的關口。

“鳥巢一代”以其年齡優勢,比任何一代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都具有更為關鍵的意義,但他們能否擔當,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既涉及他們自身的素質,更取決于宏觀的體制條件。

就其自身素質來說,“鳥巢一代”成長于改革開放之后的時代,從一出生就分享了經濟發展的成果,良好的生活條件不但賦予了他們健康的體格和聰敏的頭腦,更使他們擺脫了經濟窘迫可能造成的體驗貧乏、視野逼仄和選擇單一,一定程度的“有閑”,不用考慮生計的瀟灑,讓“鳥巢一代”較之以往任何一代都更“輸得起”,更愿意冒險,而這恰恰是創新和創業所必不可少的。

“鳥巢一代”要擔當起創新創業的重任,內在素質只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他們能否成為創新創業的一代,中國能否在這一代人的時間里建成創新型國家,還需要一系列宏觀的體制條件。否則,“鳥巢一代”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小打小鬧,成不了大格局。完全可以說,必先有創新型國家的大框架,然后才有“鳥巢一代”在這個框架內擔當創新創業大任的可能。

“鳥巢一代”已經走出基礎教育階段,應試教育不管對他們有何影響,已成過去。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從大一本科生到博士生,整整10年的高等教育時間流程,正好覆蓋“鳥巢一代”整個一代。中國的大學正轉向更多地關注社會需求,更強調創造創新,這將為“鳥巢一代”提供更多的空間,激發他們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促成他們的創造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戰場之一在基礎研究領域。從今年開始,“鳥巢一代”將成規模地進入學術研究領域,他們需要一個積累過程,才能最終站在巨人的肩上,攀上科技和其他文化事業的高峰。面對當今創新創意年齡普遍提前的現實,在前沿課題的探索上,在尖端項目的攻關上,在重大作品的創作上,“鳥巢一代”將獲得越來越平等的待遇,讓他們放飛自己的想象力。

創新型國家必須實行有利于創新的產業政策。當今世界,創新的直接動力和持續支撐首先來自市場,雖然市場有風險,“鳥巢一代”也愿意冒險,但必須看到創新的回報可能,隨著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不必要的行政壟斷被打破,過度使用自然資源受到明確限制,創新者的熱情將持續增長,他們的成果將對國家創新目標的實現做出更多的貢獻。

創新型國家必定同時是一個鼓勵創業的國家?!皩帪殡u首,不為牛后”是“鳥巢一代”的普遍心態,無論仍為在校學生還是已經進入職場,他們都不乏創業熱情,在社會風險投資機制逐步成熟之后,“鳥巢一代”的創新成果將像有生命力的種子那樣,在合適的創業土壤中發芽生長,并反過來促進創新的普及。

創新型國家必定是幾代人之間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尊重的國家。在現實生活中,“鳥巢一代”執意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但上輩人仍然掌握著各種社會資源包括權力、資金和話語,“鳥巢一代”需要一定的體制條件,而體制的設計和制造者又主要是上輩人,盡管如此,在共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指引下,兩代人相互之間將會有更多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鳥巢一代”的精力和智慧可以更多地運用于創新創業。

30年的改革造就了今天的中國,造就了中華民族全新的存在,也造就了今天“鳥巢一代”及其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素質結構。依托良好的體制條件,由他們擔當起創新型國家的重任,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