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隊思想政治地位思考
時間:2022-11-16 05:35:00
導語:運動隊思想政治地位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得到加強和取得實效,在于掌握運動員思想活動的規律,抓住思想活動的上流,有說服力的回答和解決現實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72頁)
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專業訓練的運動員,自然會產生和形成主流價值取向,這就是“爭冠軍,奪金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為基礎的價值目標體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層次。理想教育主要是指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教育,以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愛國主義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認識和圍繞理想教育進行思想政治王作,就會產生感染力和取得實效。本文粗淺地從幾個方面論證理想教育在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任何一名運動員,都是懷著一種美好的憧憬和熱切的企盼步入運動隊的,都有著強烈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并立志要爭上游,當冠軍,奪金牌。剔除情結中政治的、經濟的、功利性的因素,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表述即為“我要出成績,當冠軍”從我省運動員隊伍目前的現實思想狀況來看,應當說,這種樸素而自然的情感是運動員隊伍的思想主流。“我要出成績,當冠軍”的思想烙印深深地銘刻在運動員們的腦海,甚至到他(她)退役后仍然強烈地影響其人生旅程的方向和道路。“我要出成績,當冠軍”是種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情感表現。認清和抓住了“我要出成績,當冠軍”這個運動員隊伍的思想主流,就是抓住了運動員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因此,筆者認為,運動員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極其重要的就是抓住理想教育這個環節,就是要緊密圍繞“我要出成績當冠軍”的思想主流,深入細致地開展和進行有效的理想教育。這種主流思想為內容的理想教育是運動員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運動員隊伍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二)
理想教育首先要重視價值觀的教育。
拿破侖有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可以說“不想當冠軍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人的內心深處與生俱來有種英雄情結,運動員誰都想當全運、奧運英雄,而不愿做運動隊的匆匆過客。社會只承認成功者,人生價值的體現就是人生成就。沒有成就就體現不出價值。所以,理想教育強調價值觀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成就感的教育。高爾基曾說過:“一個給自己規定的目標愈是宏偉,他就愈有力量”,理想教育要使每個運動員明白這樣的道理:運動員的價值和成就就表現在“爭上游,當冠軍,拿金牌!”。理想教育的主體是價值觀的教育。運動員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教與學、練與賽、苦與樂等矛盾,從而產生實現理想目標的動力。必須強調,運動員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運動員們把個人價值的體現、個人理想的實現同祖國的榮譽:民族的振興結合起來。因此,讓運動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強烈的成就感就是理想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段名言:“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這樣他就可以自豪地說,我把一生都獻給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共產主義。”這是對理想教育的最好詮釋。
(三)
理想教育尤其要重視挫折感的教育。
運動員從事的職業是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特殊職業。其它職業都是以外界事物作為工作對象。譬如說農民種田,工人造機器,科學家創造科研成果等,唯獨運動員是以自己作為工作對象,即在某個特定的運動項目上,不斷地訓練,提高自身體能、機能,發掘自身的潛質,挑戰人類生理、心理的極限,這是何等自豪而充滿艱辛的職業i領獎臺上是金牌、鮮花,但通往領獎臺的道路卻是傷痛和汗水甚至是鮮血,競技體育的殘酷性就在于競爭性強,人人都想當冠軍,但冠軍只有一個,人人都想拿獎牌,但獎牌只有三個,人人要爭上流,但上游只是少數。因此,挫折惑教育的目的是要讓運動員懂得:
1.“失敗是成功之母”,“自古英雄多磨難”。運動員特別要經得起失敗和挫折的考驗,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續戰斗才有可能達到光輝的頂點;
2.每個運動員都有機會去實現你的金牌夢,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只能是個夢難圓的結局!要有接受希望之夢破滅的心理準備;
3.獎牌屬于智者、強者,但得不到獎牌,并不等于你是愚者、弱者。作為個體,你挑戰了自身的極限,你是勇敢者!而勇敢是英雄的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說,你是個英雄;
4.戰勝對手首先要戰勝自己,要有堅定的自信心和百拆不撓的精神,成功的運動員都是從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過程中勇敢地走過來的;
5.學會和掌握戰勝對手的技巧和絕招,要有克敵制勝的技術特點。訓練上要有狠氣,比賽中要有殺氣。失敗了不泄氣,取勝了不驕氣;
6.運動員是青春的職業,只是漫長人生道路上的一段短暫的行程,實現不了運動場上的冠軍夢,你仍舊可以成為未來生活中的強者。
(四)
理想教育特別要加強道德觀的教育。
從目前我省運動員隊伍的年齡結構來看,主體是12—18歲的少年、青年,這個群體的價值觀、人生觀正處于萌生、形成過程的階段,具有無主意識強、被動接受快的心理特征,可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來形容他們的可塑性。因此,用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觀念教育他們,用共產主義的高尚情操引導他們,既是運動員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理想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江總書記最近提出“以德治國”的方針,國之基礎在于民,它既為運動員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理想教育要加強道德觀的教育提出緊迫性和現實性的問題。根據青少年運動員形象思維處于強勢,抽象思維處于弱勢,思想認知表現為對感性的、直觀的事物較易接受的心理特征,筆者認為,進行道德觀教育的時候,要盡量避免抽象的、空洞的說教,宜采用明白的、直觀的方法用以引導和養成。就筆者的工作經歷,結合道德觀教育提出“六學會”,即學會做人,學會練賽,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創造。之所以提出“六學會”,正如本文中提到的運動員退役后仍需面臨新的社會環境和社會生活。真正做到“六學會”這是他們運動生涯所累積起來的精神財富中最有份量的內容。
(五)
理想教育還要掌握針對性原則。
根據國家奧運戰略的統一部署,我省確定的重點項目是女、小、輕、巧、水。仔細分析,象跳水、射擊、舉重、體操這些項目共同特征表現為單個性的分散性,即運動員都是作為個體單獨訓練,獨立比賽,而運動員的選材根據運動項目的需要,大多要求性格內向、文靜(例如射擊)、甚至內心深處有某種孤獨感(例如田徑和跳水)。這些不同類型的性格特征,運動員在役期間要提高全面實力,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逐步取得事業的成功;在退役后要迅速適應新的工作、生活環境的要求,在這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心理障礙。因此,筆者認為,根據我省運動項目的特點,要按項目選擇理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按集體和單項選擇理想教育的內容和活動形式。在理想教育中掌握和運用針對性原則時,作為集體項目而言,要加強對運動員集體主義精神,團體精神的培養。作為單項而言,要加強運動員性格特征中活潑、外向因素的養成。
此外,運用針對性原則要根據運動員單獨比賽的特點,突出培養把握機遇的能力,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該出成績的時候出不了,功虧一潰的現象在我省運動員的比賽實踐中不乏鮮例。舉重王煥兵、射擊文芝芳、跳水熊倪都有機遇和條件實現我省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但先后由于個人表現、心理素質不穩、裁判傾向因素而與金牌無緣。體操陸莉把握機遇,成功圓了奧運金牌夢,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跳水熊倪從漢城奧運會挫折到亞特蘭大奧運會奪金,從喪失信心,企圖告別體壇到悉尼奧運會再創輝煌也是極好的說明。這些從正反兩方面提醒我們對運動員把握機遇能力培養重要性的認識。
(六)
綜上所述,理想教育是以價值觀、道德觀、意志品質教育為內涵的,以取得優異的體育競技成績和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目的適應現階段運動員隊伍思想狀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方法。筆者認為,圍繞運動員隊伍的主流思想,進行理想教育的方法是:
1.正面灌輸,潛移默化,不搞立竿見影;
2.平等相待,以情動人,不以教育者自居;
3.細水長流,曉之以理,不搞你說我服;
4.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不搞千篇一律;
5.表揚為主,榜樣引路,不搞無效果處罰;
6.形式多樣,寓教于樂,不搞空洞說教;
7.言傳身教,作出表率,不能言行不一。
實踐證明,對于理想教育這塊陣地,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如果不去占領,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思想必然會去占領。江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突出加強理想教育。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在這“四有”里面,理想是擺在第一位的。理想是人們的精神支柱。有了革命理想,就會自覺地運用道德和紀律約束自己,才能不斷攀登運動技術水平的高峰。重視和經常在運動隊中進行理想教育,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會造就——個人材輩出和捷報頻傳的良好勢頭,就會為我省體育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地基礎。
- 上一篇:動隊思想政治培育運動員思考
- 下一篇:體育尖子運動員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