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交流
時間:2022-11-25 02:35: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指引我們又快又好地發展生產、實現共同富裕,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必須貫穿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時代所需,形勢所迫,民意所盼,黨心所向。
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認真總結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深入分析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發展大勢,充分吸收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提出的關于發展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觀點。它科學地回答了我國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發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其本質是以人為本,目的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謀發展、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價值追求,也是我們黨的最高執政理念。
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的三個基本點。全面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一方面,在優化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的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努力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的發展與自然的和諧,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努力實現從單純追求發展數量和當代人利益的傳統發展模式到注重發展質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
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是有機統一的整體。以人為本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追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和實現條件。“三個基本點”相互聯系,有機統一,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發展的科學軌道。堅持全面發展,必然要求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堅持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也必然要求發展的全面性。因此,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不僅要把握“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各自的內涵,而且要把握“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的有機統一,弄清楚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關系,加快發展與協調發展的關系,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關系,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等等。
深刻認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必然性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最鮮明的特點。在思想上弄清楚為什么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既是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意義重大。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是要又快又好地發展生產,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內容。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共同富裕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價值追求,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就要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共同富裕的方向。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五個統籌”都體現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必然結果。黨的思想路線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同時,國際環境和國內發展條件有了重大變化。在國際上,由于能源資源日趨緊張,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凸現,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步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在國內,由于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解決發展不全面、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緊迫;就業壓力依然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較多;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處理好社會利益關系的難度加大。在新的更高發展平臺上,必須解決好這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才能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必然要求我們黨在指導發展的理論上有新的概括,以解決前進中的新問題,科學發展觀正是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提出來的。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始終做到“三個代表”的必由之路。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怎樣才能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呢?實踐表明,不發展,不可能做到“三個代表”;發展不科學,也不可能做到“三個代表”。只有科學發展,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為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正確解決和處理不同利益矛盾和利益關系,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只有科學發展,才能真正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由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使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共同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在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半個多世紀里,我們有了巨大的發展,實現了人民生活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也遇到許多矛盾和困難,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有不少值得吸取的教訓。社會主義在實踐和探索中前進,黨的工作和理論能否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決定著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從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要求,把握規律,富于創造的生動寫照。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對“為什么發展和怎樣發展”問題的進一步回答,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需要有力的保障
“十一五”規劃《建議》指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和制度上形成更為有力的保障。”實現科學發展觀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統領,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創造各方面的條件。當前,特別要做到“三個著力”。
著力推進發展觀念的轉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發展思路,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多年來,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思想觀念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原因。推進發展觀念轉變,首先要解決好為什么發展、發展什么和怎樣發展的問題,使我們的發展觀念真正轉變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進一步克服在發展問題上存在的認識偏差。不能簡單地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經濟發展。長期以來,許多地方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和擴大數量上,而很少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應克服發展認識上的這種片面性,全面科學地認識發展。再次要充分認識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方面是資源的大量消耗帶來的發展危機,另一方面是我們不少人缺乏危機感,缺乏對節約資源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足夠認識,沒有長遠的戰略考慮。轉變發展觀念,就是要增強危機感,增強對節約資源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自覺認識。
著力完善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繼續深化改革,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是實現“統領”的重要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當前,通過深化改革,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就要以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體制、金融體制等改革為重點,努力實現四個目標:一是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有效機制;二是形成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體制機制;三是促進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四是形成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共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只有實現這些改革目標,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才能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實現多方面協調發展;也才能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目標。我們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特別是要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比如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問題、發展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和諧之基,有的是維護社會公正、協調社會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途徑,關系社會和諧,關系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關系國運興衰、百姓福祉,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我們黨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符合現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目標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愿望,是黨治國理政、富民興邦的行動綱領。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就能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 上一篇:黨的先進性本質特征心得
- 下一篇:經濟增長平穩發展交流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