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分類管理交流
時間:2022-11-27 02:17:00
導語:黨員分類管理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積極探索加強黨員隊伍管理的長效機制。根據黨員群體實際,采取“分類法”對黨員進行動態管理,有效的發揮了黨員作用,取得較好效果。
一是對在職黨員采取以崗評責,讓其立足崗位創優,在崗位上“紅”起來。每位在職黨員與所在支部簽訂黨員目標責任書,在要求共性任務的同時,根據每個黨員崗位性質的不同,突出個性。在行政單位黨員中廣泛開展“立足崗位作奉獻”、“爭做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等活動,在窗口服務單位和服務行業設立黨員先鋒崗,開展“優質服務看黨員”活動,在企業單位開展“黨員先鋒崗”和“黨員三帶頭”活動,即帶頭遵守廠紀廠規,帶頭向企業提合理化建議,帶頭保護職工合法利益。針對鎮(鄉)實際,開展“四創”活動,即分管工作創優、駐村工作創好、上級交辦的工作創先、工作的協調創新。在職黨員在做好自己崗位工作的同時,每位黨員結對幫扶1戶以上的貧困戶,進村入戶做一件好事。新舟鎮群樂村委會副主任王明芳同志,從自己種植梨、花椒脫貧至富的實際經歷出發,從做大做好花椒產業做文章,走村竄戶、發動宣傳,并訂購花椒栽培技術書籍,幫助當地群眾栽培花椒1**多畝,全村種植花椒1****多株,帶動全村人均收入增長50元以上。接著又與村民聯戶辦起了花椒育苗基地,連續三年向社會出售優質花椒苗80多萬株。她心里時刻裝著群眾,為了村民盡快脫貧致富,向當地群眾無償提供花椒苗20余萬株,并為村民提供栽、培、施、剪等配套服務,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好評。
二是對無職黨員采取設崗創星,讓其無職變有責,在責任崗上“活”起來。在無職黨員中全面開展以“弘揚先進、貢獻在崗”為主題的“設崗創星”活動,把“黨員承諾制”貫穿始終。針對黨員的年齡、文化、素質、分布狀況及家庭情況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設置四大類10個崗位,采取黨員自選崗和組織配崗相結合。黨員的崗位職責、履崗情況以及考評結果通過村務(黨務)公開欄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將黨員履崗情況納入民主評議黨員內容,綜合評定每個黨員的年度考核等次。團溪鎮五龍村大羅壩村民組周全義,與患過精神分裂癥的張啟兵家結成對子,成了這個家的家長,帶張啟兵種植烤煙年收入達2萬元,糧食也夠吃了,人均純收入從原來的不足5**元上升到3**0元,還清了老債,修建了一幢價值5萬元的磚混結構平房。截止6月底,遵義縣在縣域內的8**0多名無職黨員已有近5**0名擁有了“崗位”,上崗黨員已開展政策宣傳14**0多人次,義務參加基礎設施修復勞動17**0多人次,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24**多個,提供致富信息近12**條,為群眾辦好事、解難題1793件。
三是對流動黨員采取按期定責,讓其“身流心不流”,在務工地“亮”起來。對分散流動到縣城境外的,有固定地點的掛靠到所在地黨組織,實行“一證一卡”(即流動黨員活動證和流動黨員管理卡)管理,將學習活動情況在“一證一卡”上詳細登記;對沒有固定地點,無法掛靠黨組織的每季度進行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匯報;對縣內的流動黨員,原則上不轉組織關系,實施跟蹤管理;對集中流動到縣外的,設立流動黨支部,由流動黨支部負責區域內黨員的學習管理,定期向家鄉所在地黨組織匯報情況。在對他們進行教育管理的同時,定期對他們提出工作要求,使他們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全縣有40多名務工有成黨員已返鄉創業,領辦企業近10個。
- 上一篇:區域黨建創新交流
- 下一篇:黨委書記領導方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