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交流
時間:2022-11-28 07:32:00
導語:民生工作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問題受到了上至中央、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關注。作為“管干部”的組織部門,如何把民生理念切實貫徹到今后的工作實踐當中,是組織部門未來工作前進的一個必然方向和值得深究的重點課題。
以民為本,加強組工干部的作風建設
加強作風建設是關注民生、重視民生、彰顯民生意識的一個重要前提,組織部門必須使自己真正地融入群眾的事業中去,把自己當成人民的一分子,“心系百姓,真情為民”。
應該堅持做到組織工作各項重要決策前先讓群眾這臺天平衡量衡量,決策中用群眾這桿公平秤權衡權衡,決策后讓群眾這把標尺度量度量,確保做到不利國計民生的板少拍、不拍,無益身心、有損群眾利益的事莫為,把民生意愿當作決策反饋的晴雨表。
作為一名充分自信的組工干部,除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能做什么。嚴格以“公道正派”的標尺衡量自己、規范自我,在利益抉擇面前“多想”,在決策決斷前“兼聽”,在大局面前“秉公”,在群眾利益即將受到損害時要“善言”。
知人善任,壯大關注民生的干部隊伍
組織部門作為黨委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謀和主要執行者,有責任和義務為群眾利益選拔出一批切實關注民生、以民生為己任的干部隊伍。
第一,要培育以“民生為本”的新型領導班子。注重把群眾觀念較強、切實關注民生的領導干部優先選拔進班子。把干部隊伍的執政思路和理念積極與民生對接,從而使我們的干部在觀念上、工作方式上更加理性、人性化。
第二,要樹立“政績源于民生”的新型政績觀。近年來,麻陽縣規定凡屬新提拔的干部,原則上必須到縣委信訪部門掛職鍛煉一段時間,從而樹立起“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和“一心為民”的工作作風。
第三,建立“民生高于一切”的干部監督考核體系。組織部門在對干部考核監督時,要盡可能的實現把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效果作為干部監督考核的核心指標,對解決民生問題熱情不高的和采取措施不到位的、處理問題能力不強、方式不對頭、立場不堅定、作風嚴重漂浮的干部,該處理、該警告、該交流的要一一落到實處。
身體力行,鑄就真情為民的組工團隊
組織部門在找準社會熱點、關注民生發展上要身體力行,從我做起。麻陽縣在這方面的實踐是堅持定期開展“聽民聲、解民困、暖民心”的長效活動。一方面開辟了專門的“部長信箱”,聘請了一批退休老組工干部擔任民情收集員,并從社會上熱心公益事業關心干部隊伍建設的群體中吸收一批民意代表;另一方面實行“部長談**來,我們還在全縣組工干部中開展了“聯系基層重民生”活動,實行部長、副部長聯鄉,副部長以下聯村(社區)的聯創聯建制度,并為此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細則。
正是在與群眾的血肉交融中,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的過程中,搭建起了干群、黨群關系“連心橋”,使組織工作的視野更加寬闊,同時也使我們組工隊伍融入到了“民生為本”和諧社會建設激流之中,倍增使命感,收獲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