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才創新交流
時間:2022-12-03 09:07:00
導語:農村人才創新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各遠程教育站點每到定期播放日,都是人頭攢動,村里的黨員群眾濟濟一堂,等在站點的播放屏幕前,等待節目的開始。針對遠程教育站點利用率不高,群眾反映不積極的情況,緊貼農村黨員群眾實際需求,積極拓展遠程教育課程內容,拓寬服務功能,為農村黨員群眾提供農業生產技術和信息支持,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在為農村基層培養了一大批掌握實用技能的農技人才的同時,把黨員群眾吸引到遠程教育站點,提高了站點利用率。
一是通過遠教平臺搭載農技課堂。在村級黨組織遠教站點全覆蓋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遠教家庭播放點+產業基地”的學用模式,在蜜梨、葡萄、白茶、蔬菜等特色產業中建立4個遠程教育實踐基地,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將農技課堂延伸到黨員和種養殖大戶家里,建立遠程教育家庭播放點,使播放點成為農村黨員群眾學習養殖種植技術的“家庭”課堂和交流經驗的場所。通過黨員實用人才的帶頭致富和輻射效應帶動群眾創業創收,共同致富。如洪塘街道圍繞發展蜜梨產業,建立蜜梨種植基地,同時將遠程教育播放點建到種植大戶陳海珍家中,利用家庭播放點經常組織周圍的種植戶到家中學習和交流蜜梨技術,促進蜜梨產量有了較大提高。
二是遠教渠道傳輸動態信息。通過遠程教育站點及時將市場行情、需求情況和天氣預報等有助農村黨員群眾選擇合適種養殖品種和采取恰當種養殖措施的信息分發至農戶手中,幫助他們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益。將當地的農產品質量、價格和數量等信息反饋上網,各類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幫助黨員群眾把握銷售時機。如慈城鎮三勤村黨員群眾經遠程教育輔導隊的專家現場解答,及時解決了白茶銷售時機問題,去年該村僅出售白茶就有1**萬元的收入,農民人均收入達97**元。通過在線答疑,專家視頻講解等形式對黨員群眾開展農業生產技術輔導。近年來,通過遠程教育參加學習培訓的黨員群眾達到**萬人次,有效增強了致富本領。如黨員陳富余通過遠程教育平臺把學到的“地膜+小拱棚+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運用到實際中,當年每畝收入增加3**元,**畝菜地共增收6***元,成為1名懂技術、懂經營的蔬菜種植黨員專業人才。
三是“技術人員”直接服務上門。全區已有18**余名農村黨員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學習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農技課程,獲取他們需要的農業信息,這些人已經成為當地農業生產的行家里手,成為農業信息的“廣播臺”。群眾在他們的指導下提升計算機水平,學習開展網絡交易技術,不出家門也能做買賣,銷售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這些“家門口”的農技人員定期上門為本村的農戶檢查農業種植情況,解答技術發展問題,不但自家產品豐收,還能帶動一片農村創收,成為造福一方的“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