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空賬戶經驗交流

時間:2022-12-03 12:56:00

導語:養老保險空賬戶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老保險空賬戶經驗交流

所謂"空賬戶"是指在我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進程中,改革前已退休的職工(老人)和在實施個人賬戶制度以前較早參加工作的在職職工,即將退休的職工(中人),個人賬戶沒有積累養老基金或積累的養老基金很少,而改革后國家和企業未能對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職工的個人賬戶做出補償,因此無力支付老職工的養老金,這樣為了應付老職工的養老保險費,便挪用現職職工個人賬戶基金,從而使現職職工的個人賬戶積累基金大量減少,甚至沒有積累基金。"空賬戶"問題,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已達近2000億元。"空賬戶"問題解決不好將會影響職工的養老問題;養老問題解決不好,養老保險制度就不能健康的發展。可以說,"空賬戶"問題是制約養老保險制度健康發展的瓶頸。

一、"空賬戶"問題的危害

(一)加重企業負擔,影響企業發展。XX市改革不斷加深,離退休職不斷增多,個人賬戶積累基金不足以支付"老人"、"中人"的養老金。為了彌補養老金支付缺口,便加大企業統籌費率,逐步消化養老基金的"隱性債務",即彌補老職工個人帳戶空賬缺口,從而使企業面臨既要為新制度下的在職職工積累養老金,又要為老制度下老職工沒有建立個人賬戶的"欠賬"提供基金,加重了企業負擔,影響企業發展。

(二)新制度面臨蛻變危險。××市雖然加緊改革步伐,強化各項制度,并且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個人"空賬戶"仍沒能完全補實,而且近兩年還出現了養老金當年收不抵支的情況。2000年1月--10月全主城鎮保險費收繳16.5億元,而支付養老金達17.2億元,造成0.7億元的缺口。退休職工的養老金不能按時支付,將影響新制度的推行。統賬結合的新制度(將現收現付的社會統籌制度與預籌積累的個人賬戶制度通過國家強制實施的形式合并在一起,并主要以預籌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支付"老人"、"中人"的養老金)面臨向現收現付的舊制度蛻變的危險、這樣、養老基金很難渡過即將到來的老齡高峰,退休職工的生活將得不到保障。

(三)引起社會矛盾,影響改革與穩定。隨著老齡化的加速,養老基金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這種狀況的存在將影響不斷深化的改革與社會穩定。一是企業基本社會保險(養老、失業、醫療)繳費費率占職工工資總額的比重已高于30%,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負擔無法緩解。二是由于養老金收不抵支,職工的養老金安全無法保證。三是一旦現收現付制復歸,將難于抵御退休高峰期養老保險金支付危機。我國養老保險正處于改革時期,"空賬戶"問題得不到解決,老職工養老得不到保障,由此將會引起一系列相關的社會問題。

二、××市解決"空賬戶"問題的做法

XX市在職工養老保險方面有著沉重的負擔。最近五年,全市國企下崗職工20多萬人,一方面使繳費人數大量減少,另一方面使在職職工與離退休職工的撫養比由五年前的3.3:1變2.7:1。目前,XX有將近33.5萬離退休職工,是全國大中城市中養老負擔比較生的城市之一。到1998年6月中央提出"兩個確保"的時候,XX市共拖欠退休職工養老金(不欠離休職工養老金)1.118億元,涉及全市618戶國有和集體企業的7萬多名退休職工。企業拖欠養老金最多的達到500多萬元,拖欠時間最長的超過三年。在這種情況下,XX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還清了全部拖欠的養老金,同時在保證年支付養老金近20億元的情況下,基本上做到收支平衡,使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

(一)核定費基,提高收繳度。XX市參保單位瞞報、漏報繳費工資基數的情況大量存在。繳費工資低于實際工資。為此,XX市開展了核查"費基",追繳欠費工作。核點是大、中型企業和有問題的企業。對當年欠費的企業,XX市依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的組成口徑,以企業職工應發額為準,對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進行核定。核定內容為工資手冊,工資統計臺賬,工資統計報表,應付工資賬,職工工資發放明細表,企業參保人員。對欠繳養老費的企業,通過簽訂補繳計劃,資產變現、跟蹤追繳,實行最低工資標準,媒體曝光及交由法院強制征繳等辦法,追繳養老費。通過核定"費基",把明睜眼漏的問題查出來,讓收繳數額浮出水面,變未知為已知,核實繳費基數,提高了實際繳費比例。××市養老金征繳率連續幾年保持在98%以上。2002年全市收繳養老保險費2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近2億元。廣覆蓋、高征繳的辦法使XX在去年還清了全部拖欠的養老金,基本上做到收支平衡。

(二)實行養老保險收支兩條線,全額征繳。1998年6月以前,XX市養老金征收和發放并沒有完全實行收支兩條線。企業自籌的養老金部分不上繳,留在企業直接發放;其余部分由社會保險公司負責差額撥款。這種運行體制對企業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缺乏約束力,直接導致一些企業自籌的養老金部分不到位。有的企業用養老金上繳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個別的甚至非法挪用,造成上億元的拖欠。中央提出"兩個確保"方針以后,××市從1998年7月1日起實行養老保險收支兩條線,全額征繳,完善養老金社會化收支的運行機制。XX養老金全額征繳的制度是剛性的。每月1日至10日,××市勞動保險公司辦理企業正常申報和結算審核。參保單位原來使用收支一張表進行申報,實行差額結算。現改為收支兩張報表,分別到征繳部和支付部申報審核,實行全額繳撥結算。對未辦理申報的單位實行催繳制度;對只報表不繳費和不報表也不繳費的企業立即下達《社會保險繳催繳通知書》,責令3日內報表、繳費。過期不報不繳的,采取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強制收繳,并加收利息和滯納金。在過去兩年中,××市依法對十幾家企業采取了強制征繳手段,清理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3085萬元,減少了欠費,"空賬戶"問題逐漸得以解決。

(三)市級統籌,總量控制,統一管理,定額調劑,自求平衡。XX市在貫徹"大保險"原則的同時,堅持從實際出發,既搞好市級統籌,總量控制,統一管理,又實行定額調劑,自求平衡。從1992年到1997年,XX市勞動保險公司對縣、區的養老金調劑,從每年500萬元增長到1.38億元,年均增長40%。縣區征收不好,拖欠養老金增多,過分依賴統籌,已經成為全市養老金收支的突出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縣、區一方面在社會保障工作方面落后,一方面在吃養老金統籌的"大鍋飯"。XX市發現這個問題以后,決定不再隨意"開倉放糧"。從1998年開始推行了"總量控制、定額調劑、自求平衡"的方針,建立市、縣兩級政府共同負責的管理機制,明確和落實縣、區養老基金征繳的責任制和收支自我調節機制,欠收自補,多收多留,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在社會保險尚待最大普及的的時候,各極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必須對本地區、本部門的擴面征繳、自我平衡和拖欠負責。吃"大鍋飯"會把社會保險吃垮。可以說,收支兩條線和全額征繳堵住了企業拖欠,自求平衡減少了地方吃保險"大鍋飯"的機會,遏止了空賬缺口的擴大。

(四)擴大保險覆蓋面。XX市把擴面征繳的重點及時轉向非公有制經濟,使全市100%的三資企業和91%的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參保。這樣,不僅扭轉了參保人數下降的態勢,而且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增長。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新增6.5萬人,全市達到101.6養老保險費隨人數的增加而增加,縮小空賬缺口。

三、解決養老保險"空賬戶"問題的措施

××市解決養老金"空賬戶"問題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今后在解決養老保險"空賬戶"問題時,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進一步核定"費基",做實賬戶。通過核定"費基",把潛在的問題查出來,讓收繳數額最大限度地浮出水面,使應收的養老保險費"顆粒歸倉。"

(二)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要依法強制做好擴大覆蓋面工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者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市政府可根據《勞動法》以及《國發》其他有關文件規定,制定地方法規,進一步具體明確養老保險實施范圍。把城鎮企業、全部職工的概念、范圍具體化、以此作為依法擴大覆蓋面的依據。要堅持企業改制后原有企業所承擔的社會保險責任不變的原則。企業無論是實現股份合作制,還是國有民營、拍賣,租賃、承包、兼并、托管等各種形式,不論企業所有制形式、企業法人身份以及企業經營方式如何改革,改制后的企業必須依法承擔社會保險義務。同時,要做好改制中企業分流人員的續保工作。

(三)透明化管理,減少養老金開支。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增加新退休人員審驗個人賬戶制度,建立經辦機構與銀行、郵局和社區等一整套社會化發放的工作體系。要規范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規范養老金調整機制,控制養老金支出過快和不規范增長,從而減輕養老基金面臨的壓力。

(四)拓寬社保基金增值渠道。從國際慣例看,國外社會保險基金都依法找到各自的投資渠道,發達國家社會保險基金是資本市場的主要資金來源。高速成長的資本市場不應長期向養老基金關閉,養老基金要進一步拓寬保值增值渠道。

(五)通過多種方式彌補"空賬"。政府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從財政中劃出部分比例彌補養老金不足;還可結合對國有企業的公司化和股份制改造,將國有企業的部分股權劃歸專門的社會保障機構,用股權收益支付隱性負債。總之,可在實踐中探索多種方式,從而有效解決養老金"空賬戶"問題,以確保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