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保障困難群眾利益交流
時間:2022-04-08 08:09:00
導語:黨建保障困難群眾利益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關于社會建設方面的工作部署,高度關注民生,切實做到“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著力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權益。
一、落實政策,力求“四個到位”。一是低保配套資金撥付到位。今年以來共發放低保金973萬元,達到了城鎮人均補差80元、農村人均補差40元的標準。二是低保資金發放到位。把低保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建立“低保資金專戶”,通過郵政儲蓄或信用社直接將低保金劃撥至低保戶。三是低保工作人員配備到位。各級部門配備專職人員,堅持每年舉辦培訓班一次,對市、鎮、村(居)委會三級低保工作人員集中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低保的政策、操作方式、審批程序等。四是低保政策宣傳到位。通過印發資料、辦專欄、與電視臺合辦“關愛欄目”等多種方式重點宣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廣東省城鄉居(村)民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實施細則》等政策和低保的申請、審批、發放、注銷的程序。真正做到政策透明化、家喻戶曉,為低保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完善制度,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定期入戶制度。在落實分類管理的同時加強動態管理。帶著感情深入群眾,體察人民的生活狀況,尤其是受災群眾、困難家庭、優撫對象。通過登門入戶調查、走訪了解實際情況并做好記錄,掌握低保戶經濟收入和支出、家庭狀況,決定其保障期限、脫保或續保,確保低保工作的高效運作。二是堅持逢進必查制度。凡新增、調整、來信來訪對象,通過微機管理、信息錄入,嚴把申請關,實行“三級聯合調查”核查,由村(居)委會、鎮府(街道辦)、民政局組織人員對要求入保家庭上戶門核實、測算經濟收入和支出等情況,進行訪問、調查、審核、評議,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嚴把初審關,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堅決杜絕富人吃低保現象的發生。三是堅持張榜公示制度。嚴格執行村、鎮(街道)、市三級公示審批制度。程序是:村(居)委會對“三級聯合調查”結果公示7天;無異議的報鎮(街道)民政辦復核,經鎮(街道)領導審批,填寫《廣東省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請表》,公示7天;無異議的上報民政局審批、公示7天,確實無異議后發給《廣東省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通過嚴把審批關,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接受群眾評議、社會監督,做到全程“陽光”作業,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堅決杜絕人情保、關系保。
三、規范管理,確保“三個全部”。一是對低保資金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所發放低保金,使低保對象就近拿儲蓄存折、身份證到所在代辦點就可領取低保資金。目前,全市有城鎮低保戶1760戶、農村9488戶、共35018人,月發放162.1萬元。二是對享受低保人員全部進行清理核查。每年初,進村入戶對低保對象家庭進行全面清理核查,堅持“一看、二問、三查、四核、五復”的審核制度。即看其家庭擺設、生活用品等;問其家庭中成員的收入,并派專人核實;查訪了解其日常生活、收入、就業情況;核實電費、醫療費等消費支出;回復調查新增、調整、取消低保對象通知單,確保低保對象動態管理。三是對低保對象全部實行分類管理。根據勞動能力、生活水平、困難原因等情況分類實施,把低保戶劃分為三類進行靈活管理:長期保障類,即孤寡殘呆的“三無對象”,目前全市共有8904人,其家庭成員收入情況變化不大,只需掌握減員情況,可半年審核一次;相對穩定的保障類,全市共有17080人,其家庭成員收入較明確、變化不大,可一季度入戶審核一次;不穩定的保障類,全市共有9034人,其家庭成員收入不固定、波動幅度大,要實行重點審查,要每月核查一次。實施分類管理以來,全市已有1485戶、4605人走出了低保范圍,389戶、976人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 上一篇:堅持科學發展觀抓好黨建工作
- 下一篇:金融競爭力市場營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