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企業經營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3 05:15:00
導語:審計局企業經營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國家審計署安排了對鹽業行業的審計。通過審計發現,部分鹽業公司虧損嚴重,既有管理體制上的因素也有企業自身經營管理不善、費用開支過大的原因。本文就縣級鹽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發表粗淺的看法。
一、鹽業企業虧損的原因
(一)管理體制原因。由于鹽業自古以來實行國家專營,現在的鹽業公司是集經營與稽查于一體,運動員與裁判員于一身。這種政企職責不分,高度壟斷的鹽業管理體制在保障碘鹽供給,消除碘缺乏病等方面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目前,鹽業企業實行的是國家政策性專營,計劃內利潤按規定比例上繳,計劃內虧損由省公司撥補的管理體制。所以有的鹽業企業打著地域人口少、銷量低、收入少、費用高的幌子獲取國家的政策性補虧。
(二)企業自身的原因。鹽業企業實行食用鹽等鹽產品的專營,不受市場競爭的影響,而鹽又是民眾生活必須品,壟斷經營利潤空間較大。但由于企業人員多,工資費用、水暖電照、倉儲保管等費用過大,造成管理費用和經營費用支出猛增,使企業不堪重負。
二、鹽業企業費用居高不下的表現形式
由于鹽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企業,國家實行政策性補虧,在管理體制上由省公司核定虧損指標,與法人簽定責任狀,這種體制為企業核銷各種費用創造了條件,容易造成費用支出不實,如采用變通發票、虛開發票、虛填差旅費、多發補助等方式,加大了企業虧損。造成了套取現金,挪作他用等違紀問題的發生,為滋生腐敗提供了溫床。主要以下列方式增加費用支出:
通過給食鹽送銷人員提成的方式來增加工資費用,在電話費支出全額報銷的情況下,又將電話費補貼直接計入在工資中;由于增加了工資費用,從而增加了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數額,發生了連鎖反應,相關費用水漲船高;當天往返,仍付給稽查人員下鄉補助費用增加差旅費;雇人裝卸,增加食鹽裝卸費用,虛增公路運輸費用和倉儲保管費用;搞維修與裝修,建房或發給住房補貼;多發福利費和補助款。通過以上支出,加重了企業的負擔,但由于虧損是由國家政策補貼予以保障的,只要不超出省公司核定的虧損指標,企業是“盡力而為”,甚至能虧多少就虧多少。
三、對策
目前鹽業企業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色彩,壟斷經營無疑是必將損害制鹽用鹽企業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鹽業企業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是從改變體制入手,實行政企分開。鑒于目前的現狀,積極推進鹽業企業的改革。將鹽業的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即由稅務管理局管理鹽業的食鹽生產許可證的發放,指標的制定、調撥、稽查等工作,由鹽業公司對鹽業進行專營。實行企業化管理,自負盈虧。
二是由鹽務管理局發揮政府監督職能,由鹽務管理局核定制鹽企業的成本價格,由物價部門核定鹽的市場價格,把一定的利潤空間留給鹽業企業;同時鹽務管理部門負責鹽的質量與各種營養成分的添加,搞好技術檢測與質量監督。保障人民群眾食用鹽的營養、安全與健康。
三是嚴格核定費用指標。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規定,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管理科學的企業,嚴格核定各種費用指標。加強內控制度,嚴密開支手續,防止“跑冒滴漏”,損失浪費,杜絕不合理支出。
四是鹽業企業要
減員增效,推進競爭上崗,分流富余人員,壓縮費用支出;褪去專營時代的政府保護色彩,打破罩在鹽業企業頭上的“保護傘”,打造陽光鹽業。建立起權責分明、自負盈虧、充滿活力、和諧發展的現代鹽業企業。
- 上一篇:審計問題及對策經驗交流
- 下一篇:語文教學結構思考論文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