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法制基礎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9 11:28:00
導語:工商法制基礎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兩費”停征、基層工商部門工作轉型的形勢,如何做好應對工作?我局采取法制建設“三個強化”應對工作轉型,牢牢把握了“生命線”和“總抓手”,基層整體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強化法制培訓,筑牢執法基礎
我局把提升執法隊伍法律素養作為加強法制建設的關鍵,自20*年5月份以來,我們高度關注“兩費”征收問題,未雨綢繆,采取有力措施開展執法隊伍的崗位練兵。
一是開展學法研討活動。在分局辦公網開設“法制學習園地”,由法制科專人負責收集和定期更新學法內容,選取具有代表性、貼近本局工作實際的法制文章和典型案例在辦公網上,供干部職工日常學習研討借鑒。
二是抓好重點人員、重點內容的學習培訓。針對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知識掌握及辦案技能參差不齊的情況,采取因人而宜、因人施教的分層培訓方式,對不會辦案的人員加強基礎辦案知識培訓,對熟悉辦案的人員側重辦案技巧培訓。對工商所的案件主辦人、法制員等辦案骨干采取在分局法制科掛職輪訓的方式進行培訓,其他執法人員的學習培訓由工商所法制員采取集中輔導、實踐幫帶的方法進行。按照先易后難的方法,重點抓好基本法律法規知識、辦案程序、常用法律文書制作、網上辦案操作流程等內容的學習培訓。
三是堅持開展“每日一題”、“每周一案”、“每月一考”學法活動。按照執法人員每周掌握、了解一個法律知識點的目標,將本周需要掌握了解的法律知識點以“每日一題”、“每周一案”的形式通過分局辦公平臺,指定人員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答案,法制科每周對答題情況進行通報。每月末,根據本月學習內容,隨機抽取題目、抽取人員進行閉卷考試,考試成績計入季度工作考核。通過人人參與答題這種形式,促進了法律法規的學習。
四是召開行政案件評析研討會。從當年辦結的一般程序案件中挑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案件主辦人通過網上辦案系統現場操作,實時顯示案卷相關內容,介紹基本案情以及調查取證、事實認定、適用法律、定性處理、遵守程序、文書制作等環節的經驗教訓、心得、見解或意見、建議,供與會人員借鑒和評議。
二、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
我局把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作為加強法制建設的重點任務,針對本局實際,著重采取四項措施強化執法監督。
一是實行案件集體會審制。由分局班子成員和業務科(局)、法制科相關人員組成案件審理委員會,定期對業務科(局)按照職權查處的一般程序案件進行集體會審,案件審理委員會依照法律法規及自由裁量基準對案件的處罰金額進行研究,集體審議決定后再告知當事人。最大限度地規避了人為因素對辦案的干擾,保證了行政處罰的公正性。
二是整合執法力量,理順監管執法職能。“兩費”停征后,我局對機關執法職能相關科室及基層工商所執法力量進行了整合,建立起了以基層工商所為監管基礎,以公平交易局、企業注冊局、市場監管局為辦案龍頭的執法體系,從而形成了執法合力。同時,對機關各職能科(局)及工商所的監管執法職權進行了更加科學合理的劃分,并實行立案會知制、案件歸口辦理移送制及涉企檢查備案制,形成了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良性機制,有效避免了職能交叉、越權辦案、多頭檢查、重復處罰的現象,促進了執法的公平、公正。
三是全面實行網上辦案,增加案件辦理透明度。充分發揮網上辦案全程監督的作用,進一步規范、完善了執法辦案工作流程。嚴格程序設定,特別是對立案時間、結案時間、告知時間、采取強制措施行為期限等,法制科通過網上辦案系統的監督更加方便有效,使案件辦理的每個程序都能夠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結,執法辦案實現了上下暢通、運作高效,執法效能明顯提高。
四是規范查扣、罰沒物資管理程序。我局對辦案機構查扣、罰沒物資納入統一管理,建立了登記臺帳,對扣留(封存)物品、銷毀、拍賣沒收物品行為進行規范。對查扣、沒收物資,每半年由法制科、監察室、財裝科會同辦案機構,依據備案臺帳進行查驗,做到帳物相符。
三、強化人性化執法理念,營造和諧執法環境
我局把營造和諧發展環境作為加強法制建設的根本,積極轉變執法理念,采取人性化執法方式,使行政執法與行政指導有機結合,營造和諧的執法環境。
一是強化外部宣傳指導。組織開展普法宣傳進學校、進農村、進工廠、進社區“四進”活動,熱情地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和咨詢解答工作,有效化解執法辦案中的矛盾。
二是推行行政指導制度,實行輕微違法預警制。我局法制科對現有工商法律法規進行梳理,確立了12種輕微違法行為適用預警制。對發現情節輕微的違法違章行為,本著“注重教育,先行引導,預防為主”的原則,先實施書面預警,限期改正。通過實施預警制,防止和減少了嚴重違法案件的發生,同時也改變了重處罰、輕管理,重罰款、輕教育的執法模式,更好地體現了“人性化”執法理念。
三是推行說理式辦案文書。對事實清楚、適用法律簡單的無照經營案件和案情復雜、事實、證據、適用法律等爭議較大的案件,分別制作了相應的說理式辦案文書參考樣本,文書制作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使自由裁量有充足的理由,有效增強了行政執法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四是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我局制定了《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執行基準》,系統地確立了行政處罰裁量權的實施原則,對涉及工商執法的200余種主要違法行為進行了歸類分解,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按照同類違法行為的不同違法事實、性質、主觀動機、社會危害程度及后果等因素,逐一細化行政處罰的裁量標準,從而將行政處罰的隨意性限制到最小,有效減少了行政處罰畸輕畸重現象的發生,保證了執法人員公平、公正、規范地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五是落實和完善案后回訪制。建立了案件三級回訪制度,采用問卷調查、上門走訪、電話溝通、組織座談等形式,由辦案人員、分管領導、監察室按照回訪范圍就不同的回訪內容對本局當期作出行政處罰的案件在處罰生效后3個月內進行回訪。回訪時注重對執法合法性和公正性的檢查,同時調查了解當事人違法行為是否停止及整改落實情況,執法辦案人員在案件查辦過程中是否存在辦人情案,是否有對執法辦案人員的宴請、送禮以逃避行政處罰等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排除因執法辦案人員個人的主觀因素而出現的失職、瀆職等違法行為。回訪人員在案件回訪中積極向當事人宣講法律、法規,主動幫助當事人解決經營上的實際困難,扶持引導其走上正規發展之路。20*年9月,我局及時對被查處的一家超市進行了案后回訪,當了解到當事人想注冊為合伙企業,因苦于辦理合伙企業登記手續較繁瑣,所以一直未辦理登記注冊的情況后,便積極指導幫助當事人準備合伙企業登記注冊的相關資料,很快順利辦理了登記注冊,受到當事人的贊譽。20*年,我局共立案299起,結案299起,罰沒款280.56萬元,處罰當事人311個,沒有出現一起行政相對人暴力抗法和不履行處罰決定的行為,沒有出現一起行政復議撤消和行政訴訟敗訴案件,我局開展的人性化執法和行政指導活動,受到企業的贊許,有4家被處理的企業主動送來錦旗,對我局的人性化執法表示感謝。
- 上一篇:學校德育低效分析管理論文
- 下一篇:政府農民申論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