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政風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3 11:09:00
導語:黨風政風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的春天,黨風政風問題一再出現于人們的視野中:1月,在中紀委第三次全會上提出,把黨的作風問題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2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開了《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就嚴禁以各種名義公款出國(境)旅游、嚴格公車配備使用管理、嚴格控制公務接待費使用等事項提出了八項要求;3月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的通知》;同月,“兩會”召開,據人民網等主流媒體調查,民眾對“兩會”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反腐敗名列榜首。黨風廉政問題又一次位居輿論中心。
在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發展困難之時,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層到普通民眾,都對黨風廉政問題予以高度重視,當有重要理由:
一是樹立信心、克服經濟困難之需要。曾幾次談到,面對經濟發展困難,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然而,信心從何而來?對執政黨的各級領導者來說,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日益深刻、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果等等,都是信心的來源。但對于長期執政的黨來說,能否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喚起民眾的信任——信心,共克時艱,帶有更大的難度。比如,某些具體政策是否正確,要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后才能證明其正確性,其貫徹執行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信心。如果民眾認為執政黨與政府不是特殊利益集團、是真正為公眾利益服務的,就會擁護暫時不能見效的政策;而執政黨與政府公信力較低時,其政策即使正確也難以得到民眾認同,執行的阻力也相應產生,這就是信心問題。換句話說,民眾的信心來源于對黨和政府行為表現的認可,而作風作為黨性和世界觀的一種外在表現,是直接影響人民信心的重要因素。黨的作風服務于大局,歷來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經驗。
二是增強凝聚力、創造科學發展的社會環境之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是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而社會的和諧與執政黨、政府的行為密切相關。和諧社會以公平正義為首要特征,腐敗現象和奢侈浪費、官僚主義等等不良作風則是對公平正義的最大損害,腐蝕社會主流價值觀,削弱黨的執政基礎。有些問題,比如,日常工作中的官僚主義;高高在上、不關心群眾疾苦;得過且過、沒有干事的心態;遇事推諉,小事拖大、大事拖成亂子等等,雖不能劃入腐敗的范疇,但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并且,由于這些問題往往是在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常態性工作中出現的,更直接影響了執政黨與政府的公信力,導致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緊張。近年來各地發生的一系列群體性事件中,相當一部分與黨風政風建設存在的問題有關。沒有良好的黨風政風,就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社會條件。
三是保障黨的性質之需要。從根本上說,中國共產黨向來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黨的性質決定了其價值取向與腐敗和各種不良作風是相悖的。黨的先進性內含著作風層面理應走在時代前列,理應符合人民的需求,在堅持優良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形成適應改革開放的新作風。從這個意義上講,上述中央文件所作的各項規定,就不僅僅是出于扭轉經濟局面的需要,還是保障黨的性質,維護黨的先進性,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央文件提到的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公款出國旅游等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強調了。這些問題一再出現,說明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提起的話題,只有從經濟體制和執政體制改革的源頭綜合治理,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 上一篇:科學民主測評分析經驗交流
- 下一篇:農村基層組織活力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