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區黨建的思考

時間:2022-06-26 09:03:00

導語:街道社區黨建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社區黨建的思考

隨著城鄉統籌建設步伐的加快,街道工作社會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舊的城市管理體制在許多方面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迫切需要構建新的現代化城市管理體制,街道工作向社區建設轉變,社區建設成為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共同進步的重要載體。面臨這樣的轉變,街道黨建工作如何向社區黨建工作拓展、延伸?如何使街道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證?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現就我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實踐與大家作一些交流和探討。

一、街道社區黨建的初步實踐

社區黨建伴隨著社區建設而生,*在20*年成立街道,有6個社區,有5個社區成立了黨委,有11個黨支部,黨員474人,占全體黨員的16.42%,每個社區都成立了黨組織,已經在社區實現黨組織的全覆蓋,黨組織的工作在各社區都能積極開展,根據這些年的實踐和所取得的一些經驗,從三個方面總結:

(一)以街道黨組織為主體,與轄區內各單位的黨組織共同在社區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政治優勢,加強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鞏固基層政權建設,確保社會穩定,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關鍵在黨。

1、堅持對社區建設的領導,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這幾年,我街道結合社區建設實際,重點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組織,實現黨組織的全覆蓋。從利于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和領導作用發揮出發,在區劃調整、舊城改造、新建居委會的過程中,注意一并考慮黨組織的設置及書記的配備。大興、大字、東街、西街、花園等5個社區成立了黨委,下轄兩個支部以上。二是抓班子,形成領導核心,選配好黨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根據當前社區黨員結構的變化,通過考核把關,注意從退休、下崗、內退黨員、機關干部中選拔政治素質好,有政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熱愛社區工作,身體健康,富有奉獻精神,又相對年輕的同志擔任社區黨委書記。建立和完善符合社區工作實際的領導體制,促使社區黨建工作與居民工作互相補充。三是創條件,強化工作基礎。部分社區存在著辦公條件差、活動經費不足、書記待遇偏低等狀況,街道黨工委對加強社區黨組織基礎建設進行了大量資金支持,將原來鳳鎮辦公大樓作為來鳳片區三個社區的辦公地點,并進行了改建和裝修,大字、大興社區也新建了寬敞的辦公大樓,辦公條件明顯改善。通過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機構和組織制度,把社區黨組織作為社區工作的領導核心,把黨支部建設成基層堅強的戰斗堡壘。大字、大興社區發揮黨委的龍頭作用,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實行了黨員責任區制度,把社區劃分為不同責任區、責任樓,并建立了配套的督查、考核、獎懲制度,開展了全方位的社區服務,積極開展基層黨組織為黨員服務、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都為群眾服務活動,滿足群眾多樣化、經?;?、個性化的需要活動,在全街道都產生了極大影響。

2、建立健全工作網絡,使社區黨建工作有依托載體。我們把社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到社區黨建中,形成區域性的黨建工作,加強與轄區單位基層黨組織的聯系,溝通信息,交流經驗,主動爭取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形成黨建工作的合力。大字、大興社區從20*年以來,以建立社區就業指導小組、社區綜合治理委員會、社區文化建設和社區黨建聯席會為突破口,著力在建立工作機構、形成社區黨建工作網絡上下功夫,使社區黨建工作有了很好的依托載體。

3、建立社區內黨組織之間的新型協作關系。通過載體把轄區單位的黨組織聯系起來,共同探索一條利用、發揮社區內政治和組織的優勢,互相服務、互相支持,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工作共擔的黨建工作新路,從而形成以往主要依靠社區黨組織的自身力量而向更多地依靠社區內單位黨組織、黨員力量的轉變。大字、大興、花園社區在重點工程建設中,發揮社區黨組織的組織保證作用,充分利用社區單位的組織資源優勢,開展黨員教育活動,與社區單位聯合建立了社區黨員活動室,新建了辦公大樓,增添了一批活動設施,設立了黨員電化教育播放點,舉辦形勢報告會和知識講座,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展了黨員教育面,豐富了黨員教育內容,提高了黨員教育水平,社區黨組織的資源優勢得到充分利用。

(二)抓住管理教育,發揮好社區內黨員的作用

近幾年來,隨著*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需求日趨加大,流動黨員每年都在遞增,其中包括下崗、退職退休、自動離職、復員轉業軍人、個體私營等黨員。如何管理教育發揮好社區內黨員作用,是社區黨建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主要從兩個層面進行了探索。一是創立一些發揮轄區內在家黨員作用的組織形式,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造條件,提供舞臺。社區實施了“紅巖先鋒工程”,組建在家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一些如“為社區作奉獻”、“為社區分憂解難”等實實在在的活動。去年“7.17”特大洪災中,來鳳片區的東街、西街、花園社區,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廣大干部群眾與黨員并肩戰斗,組成了黨員和民兵突擊隊,擔任緊急出動搶險的重任,轉運了大量生產生活物資,洪水退后,又主動參加黨員義務奉獻、賑災慰問捐款等活動。在創建文明社區活動中,通過治安巡邏隊、黨員包樓責任區,積極組織社區黨員走上街頭、走進社區,開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活動,黨員在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展示了風采。二是積極探索管理好流動黨員的路子。我們對社區流動黨員的管理現狀進行了摸底,本著“精簡、靈活、實效”的原則,摸索出一些管好社區內的流動黨員、外來務工和離退休黨員的新路子、新辦法;有的社區還專門成立了支部,建立下崗、退休職工黨員管理制度、登記制度、定期聯系制度、《流動黨員活動證》驗證制度等,要求下崗、退休職工中的黨員自覺履行黨員義務。各社區黨組織通過實踐摸索,對流動黨員的管理正逐步形成一套有特點、有一定操作性的管理、教育、監督機制。

(三)建立健全各類新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

20*年,我街道積極在非公企業中開展建黨工作,貫徹“經濟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的要求,按照《黨章》規定建立了黨的組織,開展了黨的工作,成效比較明顯,街道新成立企業支部24個,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支部22個。到目前為止,街道共成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36個,其中單建企業支部35個,企業聯合總支1個,建立支部的規模以上非公企業32個,建立支部的規模以下非公企業3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順利實現了“五個100%”的目標(一是百分之百的規模企業建立黨組織;二是三個黨員以上的兩新組織百分之百建立支部;三是百分之百的兩新組織納入支部工作范圍;四是兩新組織內黨員百分之百有支部管理;五是百分之百的支部有黨建指導員聯系)。

二、社區黨建的難點與對策思考

我們社區黨建作雖然在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由于對此項工作的開展在各個社區其認識和發展不平衡,還有待于不斷創新與提高,主要存在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1、社區黨建工作體制還不順。由于現行黨的基層組織管理體制偏重于條塊分割的管理方式,過于強調“行政隸屬”關系,在解決社區內重大工作的操作中,常常在協調上要花費很大的人力、財力,一個高效、務實、順暢的工作運行機制的建立在短時期內難以做到。

2、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社區黨建工作的載體還多,形式比較單一。組織黨員活動,也主要局限于辦實事、做好事、義務奉獻等社會性活動,還缺乏社區與單位共同聯動,缺乏借助于載體拓寬社區經濟發展領域的有效方式。

3、有的社區黨建工作者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難以適應新時期社區工作的需要。

為進一步探索社區黨建工作,努力提高社區黨建工作水平,按照“黨的領導深入到社區、黨的組織建立在社區、黨的宗旨落實在社區”的要求,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全面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作為我們下一步開展社區黨建的工作思路。

(一)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工作新路子

我街道社區建設剛剛起步,實踐經驗不多,有的還不成熟,理論研究還沒有跟上,社區黨建的實踐過程中還將遇到大量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社區黨建其內容和形式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及時分析存在問題,研究、制定對策措施,同時要認真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典型、好的經驗,逐步形成規范化、制度化、可操作性較強、具有社區特點的黨建工作機制。

(二)大膽實踐,敢于突破,不斷創新

社區黨建是個全新的課題,單靠社區來做是不行的,必須調動轄區內的各方力量。這項工作的難點、問題不少,需要去研究、思考,需要有大膽實踐、敢于突破、不斷創新的精神。在實踐的基礎上,還有幾個方面可以再進一步探索,力爭有所突破。(1)配好配強黨組織書記,提高黨建工作水平,逐步從下崗人員、待業青年、改制企業黨員中,從街道機關黨員中選派書記;(2)按照就近、就便、管用、實效原則,探索企業中沒成立支部的黨員,其組織關系轉到社區進行“屬地管理”的辦法;(3)逐步解決社區黨組織活動經費不足的突出問題;(4)各機關與社區的“結對共建”,讓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到社區,協助社區開展黨的工作;(5)注意新經濟組織中的建黨工作。加強以上幾個方面內容的探索,積極把社區黨建引向深入。

(三)黨工委要切實加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領導與指導

把社區黨建引向深入,工作難度較大,任務很重,這就特別需要加強組織領導,通過建立全方位、多層次、有權威的社區組織,加強對社區建設、社區黨建的有效領導和科學管理;通過增進轄區內各單位之間廣泛聯系,充分發揮和利用轄區單位的政治和資源優勢,使社區黨建工作打開局面。

加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領導與指導,要有四個方面來做好保證:一要有思想認識保證。要在各級領導中形成社區建設是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配套工程、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的共識,并根據地區實際,確立抓好試點、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二要有組織落實保證。要搭好組織框架,健全組織機構。社區建設要在理順領導體制的前提下,明確具體負責的部門,認認真真地抓,不能走形式,擺花架子。三要有制度建設保證。建立健全社區黨建工作責任制,街道黨組織的主要領導是本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確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措施有力,抓好督查與考核,把社區黨建這項全新的工作做實做好。四是有一定的經費保證。進一步提高社區黨建工作者的待遇,落實辦公經費和黨員的活動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