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帶頭奔小康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27 11:37:00

導語:黨員帶頭奔小康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帶頭奔小康的經驗交流

黨的*發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中共*市委根據本市的實際情況在全市實施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工程。這是新形勢下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確保農村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重要舉措。確定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充分發揮其引導、輻射、帶動作用,是實施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開展得如何、效果怎么樣呢?筆者就忻城縣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忻城縣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基本情況

忻城縣現有“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199戶,其中市級示范戶30戶,縣級示范戶54戶,鄉(鎮)級示范戶115戶,分別分布在全縣13個鄉(鎮)。20*年市級示范戶家庭人均純收入6587元,縣級示范戶家庭人均純收入3902元,鄉(鎮)級示范戶家庭人均純收入2931元,而20*年市級示范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7849元,縣級示范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47*元,鄉(鎮)級示范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3695元,較好地起到了致富示范的作用。

二、忻城縣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措施

為保證活動取得實效,使“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真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忻城縣委采取“標準建戶、素質強戶、活動立戶、制度管戶”的有力措施,確保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開展質量和效果。

1、標準建戶,確保開展質量。為確保“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能真正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忻城縣根據黨員的實際,對確定“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條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標準。

2、素質強戶,確保開展水平。忻城縣在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中,始終把提高黨員素質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組織科技、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的農業專家和技術員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邀請農科院等教授為“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提供科技咨詢和進行科技知識講座,強化對示范戶的素質培訓。目前,該縣199戶“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均掌握了3門以上的致富技術。

3、活動立戶,確保開展效果。在有關發展環境和項目上,忻城縣委給“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以重點扶持。目前,該縣80%的“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建立和完善了“一塊科技示范基地、一個科技致富項目、一套科技書籍、一套管理制度、一批幫扶聯系戶”等“五個一”建設,保證了“活動立戶”。

4、制度管戶,確保開展力度。為使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忻城縣委建立健全了嚴格的考核評比制度,確保活動開展取得實效。“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均分級掛門牌、制度牌、幫扶對象內容牌,建立“鄉(鎮)干部——‘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農戶”三位一體的幫扶網絡,在“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中建立“一冊三卡”(幫扶對象花名冊、活動記錄卡、增收登記卡、發展規劃卡),縣、鄉(鎮)建立“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考評領導小組,強化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明確一年一部署、一年一總結、一年一考評、一年一表彰的制度,提出抓典型、抓示范、抓發展、抓獎罰等措施。考評領導小組根據“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工作要求,結合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年終對“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進行全面考評,對優秀的給予表彰,對不合格的給予降級或拆牌。

三、忻城縣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起到的作用

1、較好的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農業生產由于受自然條件、農民文化素質、科技信息和現有生產基礎等因素的制約,有著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征。因此,一個地區在選擇農業發展的道路和方向時,必須立足實際、發揮優勢,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最大限度發揮土地的飽和效益。如忻城縣城關鎮翠屏社區“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林界英利用翠屏社區靠近市場、進料方便,信息靈通、產品銷售方便,搭蓋豬棚可利用群眾自己的小地塊、不用租地的良好條件帶動社區群眾發展養豬業。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林界英親自到南寧參加科學養豬技術培訓。回來后,自己投資建起了百頭養豬場。功夫不負有心人。林界英所養的肉豬當年就有100多頭出欄,純收入10000多元。第二年,她的豬場規模擴大到280多頭,年產肉豬400多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社區群眾看見林界英因養豬富裕起來了,紛紛向她請教養豬技術。林界英根據社區群眾各自的實際情況,動員和引導他們發展大小不同規模的肉豬養殖,并耐心地給群眾傳授經驗和技術。在她的示范帶動下,翠屏社區群眾掀起了“養豬熱”。目前,該社區100頭以上養豬大戶發展到13戶,30-60頭的養豬戶70多戶,大部分群眾能飼養10-20頭豬,有的還利用釀酒發展養豬。僅肉豬養殖一項,人均增收65元。肉豬養殖業成為了翠屏社區群眾實實在在的增收渠道。20*年,翠屏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2153元,居于全鎮之首。

2、較好的發揮了服務引導作用。我國農村有著特殊的地域性和分散性,長期的自然經濟的影響和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的現狀,造成了信息的閉塞。因此給農業的現代化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很大困難,“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作為農民致富道路上的領頭雁和排頭兵,在發揮引導帶動、服務協調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如忻城縣遂意鄉聯堡村,之所以能夠成為木瓜種植專業村,與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積極的服務和引導是分不開的。在發展木瓜種植業,大搞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中,以黨員示范戶藍紹輝為主的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充當了“服務員”的角色。他們積極與外地農業開發公司聯系,大力發展定單農業、合同農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道路,不斷拉長農業發展的鏈條。同時,為提高經濟效益,他們引進高新技術和優良品種,為農戶協調資金貸款等方面的優質服務。目前,這個村已種有木瓜300多畝,基本上達到了戶均一畝木瓜的局面,農民人均純收入也達到了1700多元,實現了農民收入的迅速提高。

3、較好的發揮了組織協調作用。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實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符合我國農村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一項重大政策,必須長期的堅持下去。但是,這種經營體制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那就是,目前農民生產的分散性、保守性和自我滿足性。難以形成集約化經營,取得規模效益,不利于現代農業格局的形成。在開展致富示范,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活動中,如何把受長期的自然經濟的影響,習慣于自給自足、分散經營的農戶聚合起來,發揮規模經濟的影響,忻城縣大塘鎮大塘社區“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熊成舟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這個社區利用自然條件較好的優勢發展了佛手瓜種植業,由于是農戶的自主的分散的,雖然收入有所增加,但沒有形成規模,效果不是很好。熊成舟看到了這種情況,通過積極的協調,辦起了佛手瓜種植示范基地,實行規模種植。目前,該社區佛手瓜種植面積達到1563畝,戶均2畝多。同時,熊成舟不僅組織了農村黨員經紀人營銷隊伍,為群眾解決佛手瓜種植的后顧之憂,還組織了黨員干部義務出工隊,無償的為農戶提供收割、種植、澆水、看護等方面的服務,改變了原來的“各自為戰”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忻城縣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取得的成效

1、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開展,創新了農村黨建工作形式。由于農村黨組織缺乏必要的物資和資金為農民開展服務,所采用的原有工作方式和內容,很難吸引群眾,很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同時由于“計劃生育、宅基地、農業稅”在農村工作的“三部曲”中,部分黨員、干部的工作方法簡單,造成局部地區干群關系緊張。通過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提高了黨員在新形勢下做好農村工作的本領和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樹立了黨員在群眾中的新形象,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2、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開展使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縣、鄉(鎮)、村三級黨組織的正確引導和有效組織下,農村黨員帶頭致富意識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責任感不斷增強,在解放思想、掌握致富本領、開辟致富門路、扶貧幫困等方面,迸發出空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了“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干”的喜人局面,黨員已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領路人”。

3、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開展使農村黨員在致富奔小康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得到充分體現。通過互幫互帶雙向地培養,農村黨員隊伍中致富能手數量迅速擴大,相當一部分農民黨員成為實踐黨的富民政策、帶領群眾闖市場、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的帶頭人。農村黨員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中堅力量和發展農村經濟的主力軍。

4、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開展使農村黨員隊伍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把具有一定素質和勞動能力的黨員培養成為致富能手,把那些年齡輕、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素質較高、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致富能手吸收到黨內,優化了農村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提高了黨員隊伍素質。

五、忻城縣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組織程度不高。有些基層黨組織對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夠,特別是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是帶領農民致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的認識不夠,表現在對示范戶的樹立、發展、幫助上無動于衷或消極對待,有的甚至認為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會影響正常的工作,所以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僅限于一般性號召,沒有具體的思想和打算,存在應付思想。

2、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宣傳不夠。由于缺乏宣傳、缺乏典型挖掘,致使農民群眾對示范戶的性質和作用缺乏了解,這樣不利于拓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工作面。

3、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一些項目缺乏放大效應。主要表現在經營規模偏小,示范帶動作用不大。

4、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資金扶持政策不明,執行不到位。部分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有致富項目,但缺乏啟動資金,導致項目擱淺。

5、缺乏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規范管理和監督。主要表現在沒有權威的政策出臺,讓農村黨員示范戶吃定心丸,且缺乏跟蹤服務,從而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對農村黨員示范戶在活動過程中擁有的產權界定缺乏審計監督。

六、忻城縣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存在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繼續強化宣傳,統一思想認識。繼續通過會議、標語、公開欄等宣傳方式,宣傳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的做法,挖掘典型,統一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的意識,使他們認識到:一是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沒有致富本領,不能給大家帶來實惠,這樣的黨員老百姓不認可、不歡迎;二是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帶頭致富是基礎,是前提,但最終目的是帶領群眾致富,這是活動的根本所在。一個農村黨員自己致富了,但是他沒有帶動周圍百姓致富,這稱不上是個好黨員;三是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需要。

2、全面提升農村黨員的致富示范能力。一是加強黨員的先進性教育,進一步抓好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改善黨員隊伍結構,既可以給黨員隊伍輸入新生力量,增強黨員隊伍活力,又可以擴大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隊伍;二是結合村委會換屆和村支部改選,大膽起用在市場經濟風雨中摸爬滾打多年,嘗過甜頭,吃過苦頭,致富能力強的人當“村官”,充實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隊伍,更好地帶領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三是加強對農村黨員思想教育、經濟本領、科技致富能力等培訓,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盡快加入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隊伍。

3、開展爭創優秀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在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各級黨組織評選表彰一批帶領群眾致富成績突出的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并給予重獎,放大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起到“樹立一個,帶動一群、致富一片”的效果。

4、在農村行業協會和農業龍頭企業中、農業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帶動和輻射效應,引導更多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5、加大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扶持力度。一是給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在用地、領取執照、稅收等政策上優惠;二是協調金融部門,落實好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扶持資金;三是設立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獎勵基金,市、縣、鄉(鎮)財政安排專項基金,專門用于獎勵積極推進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活動單位(村委)和優秀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

6、加強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規范化管理。一是建立好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臺帳,定期跟蹤檢查,做好經驗、做法的宣傳、推廣工作;二是組織有關部門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申辦的項目進行把關,避免項目過早夭折,減少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風險和損失;三是積極做好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跟蹤服務工作,特別是為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解決好種養業的銷售問題,讓他們放開手腳、大膽去做,沒有后顧之憂;四是從關心和愛護角度出發,對農村“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示范戶”的產權組織專人審核界定,避免以權謀私現象發生,避免集體資產流失;五是教育農村黨員示范戶正確處理“致富與帶富”的關系,在鼓勵帶頭創業致富的同時,更應要求帶領群眾致富,要把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排憂解難,帶領群眾致富作為“帶頭奔富裕小康”的重點來抓;六是要求農村黨員示范戶正確處理好完成本職工作與帶頭創業的關系,處理好勞動致富與守法經營關系,處理好個人與集體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