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環境強化服務經驗交流
時間:2022-08-12 10:26:00
導語:營造環境強化服務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們把繼續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作為推進我縣城郊經濟戰略性調整的重大舉措,積極籌劃,精心組織,強力實施,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呈現出積極發展態勢。1—5月份,全縣共實施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52個,總投資15.2億元,其中,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包括8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89億元,其中,總投資9700萬元的省重點鑫磊油氣混輸泵項目,完成投資5200萬元,主體廠房已竣工,并開始設備安裝,預計9月份建成投產;總投資9200萬元的市重點項目裕泰機制焦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600萬元,預計年底可完成焦爐主體工程;總投資8200萬元的三龍倉儲式超市項目正在進行內裝修,預計10月份建成開業;總投資9700萬元的南李莊鐵礦項目完成前期跑辦,已開工建設。總投資1.83億元的明珠花園、總投資8000萬元的育德花園、總投資1.2億元的春暉小區三期工程等一批房地產開發項目,近期即將開工建設;總投資5300萬元的宏達CL建材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的銀河軸承遷擴建項目等,年內有望開工;同時,還謀劃了一大批新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國際汽車精品展銷中心、總投資8600萬元的納米晶體釉復合材料、總投資4200萬元的煤矸石多孔燒結磚、總投資1.14億元的秸桿生物工程、總投資5600萬元的獸藥飼料批發市場等項目,前期運作進展順利。
我縣突出發展主題,始終將“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列為全縣整體工作和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明確提出推進城郊經濟戰略性調整,全面實施以培育服裝、鑄造、機電、建筑建材、商貿、城建綜合開發等九大主導產業為主要內容的“九龍騰飛計劃”以后,進一步將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培強培壯各個主導產業的重要載體,作為積蓄發展后勁、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突破口,作為全面提升縣域經濟規模、速度、質量、效益的主要途徑。面對新形勢下項目建設投資主體由公有向民營轉變、投資方式由計劃向市場轉變、投資領域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的趨勢。尤其是針對過去在項目建設上存在的投向不明確、政策難兌現、辦事門坎多、建設困難大,致使“項目引不來、客商繞著走”的問題,我們提出“大力謀劃項目,大上民營經濟、大舉籌融資金、大搞內外開放”的項目建設工作思路,并把營造有利于項目建設的大環境擺在突出位置,以“一切服務投資,一切方便客商”為宗旨,以確保“快批辦、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為目標,在全縣上下形成了人人維護環境,事事創造環境的濃厚氛圍。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合理布局,科學謀劃,確立投資導向。我們根據縣情特點和現有的產業基礎,重點做了兩方面工作:一方面,研究制定項目建設區域布局規劃。重點規劃了四個項目區:一是環城區,按照把我縣建設成為新興商貿流通中心的構想,重點引進和發展三產項目,尤其是著重引進市場建設項目;二是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尖項目;三是鄉鎮工貿小區,重點發展工業規模項目;四是農業產區,重點引進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和加工型龍頭項目。再一方面,明確項目謀劃和投資的方向、重點:一是圍繞“九龍騰飛計劃”中重點培育的九大主導產業謀劃建設項目,實施“雙千萬”工程,即每個產業至少要謀劃一個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每個產業要通過重點項目建設新增稅收1000萬元以上;二是依據國家產業政策謀劃項目,在全面限制、取締“十五小”的同時,謀劃建設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傳統產業規模項目。三是圍繞邯鄲市區企業“退城進郊”,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謀劃和引進市內優勢企業項目。四是“跑部進廳”,謀劃爭取國家扶持、投資的各類項目。通過合理規劃,科學謀劃,明確項目建設導向,不僅極大地方便了客商選址選項目,增強投資與合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而且使我們能夠集中財力物力完善基礎設施,有的放矢地開展項目招商,進一步吸引投資。
二、健全機制,用好政策,激活投資主體。一是完善政策落實機制。我們針對一些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對前幾年制定的各項政策規定進行集中清理,按照我縣的實際情況修訂完善,只定一套規定,能兌現的保留,不能兌現的條款全部刪除。同時明確重點項目主管部門為政策落實的責任主體,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隨時進行核查驗收,做到該讓的利讓,該獎的錢獎,隨時兌現,不搞年終總算帳。去年,民營企業三聯鑄造210立方米高爐項目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我們依據規定一次性獎給該企業4萬元獎金,在全縣引起良好反響。二是聯系促動機制。近年來,我縣居民存款余額始終保持在25億元左右,這些資金大部分集中在一些中小私營企業主手中,為了啟動這筆巨大的資金,我們連續三年實行縣級領導聯系企業家和經濟能人制度,通過登門上戶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制定政策進行鞭策鼓勵,尤其是實實在在幫助他們協調解決信息、項目、資金、土地等困難,激發他們二次創業的積極性,效果明顯。聯系企業家制度實行以來,全縣共啟動民間資金4億多元,新上項目65個,其中西部小煤礦“地下轉地上”新上項目占60%以上。三是互助合作機制。組織全縣民營企業50強,成立民營企業家協會,建立例會制度,定期開展學習、研討、觀摩和招商活動,不僅為民營企業互相激勵、互通有無、互助協作搭建了一個制度化的平臺,也為政府與企業之間加強協作與溝通建起了一座橋梁。四是常效開放機制。將過去以政府組織、會議招商的開放模式轉變為以企業為主體,會議招商、小分隊招商、專業對口招商、網上招商并舉。尤其在對內開放上,采取召開聯誼會、懇談會、推介會、專題項目會和建立本縣籍同鄉和友好人士“經濟熱線點擊網”,開展“互惠雙贏”大協作活動,大力引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使招商引資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連續不斷,常年收效。目前實施的50多個重點項目中,36個為引進項目。
三、抓住關鍵,疏通關隘,完善全程服務。上項目,打攻堅戰,涉及項目的謀劃、論證、立項、審批、選址、建設、驗收、運營等各環節。為加快項目前期運作和縮短項目建設周期,避免和減少各個環節中的“中梗阻”,我們力求在健全和完善全程服務體系上取得突破。重點是搞好三個服務:一是搞好審批服務。我縣在去年首家成立“項目審批服務中心”以后,為強化中心職能,杜絕個別部門搞“二次審批”,對中心的職責、任務、權限等做了硬性規定,堅決做到進一個門辦好,交規定費辦成,在承諾期辦結。到目前,“中心”共受理項目71個,辦結項目58個,每個服務窗口平均辦理時間為6.2天。其中,合資項目巴羅拿玩具公司從立項到開工建設僅用20天。二是搞好協調服務。征地進地是項目建設中的老大難。協調項目用地,我們始終堅持兩條:一條是堅持兼顧農民群眾的承受能力,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做到輿論宣傳先行,思想政治攻堅;再一條是堅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輔之于適當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做到依法辦事。鑫磊油氣混輸泵項目進地時,征地資金暫時沒有到位,經積極協調,縣政府多方籌資400萬元先予群眾墊付,確保了該項目順利進地,如期開工。裕泰機制焦項目征地時,經反復協商,挨家挨戶為群眾算大帳,算長期受益帳,地價由每畝7萬元降至5.7萬元,僅此一項為企業節省投資300多萬元。今年以來,還先后多次協調明珠花園、CL建材、師專遷建等一批項目的用地、拆遷問題,群眾情緒基本穩定,保證了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三是搞好跟蹤服務。對縣以上重點項目,我們全部實行項目建設跟蹤卡制度,明確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項目運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限期幫助解決。對出于部門、小團體、個人私利影響,干擾甚至阻撓項目建設的,堅決依法依紀查處。去年以來共查處兩個單位和7人,其中2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四、強化督導,夯實責任,確保建設進度。為努力使項目引一個上一個,建一個成一個,我們提出“抓落實就是營造環境,保進度就是完善服務”,建立起系統的責任落實機制。一是實行捆綁責任制。對每個重點項目,都建立一個由縣領導牽頭,責任單位和項目業主參加的責任共同體,制定有限目標,細化任務內容,落實責任到人。每月一調度,每季一排隊,完成進度情況隨時向全縣通報。二是實行督導測評制度。我們堅持每半年和年終兩次組織縣四套班子領導、鄉鎮黨委書記和責任部門一把手,采取“一聽,二看,三評,四公開”的方式,對重點項目進行大督查,看項目形象進度,查帳卡票據,現場點評,分類打分,排出名次,當場公布。三是實行重點指標考核制。把重點項目建設突出出來,作為五項重點考核指標之一,堅持做到考實、考真、考準、考嚴,將考評結果作為全年干部實績考核的一個主要依據,真獎實罰。去年,有2個鄉鎮因沒有完成重點項目建設任務,在評先中被降低檔次,6名干部因此被取消評定實績突出干部資格。
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意義重大,任重道遠。通過全縣上下共同營造項目建設的大環境,我縣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與先進地區相比,與推進我縣城郊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我們將借這次會議的東風,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再優環境,力爭使全縣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語文君主立憲制管理論文
- 下一篇:行政緊急強制概念與特征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