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屠宰業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0-13 02:05:00
導語:農村屠宰業管理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屠宰業的監管工作舉步維艱,無照經營的現狀可以說較為普遍,屠宰市場秩序混亂,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筆者認為,在我國農村特定的經濟社會條件下,我們工商人員要不斷自主創新,結合紅盾護農幫農活動,才可能逐步實現農村市場秩序的規范化、和諧化。在本文筆者就××縣××工商所的做法總結一下,供大家參考。
一、建立健全引導機制,引導農民定點屠宰、集中銷售。
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從事屠宰業的從業人員都是農民,具有分散性、世襲性、不自覺性、文化水平低等特點。針對農村屠宰從業人員這些特點,××工商所建立健全引導機制,靈活運用必要的引導手段,如采取上門宣傳、開座談會等形式。根據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省實施〈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辦法》,在當地政府的統一協調領導下,引導分散的屠宰從業人員定點屠宰,加強對他們的監管工作,確保屠宰質量(以生豬為主),從源頭上確保了流通肉類食品的安全。
此外,在××縣××集鎮,××縣××工商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引導從事屠宰業的農民進入集貿市場設攤點進行集中銷售,并在集貿市場中給予一塊專門銷售專區。××工商所在轄區其他相對經濟繁榮的鄉也實施了同樣的引導機制。
這種引導機制的建立及實施,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農民生活,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
二、樹立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農村屠宰業成為良性“循環經濟”。
××縣××工商所現轄四鄉一鎮,___國道橫穿__公里,××高速__公里,兩個服務站,素有“××咽喉”“××門戶”之稱。過去關莊鎮的屠宰業,由于從業人員過多,無序競爭,加上市場場地太小,無法容納__名屠宰從業人員,不僅鎮容收到影響,而且無照經營、強買強賣現象嚴重,屠宰從業人員也很難賺到錢。對于這些問題,××縣××工商所加強行政指導,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引導手段,如討論會,調查并征求意見活動等,將他們組織起來,科學合理地分成_組,五天制分班經營。屠宰從業人員每月只要上__天班,剩余時間屠宰從業人員可以自由調配,如做其他生意或者忙農活。隨著屠宰從業人員的控制性增加,××省××縣××屠宰業也得到科學健康地發展,形成了農村良性“循環經濟”。
三、致力人本工商,“人性監管”屠宰業,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在監管屠宰業及屠宰從業人員的過程中,××縣××工商所在實際操作中創新并凸顯了人性化監管方式。比如針對屠宰業無照經營等違法現象,××縣工商所首先責令其改正,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手續,合法經營,只有在逾期不改正的情況下,才給予行政處罰,實行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截止____年_月,該所回訪屠宰從業人員__戶,__戶已改正其違法行為,沒有收到處罰;又如針對屠宰業農民普遍法律素質差、工作不易做通等特點,該所組織人員上門宣傳,把法律知識服務上門,并適時召開座談會、交流會,使監管工作步入了人性化。這些措施受到了該所轄區各個體工商戶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
四、積極培育、規范和繁榮農村屠宰市場,搞活農村流通。
××縣××工商所在規范農村屠宰市場上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支撐和保障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質量放心的屠宰市場體系,活躍繁榮了農村市場,搞活了農村流通。
第一、認真清理屠宰從業人員主體資格,嚴把市場準入關。該所首先從經營主體入手,對轄區內屠宰經營戶實行“質量控制、合理布局、規范經營”的方針,采用了人性化監管與法制化監管相結合的方式,使市場主體得到了規范。到____年_月底,轄區內有照屠宰從業經營戶___家,持照率達到了___%。
第二、實行專組巡查和管理制度。該所在屠宰市場日常管理上實施專組巡查和管理。每天對市場進行全天候巡查,對屠宰質量安全狀況(以生豬為主)進行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三、根據農村季節性特點和特殊時節,適時組織專項檢查整治。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該所在“春節”、“五·一”、“十·一”、“元旦”、“中秋”等節日前,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抓好專項整治工作,切實維護農村屠宰市場秩序。特別在農忙季節,過大年前這種特殊時節,確保了市場消費安全。
第四、積極處理投訴,提高群眾參與度,加強部門聯系,形成屠宰市場的監管合力。____年春節前,有群從來該所反映,他買的豬肉有注水的嫌疑。該所組織人員立即展開調查,發現有兩組屠宰從業人員每天凌晨_:__至_:__在定點屠宰場往生豬肉注水。該所人員協同派出所、動物檢疫部門在定點屠宰場蹲點守候,當場沒收了注水豬肉,并對其違法行為進行了處罰。
五、監管效果及發展前景
××省××縣××工商所通過以上具體措施,其一,方便了當地農民的生活,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其二,屠宰市場得到了規范并健康發展;其三,使從事屠宰業的農民增收了,致富了;其四,提高了屠宰業農民的法律素質,有利于農村文明建設;其五,對抓好市場防控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徑。該所轄區所在政府已經引導屠宰業農民以合作制企業的形式成立了肉食品加工廠,集屠宰、肉食加工、肉食配送、肉食銷售于一體,大力支持肉食品網上交易等現代流通方式,使農民的肉食品走出了農村,進入了城市,跟進一步提高了屠宰業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組織保證。
- 上一篇: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縣工商局規避執收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