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教育教學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14 11:05:00

導語:小學班主任教育教學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主任教育教學交流材料

編者按:被分配到*鎮第一小學任教,現擔任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在過去的一學年里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現把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點滴經驗介紹如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三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三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多重”的活動形式。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巧妙滲透環保教育,關心環保。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教育學生做完紙花后的紙千萬不能亂丟,應養成講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培養。

被分配到*鎮第一小學任教,現擔任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并兼任三(1)班班主任。在過去的一學年里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過在與學生們一起相處、教學相長過程中,也著時有不少的收獲。現把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點滴經驗介紹如下: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三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么,怎樣才能使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首先,“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小朋友的心里,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可以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判斷其他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于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這樣促進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其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我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如果為了畫一畫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不是難事。但這部分的教學,更重要是結合情境,感受長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的意義,使學生看得著、摸得到、用得上,培養學生得空間觀念、觀察想像力和探索問題得能力。所以,從一開始讓學生在教室里找長方形和正方形,整個課自始至終,由近到遠都與生活實際、情境問題密切地結合,使學生一次次、一層層地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與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地簡單問題。因材施教,減少坡度,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這一點作為教師是值得注意的。

2.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三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多重”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通過測量自己帶來的物品的重量,加深對重量單位的理解。在舉行這個活動的時候,同學自己互相量,互相看,多讓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3.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數的位數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位數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數的大小。教學數的讀、寫法時,在舉幾個例子之后,引導學生總結讀、寫數的法則,這個過程本身體現了歸納推理。

4.巧妙滲透環保教育,關心環保。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教育學生做完紙花后的紙千萬不能亂丟,應養成講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培養。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教育教學是我的基本工作,三尺講臺是我的陣地,學生是我的研究主體。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才能實現自己在業務上的進步與飛躍。在21世紀,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新課程將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經驗,努力工作,發揚優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