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住村包村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1 11:19:00
導語:干部住村包村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緊緊環繞“組織創進步前輩、黨員爭優異、干部變作風、群眾得實惠”的目的,積極展開指導干手下鄉住村包村增收運動,經過一系列的辦法力度使包扶村出產生涯情況獲得很大改觀。
建準則,確保運動有保證。一是樹立指導干部包扶檔案準則。包扶檔案照實記載運動展開狀況、為村上項目及項目施行狀況、辦實工作況、農人年度增收狀況等,并要求包村干部照實做好《包村增收日志》記載本身的親身領會及所處理的工作和所碰到的問題,加強指導干部的全體本質的提拔。二是樹立指導干部包扶審核準則。對指導干部住村包村增收運動執行分年度審核。對幫扶農人增收成效分明、任務成果凸起的賜與鼓舞和表揚,對任務不給力的賜與催促和批判,未完成年度包村義務的指導干部不予評先評優、選拔重用。三是樹立指導干部督導準則。我縣成立了縣督導反省組,深化各鄉鎮、村進行按期不按期反省、抽查和復查,對展開運動以來結果分明,成果凸起的進行全縣交流進修運動中的好經歷、好做法。對展開運動不注重、不積極、結果差的指導干部和單元賜與傳遞批判。并經過電視臺、古城報、黨建網站等媒體收集加大宣傳力度。確保了運動的深化推進。
正作風,確保運動有規律。以下鄉住村包村運動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干部作風建立,不時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涵養,進步黨員干部本質,樹立和弘揚優越習尚。一是增強干軍隊伍教育。經過開通干部在線教育學院、長途教育收集并延聘各地黨校傳授及各方面專家步隊來平講課等方式,對全縣科級以上黨員干部進行了深化具體的教育。二是實在展開下底層運動。縣四套班子指導成員以及縣直各單元各部局首要指導以“六個一”和下鄉住村包村增收運動為契機,按期不按期的走村入戶,切近群眾,調查底層所需所求,帶動鄉村開展,親密黨群干群關系。三是樹立響應規章準則。對在指導干手下鄉住村增收運動中要嚴厲根絕“吃、拿、卡、要”等景象的發作。四是樹立部分一把手擔任制。各部分首要擔任同志是地點部分作風建立的第一責任人,要實在負起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實時調查和把握干部的思維動態,針對呈現的問題,接納提示、誡勉說話等方法,催促改良,防止小問題釀成大問題。
抓重點,確保運動有目的。連系我省展開的“五個全掩蓋”工程和連系包扶村本身村情,我縣全縣包村增收指導干部紛繁下鄉住村,沉下身子、潛心調研,調查和剖析障礙各村開展的制約問題地點,環繞“一村一品”經營好開展鄉村經濟、添加農人收入的新路子,實在協助鄉村開展、農人增收。1500多名指導干部著眼農人出產生涯急迫需求,凸起處理了人畜吃水問題、新上項目、鄉村街巷硬化、鄉村便民連鎖商鋪、鄉村文明體育場合、鄉村社會養老保險等直接關乎民生的問題。到當前,全縣包扶村共打井20余口,本年街巷硬化義務已悉數竣工,便民連鎖商鋪悉數到達全掩蓋,鄉村文明體育場合建筑率占所包扶村98%以上,鄉村社會養老保險,還各包扶村加大了項目投入力度。
重實效,確保運動有成效。一是實在做到走村入戶,與群眾同吃同住合謀劃,體驗老庶民的生涯,調查老庶民的所需所求,拉近與群眾的間隔,融洽與群眾的關系,親密黨群干群關系。到當前,各級黨員指導干部累計走訪農戶約1150余戶。二是召開座談會與村“兩委”班子深化交流,經營開展。經過交流剖析鄉村開展的瓶頸在哪,理清開展思緒,破解開展難題,科學制訂開展規劃,以“一村一品”為主抓手,加速開展措施。三是普遍走訪農戶。每年應走訪農戶不少于20戶,親密接觸群眾,融入群眾,聽取群眾定見和呼聲,體察群眾堅苦,實時處理群眾反映的一些共性問題,做到接地氣才干有底氣。四是連系縣委展開的“包村促增收、聯企促轉型,大調研、解難題、搞效勞、建機制”運動,在仔細總結下鄉住村包村增收運動理論經歷的根底上,來經營好“一篇申報”、籌劃好“一條建議”、規劃好“一個方案”、踐行好“一份承諾”、完美好“一套準則”。五是注嚴懲實事的結果。我縣共有151個包扶村,到當前,各級指導干部共住村累計達516次,966天。總投資約9974萬元,新上項目55個,已竣工32個建立中的19個。農人人均純收入比上一年增進幅度在15%左右。
運動展開以來,縣以黨員干部比貢獻、農人群眾得實惠、指導干部增本質、黨群干群增情緒實在引深指導干手下鄉住村包村增收運動,真正把運動做實、做深、做優。
- 上一篇:社區三小文化建設經驗交流
- 下一篇:干部教育加強三個堅持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