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委社會管理的做法與經驗

時間:2022-03-01 03:06:00

導語:鎮委社會管理的做法與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委社會管理的做法與經驗

近年來,鎮在鼎力開展茶葉財產,起勁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建立措施的還,積極努力于社會治理的研討和立異,打造出了一個不變、調和的社會場面,全鎮上下謀開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出現出生氣勃勃、連合奮進的開展態勢,取得了安順市文明鄉鎮、安順市五好底層黨組織等聲譽稱號,2010年年關綜合審核取得了全縣第一的好成果。調和的初步格式正逐步構成。

一、首要做法及成效

(一)維護社會不變強根底

不變就是出產力,不變就是開展。鎮把維護社會不變任務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構建調和社會的一個首要要素,抓實抓好。

一是做好群防群治任務。鎮鎮區10公里處的鎮寧縣丁旗鎮有一個較大型的大家畜買賣市場,緊挨著的幺鋪鎮有一個生牛屠宰場,招致該鎮成為偷牛盜馬發案的重災區。

針對此狀況,該鎮于2007年9月成立由68名當局干部構成的治安巡查隊,投入2萬余元一致為治安巡查隊置辦迷彩服、警棍、頭盔、雨衣等打防配備,每晚由1名班子指導帶班,1名公安干警、4名鎮治安巡查隊員值班,在全鎮局限內巡查、在重點路段蹲點守候,還催促反省各村(居)群防群治任務。自2007年9月20日以來,從未連續,至今共巡查1000余次。

履行安全建立“村為主”。各村寨組建護寨隊,隊員天天晚上輪番巡查值班。鎮黨委、當局投入8萬余元,為各村裝備了治安防備設備。

印制“安全助民效勞聯絡卡”12000余份,卡上印有鎮全體班子成員和全體民警的聯絡德律風,發放到全鎮群眾手中,以便廣闊群眾在遭到犯警損害或抓獲犯罪嫌疑人時得以實時乞助和報警,拓寬偵破線索,健全了治安防控收集。

增強協作、構成聯念頭制。屢次約請縣政法委、綜治辦、鎮派出所、六枝特區木崗鎮派出所、鎮寧縣丁旗鎮派出所等單元有關擔任人座談,一起剖析治安情勢,互通各方面的治安情況,以便把握和剖析犯罪分子的作案規則,實時賜與襲擊,構成緊密的治安防控收集。

群防群治任務的增強,使鎮構成了不變的社會場面,刑事案件發案率從2006年的47起下降到2010年的7起、破案率從38.3%上升到48%,刑事案件發案率呈下降趨向,破案率呈上升趨向。群眾平安感不時加強,人民稱心度不時上升。2008年,縣安全建立現場會在召開,2009年,安順市安全建立底層任務推進會把作為一個主要看點進行推介。

二是高度存眷孤寡白叟和“留守兒童”,成立“調和之家”。2008月3月,針對鎮內孤兒較多的狀況,鎮對全鎮的孤兒進行摸底查詢,把22名生涯前提最為艱辛的孤兒收養到鎮敬老院,與15位五保白叟構成“調和之家”,讓他們在感情上構成互補,為22名孤兒請了署理家長,賜顧幫襯白叟孩子們的生涯,送孩子們到中學、小學念書,確保他們遭到優越教育。“調和之家”的成立,為預防青少年犯罪建立了一個優越的平臺,還,使一群能夠會由于未遭到優越教育未來流入社會、影響社會不變的孩子獲得很好的安頓,把不不變要素祛除在萌芽形態。

三是科學做好移民安頓及信訪任務。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常務副組長,政法委書記為副組長的信訪維穩、移民任務指導小組,鎮屬相關單元依據本身職責,實在處理上訪群眾的合理訴求。注重移民群眾的開展,移民除了同當地村民一致享用國度各類政策獎扶外,在扶貧項目資金,根底設備建立,救災救援款物發放等方面都向移民傾斜,實在協助移民處理出產生涯堅苦,黨政首要指導帶頭深化移民家中,把臂而談,做到“上心、上手、上勁”,從思維上處理移民訴求。在新一屆村(居)換屆中,全鎮共有4位移民到村支兩委擔任村指導,然后有用加強移民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使他們和當地村民享有對等政治權益和位置,積極自動參加本村公益事業建立。

關于上訪群眾,指導干部深化其家中調查實踐狀況,進行協助和引導,宣傳司法、政策常識,耐性仔細地做好思維教育任務,協助他們處理出產生涯堅苦、制訂開展規劃。為了讓信訪、移民群眾勞動致富,該鎮執行干部職工包保信訪、移民開展出產責任制,量體裁衣,因人而異協助他們制訂開展規劃。

(二)強化社會效勞保民生

一是成立片區任務組。鎮器械橫跨40余公里,交通不方便,老庶民到當局機關做事難、當局干手下村難、村干部到當局做事難,因而,一些鎮干手下村任務存在“走過場”、“遙控批示”景象,招致鄉村任務抓不上來,黨群干群關系僵化。為把底層任務做實,使各項任務愈加有序推進,鎮把全鎮35個村(居)劃分為5個片區,成立了片區任務組,設立片區任務組組長、副組長、片區總支部書記、包村干部,履行片區組長首問責任制、片區“一站式”辦公制、限時辦結制等準則,執行指紋簽到,增強對村(居)任務的治理,穩固干群關系。當前,正準備成立片區黨委,加大片區措置權,更進一步將權利下放、任務重心下移,讓片區干部更有前提做到“擺正位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更好地為老庶民辦實事,更好地融洽黨群干群關系。

二是成立庶民訴求中間,實在處理民憂民需。為進一步拓寬便民利民效勞渠道,鎮成立庶民訴求效勞中間。庶民訴求效勞中間效勞對象包羅轄區內庶民及在境內的外籍人員,執行24小時價班準則,天天由一名班子成員帶班,關于來訪和做事群眾,務必做到進門一句問候語,坐下一杯熱茶,臨走一句道其余“三個一”效勞,對來訪事情接納部分分流處置或一次性奉告處置,做到一事一檔案,做事有記載,來訪有后果。

三是成立為民活動效勞任務站。由民政、財務、計生、農業效勞中間、合醫辦等部分結合,應用、水母、播改、朵貝等趕集日,到集市上為老庶民現場辦公,一次性辦結,節省老庶民做事本錢,進步為民效勞效率。還,制造為民效勞任務卡10000余份,上面有黨政首要指導、各片區任務組指導、包村干部的德律風,一戶一卡,便利老庶民做事。

四樹立警務QQ為民效勞。鎮于2007年領先樹立警務QQ效勞站,經過警務QQ為打工者處理身份證和釋疑解惑。據計算,鎮外出打工的群眾有10000多人,他們大都集中在昆明、廣州和溫州等地。這些身在他鄉的打工者,因為舉目無親,加之遍及存在著文明本質不高、法制認識單薄景象,一旦本身正當權益遭到進犯,往往會做出一些違法的行為。如何把他們聯絡到一同,為他們供應需要的警務協助和司法支撐呢?鎮經過騰迅QQ,把便民利民的一些事項應用QQ,在網上展開為民效勞,極不吝嗇便了外出務工人員做事。還,也為本地老庶民做事拓寬了渠道,為民警供應結案件諜報線索。

(三)實在助農增收促調和

一是成立返鄉農人工效勞任務站,科學安頓農人工。2008年,因為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良多農人工紛繁返鄉,針對此種狀況,鎮成立了返鄉農人工回籍創業任務指導小組和效勞任務站,樹立返鄉農人工回籍查詢、摸底和計算機構,執行日報制、零申報制,實時進行分類計算和報告請示上報。

還,組織返鄉農人工進行座談,調查他們的一些主意,對他們進行栽種、養殖技藝培訓,拓寬他們再就業和創業的路子,并專門為農人工設立司法援助機構。

經過培訓指導,該鎮返鄉農人工有650多人選擇種茶,開展養殖、其它栽種、辦廠等的有50余人。個中胡家灣村胡波的養雞場、焦家村姜興龍的木材加工場、長箐村陳開富的養豬場等都具有必然規劃。

還,為農人工供應借款、技能支撐。鎮看待返鄉農人工的承諾是“有事找當局,找信譽社”,鼓舞農人工創業,在創業進程中如碰到資金缺少、技能力氣跟不上等問題,該鎮就積極協調信譽社為農人工借款,并供應技能上的支撐。播仁村王強辦起了養豬場、饒建民建起了“建民生態立體種養殖場”、化新村返鄉農人工丁明祥興辦了“明祥農產物加工專業協作社”等,都是在當局的協調下,獲得信譽借款的支撐,然后得以正常運轉。

二是把豐厚的勞動力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招商引資任務作為處理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抓手,履行“保姆式”效勞,人道化招商,為農人工的再就業發明前提。據計算,鎮引進的企業每年可處理勞動力就業2000余人,發明就業年收入500余萬元。

積極聯絡外部企業,對過剩的勞動力進行輸出,為想外出的農人工找到好的“歸屬”。由返鄉農人工效勞任務站牽線搭橋,與江西南昌市醫療器械廠獲得聯絡,保送農人工100余人,向安順超宇水泥廠保送返鄉農人工100人;向安順電廠、六枝工礦集團保送員工100余人。

三是開展財產,建立久遠不變就業平臺。鼎力開展茶葉財產。連系《縣農業財產化“5522”工程總體規劃》,于2007年掀起“回復萬畝朵貝貢茶”工程,現已有朵貝、水母、下紙廠等28個村具體鋪開拓展茶葉財產,四年來,共引進茶葉企業10家,個中朵貝重華茶業有限責任公司、長青茶業科技有限公司、夜郎湖茶業有限公司均屬于省級龍頭企業。茶園規劃化建立逐步構成,建成了以重華育苗基地為首的茶葉育苗基地500畝,新建茶園8000余畝,根本到達萬畝茶園規劃。朵貝茶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大大進步,從最初的幾十元每斤上升到目前的一千多元每斤,優質墨綠價位最高達120元每斤,僅2010年就為該鎮老庶民添加了400余萬元的墨綠收入。鎮內茶葉企業每年可處理勞動力就業1500余人,為他們發明就業收入200余萬元。

協助農人開展小栽種、小養殖、小加工、小運輸、小經商等“五小”財產,特殊是鼎力開展蔬菜財產。加大宣傳力度,改動老庶民傳統的栽種形式,在播仁田壩、水母田壩、白巖田壩三大產糧區開展高規范經濟作物示范園,每年開展板田大蒜4000余畝,白菜、豌豆、洋芋等蔬菜500余畝,可為農人創收近200萬元。2010年,引進老干媽原資料供給商,開展基地900畝,有用拉動了該鎮蔬菜財產和訂單農業的開展。

經過多方起勁,該鎮人民生涯程度逐年進步,人均純收入從2007年的1975元上升到2010年的2950元,社會經濟及各項事業具體開展。

二、幾點考慮

(一)作為當地當局,雖然維穩任務獲得階段性的成果,但不不變的要素仍然會埋沒于無形中。維穩任務是一項需求常抓不懈的任務。

一要把維穩任務歸入村級目的審核主要內容,要宣傳到位、人員到位、辦法到位。

二要持續穩固群防群治收集不放松,在增強“人防”的還,可在鎮村要道安頓監控設備,加大科技防備力度。

三要執行亮點帶動。每月或每季度評出群防群治亮點村及后進村,執行獎懲準則。構成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群防群治氣氛。

四要構成長效的維穩機制。常常剖析調查能夠呈現的不不變要素,把其祛除在萌芽形態,不克不及漫不經心,要加大物力、人力的投入,才干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強化社會效勞是社會治理的要害。社會效勞程度的上升,充沛表現了當地當局在朝才能的增強。社會效勞程度,應跟著經濟社會的開展不時探究新辦法,完美效勞系統,強化效勞質量,不只要跟得上開展的需求,還應該充沛發揚其推進開展的效果。

1、進步效勞的效率和質量。鎮屬各部分在上門效勞的根底上,要盡量簡化做事順序,進步辦效率和質量,降低老庶民做事本錢,為他們騰出更多工夫謀開展。

2、改變效勞理念和方法。要變被動效勞為自動效勞:自動為老庶民理清開展思緒、自動為企業處理各類手續、自動為村民供應司法援助及政策征詢等。

3、要營建優越的效勞氣氛。強化效勞認識,為群眾開展鼓勁,為企業開展打造優越的情況,使他們覺得到有剛強的政策后臺。

(三)要充沛應用開展經濟反哺社會治理的增強。要多渠道開展經濟,添加農人收入。“窮則生變”,前史證實,人民生涯敷裕是社會不變的一個必定要素。可經過勞務輸出、開展高規范經濟作物示范園、開展特征養殖等方法,促進農人增收。

(四)社會治理的根底在于機制的健全。社會治理的根本義務包羅協調社會關系、標準社會行為、處理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應對社會風險、堅持社會不變等方面。作為當地當局,要有健全的機構、健全的準則。一是教育、財務、司法、社會事務辦、計生、醫療、農業效勞中間等效勞窗口(或單元)根底要夯實、機構要健全、效勞質量要包管;二是要履行一系列治理準則,如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等等,做到治理有人抓,做事有根據,效勞有保證。

(五)社會治理的要害在于人。任何強壯的機構、健全的準則,沒有仔細抓,沒有落到實處,都等于零。所以社會治理的要害在于人能不折不扣抓落實,百計千方搞立異,構建調和社會才不是一紙空文。一是要增強任務人員的本質培育,必需確保能勝任其職責,并具有激烈的責恣意識,“有其職斯有其責,有其責斯有其憂”;二是必需強化治理,務必使為民效勞任務有專人主抓,一個群體一起抓,務必確保件件有人抓,件件有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