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兩網科學監管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5 11:06:00

導語:農村兩網科學監管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兩網科學監管經驗交流

我縣的農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在縣當局的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主要思維為指點,緊緊環繞具體建立小康社會的斗爭目的,從統籌城鄉經濟開展,維護農人用藥平安的基本好處動身,把樹立農村藥品監視和供給收集作為理論“三個代表”的詳細舉動,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兩網”建立任務。當前,農村藥品的購進渠道初步標準,全縣的藥質量量和農村藥品市場次序有了分明的好轉。

一、“兩網”建立任務發展

一是指導注重,機構健全。樹立農村藥品監視供給網,做好農村藥品監視,能維護農村用藥的正當權益,促進農村社會昌盛不變。進步看法,實在增強指導,是包管全縣農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安康有序向前開展的基本包管。早在2010年,我縣就成立了以分擔副縣長為組長,藥監、衛生、物價等部分首要擔任報酬成員的“縣農村藥品監視供給收集建立指導小組”,并將指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藥品監視治理局,使我縣農村藥品監視供給收集建立任務構成分工明白,各司其責,部分聯動的任務合力,為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藥品“兩網”建立打下了扎實的組織根底。

二是合理規劃、積極探究。2012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增強食物平安任務的決議》[國辦發(2010)23號],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增強藥品平安監督工作的告訴》[國辦發(2012)18號],依照“建得起、運轉好、立得住”的任務方針和“監管全掩蓋”的任務要求,進一步整合監管資本,降低監管本錢,連系“新農合”建立任務,我縣對農村食物藥品的監視供給網執行“并網”,而且對全縣的藥品監視協管員、信息員進行調整,將底層局部涉醫涉藥人員聘用為食物藥品監視協管員、信息員,以便進一步進步監管效能。當前,全縣的21個鄉(鎮)和105個行政村都悉數樹立和落實了食物藥品協管員和信息員,個中協管員34名,信息員109名,合計143名。縣村莊三級醫療機構和藥店的藥品都執行了一致配送,105個行政村中有77個村有藥品供給網點,占全縣行政村的73%。全縣以監視為主,協管為輔的縣、鄉、村“三級”農村藥品監管步隊建立初具雛形,保證群眾用藥平安、經濟、便捷的任務目的日趨展現,農村藥品市場次序和藥質量量有了分明的好轉。

三是增強培訓,進步本質。依照國度局印發《農村藥品“兩網”培訓綱要》,連系我縣實踐,重點就食物藥品監管部分的司法律例及食物藥品平安知識展開培訓,使協管員、信息員根本把握了監管職責及其任務技藝,根本能精確申報信息,協助監管。制訂了縣農村食物藥品監視協管員、信息員任務規律、任務職責、例會培訓準則和獎懲準則,做到監管有根據,行為有約束,進程有追查的運轉機制。每年度案件來自協管員、信息員告發的達10%左右,有力地加強了藥品監管自動性和打假的針對性。

四是標準藥房,豐厚內容。農村、農業、農人問題不斷是黨和當局非常存眷的問題,存眷農人,起首要關懷農人的生命平安和身體安康,這是“三農”問題最根本的前提,沒有農人的身體安康,就沒有農村的小康。我縣經濟欠興旺,80%以上的生齒散布在廣闊農村,而75%以上的農人用藥首要靠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計生站醫療機構來供給。為此,我們根據藥品司法律例標準其行為,把醫療機構藥房建立成為契合要求的藥品終端供給網點,才干包管運用藥質量量。起首是參照GSP規范,制訂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藥房”標準規范,借助新農合的時機,我縣鄉鎮衛生院革新率達100%,目前每個鄉鎮衛生院有一個契合藥品貯存要求的藥房。到當前為止,鄉鎮以上醫療機構藥房標準化建立完成50%,村級醫療機構標準率達20%以上。其次是與“千鄉萬村工程”相連系,將藥品供給網點歸入到千鄉萬村工程中,借助其政策優惠與資金支撐,開展村級衛生室或藥店,延長藥品供給網點,提拔“兩網”運轉效率。

五是凈化市場,群眾實惠。農村“兩網”的有用運轉,完成了對農村藥品市場的長效監管,更給廣闊農人帶來了真正的實惠。起首凈化了市場,執行藥品的一致配送后,各級醫療機構的藥品運用和保管前提差等問題獲得了徹底處理,醫療機構用藥獲得標準,根絕了不合法運營行為,保證了藥質量量;還強化了監管,由本來的逐點無序監管,釀成了控泉源、抓渠道、查記載、管告發等系統的有序監管,實在進步了監管的效能;再者,藥品供給價錢逐年下降,藥品供給種類數目逐年添加,農人群眾用藥愈加質優價廉。

二、當時“兩網”建立存在的首要問題

一是農村藥品“兩網”全體運轉效率偏低,與“立得住、運轉好”目的仍有相當差距。

二是協管員信息員展開任務所需通信費、交通費、辦公費等沒有足夠保證,影響任務順暢完成,義務監視員、協管員、信息員的效果未完全發揚出來。

三是醫療機構藥房從業人員難以治理,由于當前藥事司法、規章欠完美,缺乏約束力。

三、“兩網”建立前景討論

一是鼓舞供藥企業連鎖運營。積極促進農村藥品市場的進一步整合,鼓舞單體藥店走連鎖運營之路,使之構成必然的運營規劃;選擇誠信度高、質量諾言好、效勞優質的企業參與藥品供給收集建立,經過輸出成熟的品牌、進步前輩的治理經歷和足夠的資金,樹立連鎖運營的供藥收集。在行政答應和GSP認證等實踐操作中,在司法律例設定的前提下,在保證供藥平安的前提下,連系農村的實際前提,恰當降低門檻和規范,幫促企業安康生長。農村藥品市場連鎖運營的形式,因其集中收購價錢低、一致配送環節少的優勢,降低了供藥收集運轉本錢。

二是強化各級當局主導效果。應該看到,食物藥品監管部分鼎力推進“兩網”建立,為農人造福,為當局分憂,實踐上曾經逾越了部分的本身好處,在當局的注重和支撐下,收集建立初顯成效。但要基本處理“兩網”建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僅靠食物藥品監管部分一己之力的確存在實際的堅苦,因而,應進一步強化各級當局的主導效果。賜與“兩網”建立需要的財務支撐,處理藥品監視網協管員、信息員勞動待遇問題,處理根底設備建立經費問題;賜與“兩網”建立需要的政策支撐,把這項事業提拔到處理“三農”問題的高度,使“兩網”建立結果到達惠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