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村居財務管治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6 11:09:00

導語:規范村居財務管治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范村居財務管治經驗交流

村居財政管理作為鄉村財政管理的主要內容,愈來愈受到各級縣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關注。如何進一步標準鄉村集體資產和財政管理,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不變,已成為基層縣政府和各個村居組織的急迫需求。遠安縣鳴鳳鎮結合村居換屆,對村居近三年來的財政進出、“三資”管理、村務公開等等進行了一次具體的審計,本文結合對審計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分析,就村居財政標準管理提出一些初淺的建議。

一、總體狀況

經過此次審計總體看來,絕大局部的村、居委會都可以恪守國家財經司法法律,堅持了比較完善的內節制度,能嚴格節制生產性開支,對國家下撥的專項資金能做到專款專用;能依照有關財政規章準則做事,堅持民主辦財、村務公開準則,村里嚴重事項能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評論決定,大會記載比較完好;大的工程項目自從全鎮執行“三資”代督工作以來能經過招投標,有和談書及工程決算材料等;能認真落實財政開支審批等各項準則,資產和財政管理比較完善,村居干部盡職盡責,熱心為村民服務,做到了充分承受廣大村居民群眾的監督。

二、存在的問題

總體狀況雖然較好,但在財政管理方面幾多也表露出一些問題,首要顯示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會計基本工作不夠標準。首要顯示在“五簽”準則沒執行到位、缺公章、發票無日期、商品稱號不合規則、內容與實踐經濟營業不相符、賬務處置不夠精確、記賬憑證填寫不太標準等。

二是款待費用問題。因為規則村級禁絕呈現進餐發票,所以悉數是用工程發票抵支。

三是大額支出原始單據不注明事由的問題。要求原始憑證都要注明事由。

四是鄉村公益性設備的管護問題。村居的公益性基本設備也是各村居的固定資產,要求建筑后增強管理和維護,保證集體資產不流掉、破壞等。

五是歷史遺留問題。每個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呆死帳或許白條抵庫的問題,是多年來遺留下來的問題未獲得實時處理的。

以上五條在大局部村居都分歧水平地存在,還存在合同管理和資產處置報批等單個問題。如簽署合還間持久、未嚴格實行合同、合同款未按時足額收取、進出相抵未嚴格執行進出兩條線、合同續簽不實時等;購置、處置資產未嚴格依照順序報批。

二、對策及建議

進一步標準村居財政管理,既要維護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又要對干部任期內負責,保證村居干部認真干事、潔白當官。對此,提出以下對策或建議:

一是針對村居財政管理中存在的一起基本性工作單薄的問題,鄉鎮財務地點進一步增強對村居會計人員營業培訓,提高其營業本質的基本上,針對會計工作崗位的非凡性,建議會計人員不要改換的過于頻頻,保證人員的相對不變,有利于村居會計營業本質的提高。

二是關于村居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建議鄉鎮縣政府在對村居集體資產資源的發擔保理方面,嚴格執行集體“三資”管理規則,在標準順序上把好關。換屆選舉工作完畢后,建議鄉鎮縣政府合時組織檢查,對簽署有合同的村居,對合同實行狀況進行一次檢查督辦收繳狀況和清算,以惹起各村居一把手的高度注重。關于較大的資產資源發包,特別是社區資產的管理,鎮縣政府應該積極參加,做好監督和管理。

三是關于歷史遺留問題,如現金清點白條抵庫的,建議將其分類,可以入帳的實時入帳,能回收的應加緊回收,無法回收的應提交村民代表大會上評論,予以核銷。

四是關于社區公益性崗位資金管理問題,因為社區人員悉數納入公益性崗位試運轉一年,公益性崗位資金又是“高壓線”,為了標準資金運用管理,避免虛報、冒領后,私設“小金庫”,鎮縣政府在調研基本上制訂出管理方法,標準資金運用范圍,建議公益性崗位資金只能用于社區工作人員的三險一金、工資補差、延聘人員的工資等等。

五是公益設備管護問題,為保證村居重點公益設備工作順利施行,并長期受益,建議鄉鎮要統一出臺村居公益性基本設備管理方法,各村居也要簽署重點公益設備管護合同,進一步健全各項準則,增強監督管理,明確任務,落實好管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