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新模式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5 08:22:00

導語:黨員教育新模式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教育新模式經驗交流

近年來,我縣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整合資源尋新路,創新方式求實效,以遠程教育網絡為平臺、黨務服務中心為窗口、縣委黨校為陣地,建立了黨員教育基地,為深入“實施強縣戰略、全面推進小康行動、加快建設幸福工程”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一、創新資源整合模式,著力構建黨員教育的新平臺

1、整合培訓資源,建立教育培訓陣地。2012年,我們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建成了集黨內事務辦理、縣情黨史教育、黨員教育培訓和黨員互動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的縣黨務服務中心。充分整合縣委黨校的辦學資源,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改造和完善了多媒體教室、學員樓住宿條件。目前,已形成縣黨務服務中心、縣委黨校和縣廉政教育基地融為一體、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綜合性黨員教育基地。基地占地面積17.8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設有圖書室、微機室、閱覽室、健身室、黨史縣情教育室、警示教育室,擁有多功能報告廳1間,多媒體教室2間、普通教室6間,藏書1.7萬冊。

2、依靠現代網絡,延伸黨員教育觸角。我們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依托遠程教育資源優勢和內部局域網,開發了“縣黨務政務綜合信息服務之窗”,科學規劃、合理設置平臺模塊,搭建宣傳、服務、學習、辦公、管理、公開、監督、互動八大平臺,提供學習培訓、信息查詢、網上監督和便民服務等服務功能,推進了黨建信息化建設,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提供了便捷、高效服務。

3、開設流動課堂,拓展黨員教育空間。邀請市職業技術學院、市農廣校專家和整合縣直部門技術人員,組建兼職教師資源庫,組織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深入鎮(鄉)、村(居、社區),開設流動課堂,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培訓,做到產業發展到哪里、流動課堂就辦到哪里,哪里有群眾的需要、哪里就有培訓,極大地拓展了培訓空間。

二、創新教育培訓方式,著力增強黨員教育的實效性

1、集中輔導專題培訓。依托黨員教育基地,突出理論武裝,每2周開展1次“領導干部周末大課堂”,邀請省內外知名經濟社會專家進行專題輔導;舉辦素質提高、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班,把黨性修養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必修課、入門課,加大對黨員干部的培訓力度。2012年以來,舉辦主體班次20期、培訓2313人次,舉辦其他班次108期、培訓12000人次,黨課專題輔導94場次、培訓11300多人次,使黨員純潔性得到凈化,先進性得到彰顯。

2、現場觀摩體驗培訓。結合“創先爭優”、作風建設、“七一”建黨節等,采取現場體驗、實地觀摩、親身感受的方式,經常性、大規模地開展黨員干部黨史縣情教育。2012年以來,共開展了250批次7540人次,豐富了廣大黨員黨史知識、深化縣情認識,堅定了理想信念。同時,經常性開展廉政教育、重點教育、崗前教育、任前教育,特別是針對新選拔任用干部、新招考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開展廉政教育2000余人次,用身邊事警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增強自律意識和宗旨意識。

3、在線操作網上培訓。開發“干部在線培訓系統”,設置了法律、政治、經濟和公共管理4類課程,采用“菜單式”自主選學、學時管理為主的考核辦法,為黨員干部提供自主性、經常性學習資源,建立便捷、直觀、高效的網上學習平臺。通過在線學習、在線輔導、在線考試,達到“教”、“學”、“考”、“管”四位一體,有效解決了黨員干部培訓資源短缺、工學矛盾突出等問題,大大節約了培訓成本。目前,全縣有84個單位,5511名黨員和干部參加了在線學習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深入一線現場培訓。組建遠程教育科技輔導團,大力開展“百村萬場輔導課”活動,采取示范教學、專題講解、點題輔導等多種形式,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村黨員和群眾進行“面對面”講解輔導和現場示范。2012年以來,黨員教育基地組織開展了蔬菜園藝、畜禽養殖、茶園藝、農機駕駛等技能輔導和農村黨員、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共計73期培訓456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