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承諾管理機制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5 08:36:00
導語:黨員承諾管理機制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黨員承諾進社區”工作中,紅花崗區以“五諾四崗三評一公開”為主線,把黨員承諾作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具體行為,實現了黨員承諾樹形象目標。
“五諾”攬全局。開展黨員承諾,抓好過程控制是順利實施的關鍵。我區分五步進行,一是科學定諾。從社區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黨員年齡、特長實際出發,制定治安維護、便民服務、文化宣傳、衛生健康四個基本崗位服務群眾。鎮隆社區黨員王衛東熟悉城管工作,主動承擔衛生監督工作。社區黨員志愿者張桂珍是法律工作者,主動承擔了社區法律顧問和青少年、農民工、居民法律知識培訓。
二是簽名承諾。社區黨組織結合黨員自愿申報崗位,制定黨員服務承諾責任書,規定黨員承諾崗位、職責和完成時限等,黨員簽名承諾,登記造冊,做到了“一冊”明崗,“一書”定責。2007年,、等6個試點社區有活動能力的202名黨員簽名承諾,內容達251條;全區48個社區有活動能力的1549名黨員簽名承諾,內容達1638條。
三是實踐履諾。黨員承諾貴在自覺、成在踐諾。社區黨員除義務擔任樓長,每天參加社區衛生監督、清理外,還忙于幫助調解鄰里糾紛。社區3位老黨員在上學和放學時到路上、網吧等勸導學生按時上學、回家,得到了家長、學校的一致好評。2007年,全區48個社區有活動能力的簽名承諾黨員,為單位、居民群眾辦實事好事1762件。
四是跟蹤問諾。社區黨組織經常走訪黨員服務對象,作好記錄,在每次黨員大會、黨小組會上通報,提醒黨員履諾,對滯后的進行“輔導”,增強黨員責任感和自覺性。鎮隆社區實行黨員承諾一人一卡管理,責任區組長負責日常記錄,每季度一次例會通報,既避免了黨員“承”而不“諾”,“諾”而不“踐”,還讓黨員在承諾中受到教育,在踐諾中堅定黨性。
五是民主評諾。社區黨組織每年對黨員履諾進行民主評議,評定結果作為評優、評先依據,讓黨員先進性永不褪色,做群眾的貼心人和代言人。社區對黨員承諾實行“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年度考評,嚴格按照個人自評、群眾測評、黨員互評、支部討論通過進行,在每位黨員身上體現了“一諾重千鈞”。
“四崗”樹形象。開展黨員承諾,實現群眾得實惠是關鍵。一是創治安責任崗,讓黨員主動調解鄰里糾紛,帶頭維護社會治安,把先進性體現在居民最關心的安全問題上。“我承諾義務巡邏,為居民看樓護院”,社區治安巡邏小組長劉廷容黨員莊嚴承諾,日夜守護樓院和小街小巷,社區治安得到明顯改善。目前,48個社區有黨員治安巡邏隊86支,創“平安小區”220個,安全文明小區、院落198個,實現了安民。
二是創利民服務崗,讓黨員為社區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社區9個便民服務網點面向居民開展全方位服務,殘疾人說:“沒得社區黨支部的實心幫助,日子沒辦法過。”中山路街道黨工委開展“黨員活動日”為群眾提供免費服務已4年,成為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目前,全區有多功能社區服務中心11個,服務站64個,服務點1105個,實現了便民。
三是創文化宣傳崗,讓具有文化宣傳特長的黨員到社區各種文娛隊任職,帶頭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區黨員主動為社區黨員上黨課,在寒暑假擔任社區學校輔導員,幫助社區做好“學校放假、社區開學”活動。目前,48個社區有文體場所80個,群眾文娛隊121支,小有所教、青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樂民氛圍正在形成。
四是創衛生健康崗,讓社區無職黨員參與衛生監督、檢查和清理,組織醫務人員給群眾送醫送藥,為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社區個體醫師黨員,除參加社區義務巡邏外,還為社區困難居民免費體檢,成為守護社區居民健康的第一把“鎖”。目前,活躍在社區的黨員衛生清理隊有48支,社區醫療服務站56個,黨員醫生100余人,努力實現康民。
“三評”出活力。開展黨員承諾,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是重點。一是開展群眾測評。社區黨組織在民主評議黨員前召集居民代表對每位承諾黨員測評;平時經常抽查,隨機入戶走訪群眾。社區72歲老黨員張壽生是二中家屬院樓長,承諾義務抄水表,每次抄表上下樓近10次。他說:“我是黨員,是大家的表率,履諾不好不僅是黨性不強,而且群眾關也過不了。”2007年,6個試點社區黨員履諾群眾滿意率在95%以上。
二是開展黨員互評。在群眾測評的基礎上,社區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由每位黨員分別對其他黨員履諾“表現”分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進行測評,測評結果作為黨員民主評議的重要內容。測評不滿意達30%以上的,要重新履行承諾,當年民主評議不能評為優秀。2007年,6個試點社區黨員互評滿意率90%以上的占89.8%,80%90%的占10.2%。
三是開展組織考評。在群眾測評、黨員互評基礎上,社區黨組織結合每位黨員平時記錄,給出優秀、合格、不合格的綜合評價。評為優秀的推薦為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候選人,評為不合格的進行組織談話,重新履行承諾,直至群眾滿意。2007年,6個試點社區黨員承諾綜合考評為優秀的38名,其中被區、街兩級評為優秀黨員的16名,還未有評為不合格的現象發生。
“公開”顯誠信。承諾、踐諾廣泛接受監督,是黨員承諾取得實效的有力保障。一是抓承諾公開。黨員崗位確定后,社區黨組織把承諾黨員姓名、崗位職責和完成時限在黨務公開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社區黨支部除把每位黨員的“承諾書”向群眾公示,還采取“一樓一院一崗一承諾”的方式,在各樓院掛牌公告黨員承諾內容,既接受群眾監督,又讓每個樓院的群眾知道有事找誰幫忙。
二是抓踐諾公開。社區黨組織及時對黨員踐諾過程和完成情況進行確認、備案、通報和公示,讓全體黨員了解,群眾監督,實現“陽光履諾”。社區黨支部實行“一月一提醒、一季一公開、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評”的“四個一”管理制度,讓黨員承諾公開成了社區好人好事光榮榜。一次居民們想知道誰清理了空地雜草,支部書記馬鳳英在公開欄前介紹說是幾位老黨員在“黨員奉獻日”的“成果”,還請大家監督,現在每天前來“點評”的群眾越來越多。
黨員承諾搭建起了黨員服務居民的平臺,以公示和民主評議實現了“陽光承諾”,使黨員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把“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要求落到了實處。
- 上一篇:全區醫保擴寬任務通知
- 下一篇:十點提高殘疾人生活工作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