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開辦園區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1 06:50:00

導語:農開辦園區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開辦園區建設經驗交流

今年以來,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積極創新思路,用現代園區農業建設理念統領農業綜合開發,立足“合作共贏”,按照“項目跟著主導產業走,產業依托項目來提升”和“既賺錢又好看”的總體要求,積極培育壯大合作社、龍頭企業,依托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提升項目建設水平和檔次,做到開發一個項目,建成一個園區,形成一個亮點,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向縱深發展,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幾點:

一、縣鄉合作,協調推進抓開發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作為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舉措納入全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要以農業綜合開發為平臺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做到超前謀劃高點定位、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統籌安排精細化管理。為搞好項目實施,縣里成立了由分管縣長任組長的項目建設指揮部,形成了政府領導、開發辦牽頭、有關部門協同、項目鄉鎮具體靠上、村級組織積極參與、社會力量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進了工作開展。縣里主要領導多次到項目區調研視察,指導工作,并以現場會的形式及時幫助解決開發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嚴格貫徹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資金和項目公示制等制度。完善評價機制,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項目建設成效的標準。為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我們積極創新社會監督機制,成立了以項目區群眾代表、合作社社員為主的工程質量社會監督小組,監督小組與工程建設同步跟進,全程監督,做到了群眾滿意、合作社滿意、領導滿意。今年圓滿完成了2011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任務,并順利通過了省評估中心的檢查驗收。同時,2012年度開發項目已全面啟動。諸葛鎮小流域治理項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4個產業化經營項目中已有2個貸款貼息項目實施完畢,124萬只肉雞養殖新建項目和142噸高山綠茶加工改建項目已完成任務量的90%。

二、組織合作,輻射帶動抓開發

為引導和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高效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適度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我們積極轉變思路,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以培植壯大規范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抓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開發水平。2012年諸葛鎮小流域治理項目依托縣興農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發展優質矮砧密植蘋果基地3000畝;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依托縣永強蔬菜專業合作社擬建設優質生姜基地5000畝。通過引導培育,使合作社有了自屬基地,擴大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為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創造了條件,進一步壯大了合作社的整體實力。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效益為紐帶,通過各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把項目區單個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進一步增強了項目區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主體地位,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同時,合作社積極為農民開展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農資供應、資金互助、產品營銷等專業化服務,大大提高了項目內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從而帶動農業綜合項目區基地發展,增強了項目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三、企業合作,培育主體抓開發

我們積極踐行“農業生產企業化”理念,按照“規模化開發、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思路,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這一平臺打造了農業招商的“梧桐樹”,大力吸引、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投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園區產業化水平提高。例如2011年鎮莊項目區,吸引了萬德大地公司、深圳客商等5家客商投資700萬元,發展有機果蔬基地1200畝、高標準建設優質蘋果基地2000畝,發展大棚櫻桃38畝,建成目前全省最大的連體櫻桃大棚。目前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初步建成,展現了良好的項目區建設形象。各級領導多次到項目區檢查指導,并多次接待了外市地的參觀考察。

四、群眾合作,促進增收抓開發

農業綜合開發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實施水源工程、灌排溝渠整治改造、橋涵閘站渠系建筑物配套等工程建設,改善了項目區生產條件,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大提高了農民參與項目區建設的積極性,樹立起了項目區農民主人翁意識。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區農民積極參與項目建設的監督,進一步保障了工程建設質量。同時,項目區農民積極參與龍頭企業基地建設,例如,金果果品專業合作社積極創新基地建設模式,以5畝土地為一個單元,由一個專業戶負責生產,由合作社牽頭與企業簽訂產品購銷合同,50畝成立一片區小組,設小組長由其負責技術指導和安全生產監督,這種模式實現了多方共贏。對農民來說,實現了旱澇保收,市場低迷時,企業按保護價收購,價格高時,隨行就市并上浮5-15%的價格收購,畝均增收2000余元。流轉土地的農民既能穩定獲得土地租賃收入,還增加了打工收入。基地吸納農村勞動力在基地內務工,年工作時間長達7個月,日均工資50元,加上土地租賃收入,每年可增加收入近1.2萬元。

五、部門合作,資源整合抓開發

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提高建設水平和質量,投入是關鍵,而單純的農業綜合開發中的財政投資有限,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需要。為此我們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合力建設、榮譽共享、各記其功”的原則,進一步整合有關涉農資金,在符合園區建設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堅持誰爭取的項目誰負責實施。如諸葛鎮古村項目區和鎮莊項目除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外又整合了縣農辦實施的現代園區農業項目、縣果茶中心實施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化項目、縣農村能源辦實施的生態農業與農村新能源示范縣項目,吸納資金達1230萬元,大大提高了項目區資金投入水平,提高了項目區建設質量和檔次。目前,兩個項目區發展高標準矮砧密植蘋果示范園5000畝,實現了“三個亮點”、“三個特色”。“三個亮點”即優良的品種(優質富士蘋果、優質生姜)、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護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工程管護);“三個特色”即有機果蔬、自屬品牌和休閑觀光農業,打造成農業的一張名片。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這一開發模式對提高農業綜合開發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各級開發責任,有利于提高各級工作積極性;二是進一步優化配置農業資源,有利于推進現代園區農業發展;三是進一步明確了建設主體、受益主體,有利于項目管護和效益持續發揮;四是進一步創新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管護機制,有利于增強農業綜合開發活力。下步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學習兄弟縣區先進經驗,再接再厲,按照上級要求,扎扎實實的搞好新一輪農業綜合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