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村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9 05:59:00

導語:廉潔村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潔村建設經驗交流

省市在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以實施“1234”工程為抓手,構建服務平臺,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管,全面推進“廉潔村”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一個中心。推行集中辦公,實現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全覆蓋。一是保障“三落實”。場地有保障,建設敞開式低柜臺辦事大廳。人員有保障,829個村公開選聘專職代辦員986人。經費有保障,按市、鎮、村“三三制”比例落實年度運行資金。二是運行“三公開”。公開服務事項,推行即辦類、代辦類、咨詢類、傳遞類和特色類的“4+X”服務模式。公開辦事程序,規范服務受理、承辦、回復等環節。公開工作人員,每人佩戴胸卡,每天坐(輪)班時間不少于6小時。三是服務“三規范”。規范服務行為,實行首問責任、一次性告知、服務承諾、限時辦結等制度。規范工作臺賬,做好群眾申辦事項記錄,建立服務檔案。規范考核獎懲,開展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星級考評活動,強化責任追究。

實施兩級會審。創新工作機制,實施鎮、村兩級村務會審。村級會審人員為村監委會全體成員和駐村干部,鎮級為鎮紀委負責人和各村監委會主任。村級會審每月組織一次,由村監委會主任提出會審事項,村“兩委”主要領導進行解釋答辯,第三方提出建議對策,經集體討論形成會審決議。同時,按照“一審一檔、標準統一”的原則,由鎮紀委出具會審建議書,督促村級抓好整改落實。對拒不落實的責任人,進行誡勉談話。去年以來,該市共開展鎮級會審36次,村級會審1795次,糾正不規范票據706張,拒付不合理開支100多萬元,化解矛盾糾紛354件。

強化“三資”管理。圍繞“陽光村務”目標,出臺“三資”管理配套操作細則。實行村級財務收支公開,借助村務公開欄、數字電視、電話聲訊臺等平臺,每月以“流水賬”的形式公開《村級財務收支明細公開表》。規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銀行賬戶管理,規定賬戶開立須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并報鎮(街道)、市農林局審核批復。強化銀行存款監管,開戶銀行根據存款變動情況,以即時短信的形式,分別告知村黨組織、集體經濟組織、村監委會負責人,或鎮紀委書記、分管農經的領導和會計。完善村級集體資產資源租賃發包辦法,統一公開招投標。

建立四項制度。突出重點,逐步健全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核心制度體系。一是村級民主決策制度。對村級一般事務、重大事務、特別重大事務,分別實行村“兩委”商定制、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制和村民會議表決制,公開決策內容、實施過程和驗收結果。二是農村集體“三資”及工程管理制度。推行村級財務委托制,實行一月一報、一年一清、三年一審,制定集體資產、資源、工程管理的變更、處置細則。三是村務黨務公開制度。按照“村組織提出——村監委會審查——及時公開——答疑解惑——建檔備查”的實施步驟,每月公開政策制度、資產管理和資源開發等事項。四是違反村級管理規定責任追究制度。成立聯合督查組,采取取消評優資格、扣發考核獎勵、誡勉談話、停(免)職等措施,加大對違反村級相關管理規定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去年以來,共查處違規村干部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