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角色定位材料
時間:2022-01-11 04:41:27
導語:監察局角色定位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履職不缺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一系列關乎經濟增長、關注民生發展、關系社會穩定的重大決策部署相繼出臺。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出臺以后,全力保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得以貫徹執行是我們各級黨政機關首要的政治任務。行政監察機關作為政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其在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過程中不單單是一個忠實的履行者,而且還擔負著對政府其他組成部門貫徹執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監察職能。因此,我們監察機關要認真全面地履行監察職能,做到履職不缺位。
國家每一項大政方針的出臺,下面基層必定要抓好貫徹落實,那么貫徹落實得怎么樣,就要通過不斷地開展監督檢查,督促有關經濟部門和行政執法部門在各自的工作中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這個時候,我們監察機關就要及時跟進,要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各項重大決策開展行政監察,保證國家大政方針的順利實施。要善于運用《行政監察法》及其它法律、法規賦予紀檢監察機關的權力和手段,督促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重大決策。堅決糾正那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等行為,嚴肅查處因官僚主義、失職瀆職行為給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案件,確保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地貫徹到基層,落到實處。比如說在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中,我們監察機關就必須認真履行監督檢查的職責,絕對不能缺位。要協同發展改革、財政和審計部門,不斷地對項目實施單位執行政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中央的政策切實得到貫徹落實。
二、牽頭不包辦
實際工作中,由于政出多門,多頭監管,部門之間職能交叉,職責不清,行政越權或行政不作為時有發生。同時,由于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和協調,有的部門為了自身的利益,出臺的政策規范帶有明顯的部門色彩,各自為政,甚至互不買賬,相互抵毀,形不成合力。這個時候,監察機關就要切實發揮牽頭作用,但是不能包辦,要進一步理順紀檢監察機關與有關經濟監督部門和行政執法部門的關系,既要敢于唱主角,主動開展行政監察,又要善于當配角,加強與職能部門的協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增強行政監察的效果,真正形成分工負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局面和合力。比如:在房地產開發清理工作中,國土、房產、財政、建設和規劃部門等有關部門都要參與,這個時候監察機關的牽頭作用頗為重要,只有監察機關的牽頭,各個部門才能形成合力。但是,監察機關只能牽頭,不能包辦。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嚴格按照自身的職能,是誰的職能就由誰去做,分工負責,同時要在監察機關的牽頭下,相互協作,這樣,各職能部門做到既分工又協作,能形成合力,工作開展有序而且到位。
三、督促不替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對國家行政機關履行職能和遵守法紀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監察機關應始終把對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履職監督和查處案件作為工作重點,做到“督促不替代”。然而,在我們的實際工作當中,有許多是由行政主管部門牽頭、監察機關參與的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比如:在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中,牽頭單位是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我們監察機關要積極參與,但是不得替代安全生產監督管部門的職能,要正確當好角色,把握好度,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安全生產監督管部門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有監督對象存在違紀違法行為時,或者我們發現安全生產監督管部門不正確履行職責,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時,監察機關則必須主動介入,對違紀人員做全面深入的調查,直至案件的終結。
四、協調不越位
在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發揮在行政監察方面的督促協調作用,是監察機關開展工作的一項重要方式。雖然法律賦予其它行政監管部門監督執法權,但由于受執法手段所限,查處違紀違法行為時取證困難,監督力度十分不夠。因此,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切實加強同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的配合,做到協調不越位。比如:監察機關參與工程建設招投標監督工作,就要把自己定位于發揮監察機關組織協調作用,整合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其主要職責在于監督各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加強對工程建設招投標的監督。在工程建設招投標招工作中,招標人猶如“運動員”,行政主管部門猶如“裁判員”,監察機關猶如“裁委會”,“裁委會”主要是對“裁判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監察機關一定要把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過多地與行業監督部門到現場監督。要做到協調不越位,參與不干預,絕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即使是受理招投標招工作中的投訴和查辦有關案件,也要充分發揮牽頭和組織協調職能,善于調動行政主管部門的積極性,切忌大包大攬越位監督,否則會成為別人的擋箭牌,費力不討好。
總而言之,監察機關在政府工作中要認真地履行好法律所賦予的監察職能,正確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切實做到“履責不缺位,牽頭不包辦,督促不替代,協調不越位”。
- 上一篇:機關效能促進經濟對策
- 下一篇:基層紀監建設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