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發展三農產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05 10:45:51
導語:農行發展三農產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響應“十二五”規劃中服務“三農”的號召,農行結合當地縣域經濟發展特點,把立足“三農”、服務“三農”作為工作重點,創新理念,積極作為,加大對轄內“三農”產業的支持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創新服務模式,有效解決農村金融滯后問題。農行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一條以縣域規?;谫Y和中小企業服務為基礎,以農戶為重點,以惠農卡為載體,以農戶小額貸款為驅動,以“三農”服務部為組織保障,服務到位、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具有農行特色的服務“三農”新模式。在該模式中,惠農卡成為最大的“亮點”,其不僅具有辦理存取現金、轉賬結算、消費、理財等基本功能,能夠保證聯線作業、實時入賬,而且還可以可作為貸款的發放載體、財政補貼的直撥通道、社會保險的參保憑證。在推廣實踐中,廣大農戶逐步認識到惠農卡在農業生產、社會保障、個人理財等多方面的諸多優勢,爭相辦理惠農卡。
(二)創新工作方式,有效解決辦貸時間長問題?!叭r”金融服務具有的客戶分散、點多面廣、單筆數額小、手續繁瑣等特點,導致農戶貸款“等貸”時間長,成為制約農村金融發展的一個重大難題。一方面,農行成立了“三農金融服務部”,選調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青年員工組成服務優良、效率一流的“三農”服務隊伍,保證能夠在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做好“三農”金融服務。同時,農行通過公示農戶貸款操作程序和流程,公開農行調查、審查、審批等各個環節辦事時限等方式,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打造了一條農戶辦貸的“綠色通道”。
(三)創新擔保手段,有效解決農戶融資難問題。針對農戶貸款擔保難這個問題,農行積極創新擔保模式,大力探索新的擔保手段,對有信貸需求的種養植農戶引入林權抵押、農戶聯保等新型擔保模式。2011年以來,通過集中調查,集體審批、統一授信方式,累計給予了4000多戶農戶授信。獲得授信的農戶可以通過惠農卡在農行網點、自助機具、網上銀行辦理普惠貸款放款、使用、還款等業務,及時獲得生產性信用小額貸款,無須農戶反復到網點辦理各種手續,從而實現普惠貸款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借隨還,顯著提高貸款使用效率。
(四)創新定價機制,有效解決貸款成本高問題。在農戶貸款定價上,農行堅持服務“三農”和惠農利農的基本原則,推出了新的定價機制。具體而言,就是根據客戶的主動還貸次數、金額、生產經營狀況等,分別實行不同的利率優惠,平均較同業水平少上浮20至50個基點。以戶均3萬元貸款計算,每戶農民在農行可比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一年可少付利息達324元。新的定價機制進一步減輕了農戶的利息負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間高利貸,規范了農村金融市場秩序。
(五)創新服務廣度,有效解決農戶增收難問題。為進一步挖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潛力,更好地服務“三農”,農行對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認真摸底調查,篩選出一批能解決當地農業人口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對社會有益的優良企業作為首選扶持對象。先后對荷花糧油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良企業累計發放貸款5億多元,推廣“公司+農戶+基地”的生產模式,提高了當地種糧大戶、生豬養殖戶、蔬菜種養戶的生產積極性。
二、初步成效
(一)涉農貸款占比進一步提高。在今年信貸規??涨熬o張的情況下,農行優先確保“三農”信貸資金需求。截至2011年末,農行貸款余額37205萬元,其中涉農貸款25570萬元,比年初增加1067萬元,占比達68.72%,比去年同期增加4.35個百分點。
(二)惠農卡及小額農貸規模同增。2011年農行在全縣農村累計新發放惠農卡1715張,惠農卡總量2萬張,累計發放小額農貸4億多元,小額農貸余額達4278萬元,極大地解決了農戶融資難題,有力推動了地方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業產業化企業帶動效果明顯。2011年,農行累計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放貸款5億多元,幫助農戶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多元,解決了1.2萬人的就業問題。2011年各農業產業化企業共計實現銷售收入20多億,實現利稅近2億元,實現了社會、企業、銀行及農戶的四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