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5 11:14:02

導語: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經驗交流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舉措。搞好教育實踐活動調研,是搞好活動的前提和基礎。

近日,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發現,許多企業管理人員、市場經營戶和社區黨員群眾,對在新形勢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解決“四風”問題,坦誠地談了自己的認識和意見。一是認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必要也很有針對性。通過開展這次活動可以提升黨的形象、增強黨員宗旨意識、改進干部工作作風、改善社會環境和推進經濟發展。多數黨員干部群眾十分堅信,此次活動必將有效促進黨群、干群關系,必將有力加快美麗、實力、文化、幸福新的各項建設;二是希望活動要注重務實有效。不少黨員群眾希望此次活動要在實字上下功夫,收到真正效果,不能雷聲大、雨點小,搞形式主義,走走過場,并希望把好的活動搞得更持久,努力實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常態化;三是要求把好事辦好、實事辦事。大多數黨員群眾認為,活動重點還是應該放在為群眾解決問題和辦事上,而解決問題和辦事不但要多更要實。對群眾反映的與其工作生活等密切相關的問題甚至是比較細致具體的急事難事,只要是以“好事辦好、實事辦事”為出發點,哪怕是解決了一點點問題或是辦成了一兩件實事、好事,群眾都是滿意的;四是要著眼普遍,突出重點。一些黨員群眾認為,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堅持好普遍教育,不漏組織,不少一人,最大化地做到教育的廣覆蓋。同時,更要突出教育重點,著力從領導抓起,從作風改起;五是認為“四風”問題是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突出問題,要求區委認真查找、嚴肅處理。

根據走訪調查反饋情況來看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解決“四風”問題,必須切實做好“五個結合”:

(一)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學習貫徹重要講話和中共“八項規定”結合起來。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習貫徹措施,使黨員干部群眾深刻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深刻認識以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堅定決心,深刻認識“八項規定”的精神實質、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深刻認識黨的基層組織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解決“四風”問題中承擔的重要職責。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增強抓好“八項規定”貫徹落實和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深入分析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窗口單位和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找準適合開展活動的有效載體,明確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的目標要求,以關注民生為重點,以改進作風為目標,做到糾風治亂與建章立制相結合,加強作風建設與群眾期盼相結合,著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養老、就業、上學、住房、環境、交通、辦事以及增收、反腐”等一系列問題,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三)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剎風整紀、嚴明紀律結合起來。當前,在一些單位和黨員干部身上存在宗旨觀念淡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好人主義以及奢侈浪費等不良習氣,存在欺上瞞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自由散漫現象。因此,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把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加強監督檢查。制定監督檢查方案,明確監督檢查的主要任務和要求,創新監督檢查方式,堅持集中與日常監督檢查相結合,上級檢查與自查自糾相結合。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實現加強監督檢查與促進工作的有機統一。要嚴格執行紀律,加大執行力度,嚴肅責任追究,堅決糾正和嚴肅查處違法“八項規定”的行為和“四風”現象,真正實現“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活動效果,形成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以黨風政風行風的不斷好轉凝聚民心。

(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在走訪座談中,不少群眾提到,有的黨員干部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或做不好和老百姓順暢交流,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粗糙,不深入、不細致,這些都充分反映和暴露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黨員干部相比前輩們在做群眾工作方面的弱項和不足。要通過此項教育實踐活動,不但要使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堅持正確的群眾路線,而且還要采取各類有效的培訓和鍛煉,在增強業務能力的同時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特別是要組織年輕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拜人民為師,向群眾學習,進一步拉近同人民的距離,增強與群眾的感情,提高為人民群眾服務辦事的本領。

(五)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從我們黨的實踐來看,開展任何一項活動都會有一個周期,或長或短。如何把活動取得的好成果長期鞏固下去,切實把老百姓擔心的短期行為變成常態行為,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須把建立健全的黨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提早介入、提早研究,力爭實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常態化。我們建議,要積極從黨的歷史中去繼承好傳統、發揚好作風,認真從現實的黨建工作、黨建活動中總結好經驗、創新好作法。在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各級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等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領導干部群眾聯系制度,機關部門領導干部定期下社區(村)蹲點制度,促使領導干部大部分時間“身在基層、貼近群眾、了解民情、解決民困”,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